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珍 《青海教育》2007,(8):31-31
不少人说语文难教,而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更难教。如此看来,作文教学中的探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领悟和应用:“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基础;“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教”也会自学;“教”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教”也能自觉。  相似文献   

3.
张军 《吉林教育》2006,(9):36-3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很多教师认为语文难教,就难在不知道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这里,笔者只是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大背景和语文教学的整体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总想把语文教活教好,但总不能达到目的。语文教学确实是很难把握的一种活动。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而且教法单一,内容贫乏,以致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对语文渐渐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5.
郑百苗 《云南教育》2007,(9S):10-12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里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怎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相似文献   

6.
不论是初涉语文教坛的新秀,还是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教师,都有一个“通感”:语文难教,甚而教了几十年的老师也产生“语文越教越不知怎么教”的感觉。许多人求助于语文刊物,或聆听名家讲座,或观摩示范课,然而收获只鳞片爪,似有若无,不能对语文教学有完整的把握。他们需要理论,又畏惧理论,对于语文教学法之类的专著,往往不愿涉足,或忌之浮于理论的天空,空泛而不实用;或县之理深书长,耗时而费劲。近读刘孝学先生新著《语文教学论基础》,不觉眼睛一亮。这本书运用教学论的一般原理,揭示了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历来让许多教师感到身心俱累,甚至教了一辈子语文,到头来还发出“不会教语文”的感叹。语文怎么教,怎样教好语文?近年来,语文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频频亮相,但实际上语文教学还是“涛声依旧”。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我们的语文学习“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都用来学习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也大声疾呼“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的确,  相似文献   

8.
沈丹 《湖北教育》2004,(5):44-44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情感贯穿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以情促教,以情优教,进而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寓教于“趣”、寓教于“活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随机进行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0.
谈学语文     
谈学语文黄光硕如何教语文、学语文,近几年讨论、探索确是不少。可是,教师的反映是越教越不会教,学生的反映是越学越不爱学。这种反映还不是少数。语文教学该怎么办,不少人都在思考。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改革,成绩是不小的。拿现在的语文教材和“文革...  相似文献   

11.
从语文教改探讨中,提出了语文美感教学的观点。首先是寓教于美的理论;其次是寓教于美的实践;再次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在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性,真正达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知识与审美能力同时提高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读课究竟该教什么湖北/韦志成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以母语(即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教学对象的语文教学,是一个世界性共同研究的课题。凡有独立语言的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研究本国的语文教学。研究的所有问题集中到一点,归根到底,就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语...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安徽师范大学林若男一、“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叶圣陶谈及语文教学目的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不用教,学生达到不需老师教的时候,语文教学的任务才算完成了。”他还曾...  相似文献   

14.
唐文武 《师道》2007,(7):77-77
语文教学古已有之,不外乎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然而,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被日益异化,甚至本末倒置,结果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社会评价难以招架。那么,到底语文教学应当如何呢?我的切身体验就是一句话:用心教语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生命体主体地位的重新确认,就是对语文与生活的本源关系的重新确认。语文原本就是从生活中形成、提炼和分离出来的,其源头在生活那里,离开了生活就不是语文。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要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以生活的情景为教学情景,以生活的过程为教学过程,以生活的角色去理解和安排教...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深邃而又通俗易懂,对我国的语文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示范作用。叶老在他的许多文章和书信中谈得最多的是关于“教”的问题,在这方面,“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他的至理名言。《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革语文教学》中有一段精彩透辟的论述:“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  相似文献   

17.
一度被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其实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没有根植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的观课评教变成了似乎人人能做、人人能说的事情,缺少起码的专业准入要求。一个教物理的校长。可以对语文教师“教什么”的专业工作评头论足,而且具有专业的“权威性”;而一个教语文的校长,只配评论物理教师的“板书”和“教态”,对他们的“教什么”却是丈二和尚一个。即使是语文教师乃至“专家”。观课评教往往也是即兴发挥、思路混杂,像个业余的门外汉。这种状况,严重地败坏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形象。也消磨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语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经历了上世纪风云变幻的百年。回看语文知识教学历程,语文教学经历了教零散知识、教系统知识、教语文知识、教语言学、文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秋季,因学校工作的需要,让我改教一段时间七年级语文。虽然多年以前曾教过语文,但近几年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要想在短时间内适应语文学科的教学,成为一名让学校放心,家长、学生满意的语文教师实在是困难重重。面对我的困难,语文组全体教师群策群力,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们曾经备的教案,用的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20.
“定法”“无法”与“三板斧”──语文教学琐谈之二知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但是在相当多的语文教师那里,“教学有法”变成千篇、干课一教;“教无定法”变成了随意盲目。前者严重的程式化,不管教学内容深浅、雅俗、长短一律公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