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课改以其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新课改理念及新课标是指引我们一线教师教学的主要思想与理论依据。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新"落实到课堂呢?本文从树立教学新理念、构建教学新课堂、形成合理新评价三个角度做出了阐述。希望本文对推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新"思考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改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给数学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数学课堂呈现勃勃生机。但仔细审视当下的数学课堂,我们还是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教师为了全面呈现新课改的理念,无止境地给课堂做加法,结果导致课堂处于"浮肿肥胖"之中,与有效数学教学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才能为数学课堂"清洗"冗繁,让课堂"瘦身",还原数学本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向阳 《少年世界》2017,(3):23-25
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全文围绕"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上好一节真正有效的活动课?",结合多个课堂实例分析,探讨在活动中怎样科学选材、合理设计环节、巧妙运用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孩子玩中学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正> 实施"新课改"以来,笔者听了一些生物教师的课,感觉有些生物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高耗低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熟视无睹,让思维碰撞的火花一闪而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灌输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束缚学生个性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如何让"生成教学"演绎生命与成长的精彩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理念下,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何为有效教学?我们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讲的精彩、讲的透彻"即为有效。我们的课堂若是教师以讲理论、讲操作为主的课堂,那么学生会出现不痛不痒的现象,谈何有效。本文就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科学的评价原则和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课标对学生评价的论述,着重论述日语教学中"过程评价"的实践和感想。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应该研究的课题。随着"任务型教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关课堂设计和活动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如何把作业设置和新课改结合起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软作业"的设置尝试,使"任务型教学"在课外得到延伸。  相似文献   

8.
杨晓燕 《考试周刊》2013,(78):20-2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的首要关注点。就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如何对教学方法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主要以新课改之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旨在从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情景感悟及课堂问题限时抢答等方面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确定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之所"为"。  相似文献   

9.
王发星 《辅导员》2013,(22):49-50
<正>伴随新课改的日益深入人心,"学本位课堂"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欢迎和应用于实践的理念。学本位具有两层含义,一为学生为本,二为教学为本。它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本的教育模式。新课改下,许多教师意识到,必须树立以学生、以教学为本的"学本位课堂"理念,并将之应用于实践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愉快的学习,活泼地展现自我,获得创造力的启发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把具有优势的"学本位课堂"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即"我"——教师做主,学生"被"学,其弊端早已显而易见。新课改实施几年以来,有些课确实实现了有效,甚至高效,但有些课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被"教,有效、高效成为一个个美丽的"幻影"。愚以为,真正的有效、高效课堂应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做主。那么,这两大"主角"该如何实现默契配合呢?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生成性教学已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国内外关于生成性教学也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不同的探索。但对于这些研究,仍然存在着研究不深入,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陷入研究误区,产生大量误解;本质"泛化",内容"窄化"等问题。关于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前景,应该突破理论"重围",登上实践"舞台";抓住本质,扩大视野;紧抓新课改的时代背景,消除误解,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因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死气沉沉。这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可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如,在教学"分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了,如何在中专英语课堂上有效改变"死气沉沉"和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教学相冲突?如何将实际教学与新课标教学理念有效结合,全面打造中专英语高效课堂,值得一线英语教师深思。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因此,作为交流工具的语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全面推广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常态发展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从课程形态建设转向关注教学的新课改。当所有这些需求逼近教师时,另一个聚焦点——课堂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浮现。一个是新课改中最能动的因素,一个是新课改中最基础的实验室,于是关于新课改一切一切的反思都将紧紧围绕着它们展开。本期"反思录"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2008年3月15日,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开展了一次"实施‘有效课堂’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大型活动,从专家启迪、课堂教学、同伴互助、学校举措等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出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新课改对传统课堂控制方式的结构改革尤为明显,摒弃了旧有的教师“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突出新课改后教材知识的多元取向呢?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呢?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课改教学中科学引入“相机诱导”的教学理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为中心"课堂的意义与价值已为一线教师所认可、接受。但在教学实践中,怎样的课堂才是以"学"为中心的?"学为中心"的课堂中如何把握"学"与"教"的关系?"教"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些问题不时地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结合前不久执教的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谈谈对"学为中心"课堂的体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初中科学新课改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理论和观点供教师借鉴和参考。正逐步转变着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引导者、开发者和实施者",而不是"接受者、操作者和控制者"。"你问我答"模式就是以"提出问题→精品问题评选→极品问题评选"为主线,以问题为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子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科学的课堂教学观观照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要摈弃那种"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式的教学方式。如何准确把握课堂本质?在课堂中如何从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主?不少有识之士对诸如此类相关问题正努力探索着。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在何小中校长带领下开展的"学本课堂"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12年10月,本刊编辑部和相关专家走进该校,全程参与了该校组织的《坐井观天》和《狮子和鹿》两文的同课异构对比教学和辩课活动,对如何践行"学本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期特辟专题,对相关成果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4 5分钟的课堂也变得越发有趣,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教”慢慢的转变为“导”这不但适应着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一项创新的尝试.本文就以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地位的转变为例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初中体育教学也正在经历着改革,众多一线教师开启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之路。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让体育课堂实践人文精神的渗透,必须要积极引入"乐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让"乐学"走进初中体育,分别为: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合作交流;渗透开放教学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开放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