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燕 《声屏世界》2006,(11):36-36
新闻编辑除了要在政治导向和文字运用上对新闻稿件进行认真的把关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在真实性、逻辑性和播出影响上对新闻稿件进行严格把关。真实关。在工作中,许多新闻编辑出于对记者的充分信任,对新闻稿件的真实性往往把关不严,这样做的后果就为那些失实新闻、虚假新闻打开了方便之门。新闻编辑要把握好真实关,确保新闻稿件能还原新闻事实的原貌。逻辑关。忽略对新闻稿件内在矛盾的逻辑把关,会使观众产生疑惑,令新闻的价值受到损害。比如某电视台曾播发一则电视新闻,说一只狗熊的头被卡在大桶里,十来天后被人解救,新闻还补充介绍了狗熊冬眠…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经常写一些稿件,1987年我共写了320多篇新闻稿件,只被地市级报刊电台采用了两篇,一度失去了信心,不愿再写稿件,去年,我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使我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闻知识,1988年1月份到12月份,我共发出稿件110多篇,被报刊电台采用28篇,其中省以上报刊电台上稿21篇,地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篇,并被支队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所有这些成绩都应归功于我的良师益友——《新闻知识》,是她提高了我的上稿率。  相似文献   

3.
1985年,我被调到广东省江门市城建局搞宣传工作,采写新闻稿件的劲头也很高。据统计从1986年至1989年,我采写的稿件被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国家建设部、省建委办的报刊采用,每年达180篇以上。怎样才能多写一些有用的新闻稿件呢?通过近几年新闻采写的实践,我体会到首先要弄清楚新闻的源泉在哪里?找到了源泉,取得了新鲜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才能着手写新闻稿子。  相似文献   

4.
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媒介见之于社会,是以被某种新闻媒体采用为前提和条件的,但稿件“采用率”不能和新闻报道“命中率”混为一谈。有的新闻稿件虽然也被采用了,可它只是一种充斥版面的平庸之作,其社会效果是不能与优秀的作品比拟的。 笔者以为,依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要求,对于“命中”的含义应作这样的理解:这样的新闻稿件一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是农场的一名工人。从1988年开始,我迷上新闻写作。当时,我边学习,边写稿,不久,我的第一篇稿子在《绿原报》上发表了,更激励了我的写作热情。我渴求得到新闻写作知识的指导。今年,我开始订阅《新疆新闻界》,它对我的帮助很大,从中提高了新闻理论修养,稿件刊用率也逐渐上升。截止11月,我已有25篇稿件被各级新闻单位先后采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似乎已成了不成文的制度。记者、通讯员写出稿件,交被采访单位领导或本人过目,认定报道事实,这无可非议。至于在稿件上加盖公章,如用意在表示被采访单位领导对报道所持的同意态度,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也可考虑。可是,报纸编辑部从每天大量来稿中看到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稿件都盖有公章,这些公章又大多数不是采访单位的,而是通讯员本人所在工作单位的。有个在县矿产资源办公室工作的通讯员,写了不少村、乡两级生产、工作的稿子,他总是盖矿产资源办公室的公章。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命中率”谷盛明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媒介见之于社会,是以被传媒采用为前提和条件的,但稿件的“采用率”不能和新闻报道的“命中率”混为一谈。有的新闻稿件虽然也被采用了,可它只是一种充斥版面的平庸之作,其社会效果是不能与优秀的新闻作品相比的。...  相似文献   

8.
一些通讯员,注重稿件的内容写作,这固然不错,但却往往忽视稿件标题的提炼。殊不知,为一篇稿件做一个好题目,也能提高稿件的采用率。虽然我是搞业余新闻写作的,时间又不长,但发出的稿子90%被新闻单位采用,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在注意稿件内容的同时,也注意稿件题目的选择。今年7月中旬,我写了一篇一个冒充局长的人在村民家行窃的稿件。稿子写好后,我加了个《假  相似文献   

9.
我是位农民通讯员,由于水平差,采写的稿件不少,就是不见采用,周围有的人也取笑我。我也哀叹自己不是这块料。正当我准备洗手不干的时候,1987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处,无意中发现了《新闻知识》,便借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果然它内容丰富,短小精干,结合实际,可读性强,适合我们“下里巴人”的口味,从此以后,我就爱上了《新闻知识》,对每期仔细的阅读,时间一长,也就品出味来,写出来的稿件也就有了分量,这些年来,我采写的稿件被市以上新闻稿件采用近600篇,连续6年被江苏省农垦总局和盐城市农垦局评为通讯报道工作一等奖,连续2年被国家农业部农机司评为优秀农机通讯员。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基层报道人员。在汉中市褒河区从事报道工作。本来,作为一个基层新闻报道人员,由于平时活动的范围小,值得报道的事情少,写出的稿件,很难被大的新闻单位采用。可是,由于我注意平时收集社会新闻,不仅市级新闻单位采用了我写的不少稿件,而且有的也被地区以上乃至全国报刊和广播、电视台采用。今年一至三月以各单位用篇数统计,市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三十一篇,地区级新闻单位采用四十一篇,省以上新闻单位六篇。其中社会新闻约占总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地区以上、尤其是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社会新闻几乎占用稿一半多。  相似文献   

11.
说起来,我接触新闻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真正通门则没多长时间。前些年,写稿的盲目性很大,稿件体裁比较单调,用稿率也不高,被采用的稿子多在小报刊、地方电台上。近几年来,我坚持认真阅读《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2.
1987年我写的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了341篇。被采用的稿件中,有的盖过公章,也有的没盖公章由此说明: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并不以是否盖有公章来决定取舍,而是看稿件本身质量的高低。我们乡几位通讯员都没在乡政府住,管理公章的同志也是三天两头不在乡政府,这样盖公章就成了件难事。  相似文献   

13.
从事企业新闻工作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期间采写的大量新闻稿件除被厂报、电视台刊登外,在市级乃至省部级以上报刊杂志也刊登了相当数量的稿件,采写、发表的稿件内容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以及职工的学习、生活,范围广泛。期间有不少的同事、朋友曾问及我这个  相似文献   

14.
李同良,这位农民出身的通讯员,二十多年前从高梁地里往新闻门槛迈步的时候,并不见其身上有特殊的“新闻细胞”,他写新闻十年之久,报纸上没被采用过一篇。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磨砺十年之后,一九七三年八月他终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稿件,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仿佛突然生出了“新闻细胞”,有了特殊的新闻敏感,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的头题位置,就先后发表了他写的三十多篇新闻稿件。他同光明日报记者合写的消息《联产到户科学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作品;他写的通讯《栽树就是栽富》被人民日报评为优秀新闻作品,荣获  相似文献   

15.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8,(10):71-72
初学新闻采写,失败在所难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依旧懵懵懂懂,找不到其原因何在,同样的错误下次仍然照出不误,这就不能不想点办法了。我们寻思:初学写作者从教材上学习新闻采写时,往往只从理论上知道“应该怎样写”,却很难从实践上懂得“不应该怎样写”。于是,对自己稿件中的问题也就容易陷人“灯下黑”,更拿不准稿件不被采用的关键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报道:“感谢部队的培养教育,也感谢新闻报道,让我拥有了新的就业机会……”今年1月2日,武警湖南总队二支队政治处就收到刚刚退伍不久的报道员张钢的来信,小张在信中欣喜地告诉队领导和战友: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现已顺利受聘于《河源晚报》社,当上了一名政法记者。张钢2001年底入伍,曾是武警湖南总队二支队政治处报道员。服役期间,他认真学习新闻业务,笔耕不辍,先后两次参加了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学习,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累计在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上发表稿件260余篇,其中有11篇稿件被评为优质稿件。因报道成绩突出,小张连续两年被…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责自负要不要盖章,许多同志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在此,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首先,我认为《新闻知识》第一期上王清平、彭安怀和第四期上李小友同志的意见值得重视。有的同志认为文责自负也要盖章,否则就会造成更多的失实稿件。实际上,对于多数稿件来说,审稿盖章者并不了解稿件的真实与否。因为,每篇真实的稿件都要通过新闻作者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来获得。因此,可以说,目前新闻单位的稿件送审制度在多数情况下只是走过场而已。将稿件必须送审盖章作为防止报道失实的手段似乎作用不大。这一点也可从反面得到证实:当前报刊上披露的报道失实的稿件,并非因未盖公章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稿件不被刊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虽然是新闻但编辑看走了眼;有的不是新闻;有的虽然有点儿新闻性,写作水平太差;有的具备新闻性、写作也还可以,但不合时宜;有的完全可以发表,可惜版面有限挤了下来……于是,有些稿件就“死”了。已经“死”了的稿件,还能不能复“生”呢?能!只要有相应的机遇,只要有编排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通讯员发给新闻单位的稿件一般都盖有公章,以证明稿件所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可信的。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稿件上的公章却起不到证明新闻真实的作用。拿我台通讯员来稿来说,绝大部分通讯员写完稿件后只盖自己单位的公章,而不盖被采访单位的公章。有的县广播站把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县级台的记者来说,要在国家级新闻单位上稿不容易,要上头版头条就更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他就是万安县广播电视台的陈其龙.1996年陈其龙调入万安广播电视台以后,有600多篇稿件先后被国家、省地级新闻单位采用,有1200多篇新闻稿件被本台采用.其中国家级用稿30多篇,国家级头版头条、版面头条各1篇,省地级头条40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