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家宏观(重大)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为各国、国际组织和地区所采用。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14年修改的《环境保护法》中都没有将国家宏观决策作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对象。随着国家宏观(重大)决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我国应该及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国家宏观决策。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关键。召开听证会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环境影响特别重大或者公众争议很大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听证会方式。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听证程序虽然已有法律规定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但在立法和执行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是两个基本制度,它们与“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和经济刺激制度等构成了我国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从我国环境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的实践过程来看,其局限性制约了实际效果,有待于完善。  相似文献   

4.
略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的颁布和实施被看作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中。有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较之原来的法律规定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该法在公众参与制度的设计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现代环境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突破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环境法是以宪法关于环境保护规定为基础,并由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行政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国际条约与协定(我国政府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组成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法律体系中,除宪法以外,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又是其他单行法规的立法根据。环境保护法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它可以普遍适用,具有根本性和共同性特征,是其他很多一般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又是“老三项”基本制度之首。无论从技术角度看,还是从法制调控角度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都起到重要法制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凸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衡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关系的一把尺子,对协调二者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践中,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法律规制不到位,环评机构本身的行业自律也不到位,这直接制约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用的发挥。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立法规制,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功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控制新污染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今后不断地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始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专业技术工作,越来越多的环保类高职毕业生投入到其中。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的教学现状与特点,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是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政策评价、战略环境评价和区域环境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的,本文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综述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介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对影响因子的类型及其量化方法、经济损益计算方法及经济损益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环境经济方面为建设项目审批及实施提供更加完善的依据;采用逐一列举的方法,说明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在环评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指出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是今后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听证会在我国行政管理模式中逐渐为政府所适用。就环境行政来说,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听证程序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自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听证程序后,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听证程序逐渐在实践中被适用。但听证程序立法的缺失与不足,直接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行为的实施效果。而听证程序实效性研究将成为打破这一瓶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公众参与的规定方面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经验积累,主要从课程标准制订、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和考核方面出发,分析探讨了高职高专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程序,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实践已经证明,我国公众参与评价是有实践基础的,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可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并在活动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完善。尽管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公众参与制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只要经过不断总结完善,最终将会发展成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对制定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适合性,探讨了案例教学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几种运用方法,这些方法经教学实践的检验,效果良好。并提出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苏南的张家港市,苏中的如东县,苏北的涟水县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2010年的土地规划数据为基础,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结合三个市县的环境特点,构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评价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规划有助于区域综合环境的改善,且发展越快的地方其环境综合效应提升也越快。  相似文献   

20.
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各国制定出一系列控制环境污染的办法,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逐渐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系统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的背景及概念,在我国的立法状况,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思考。认为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放在公众参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