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功能派翻译理论从全新的视角诠释翻译活动,尤其对导游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们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翻译目的和原则,对导游词翻译的特点、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该研究有助于通过翻译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慧 《时代教育》2013,(3):136-137
导游词是导游员在途中或景点等地向游客提供口头讲解服务所使用的,其主要功能是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导游解说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作为对外宣传一种,其翻译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对外宣传的好坏,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具有跨文化意识,根据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来翻译。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国内旅游景点都会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对导游词英译的需求也加大。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导游词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开始分析,指出导游词译文的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该目的为准,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导游词文本兼具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的特征,在有关翻译要求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并同时以景点导游词的译文为例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付丽云 《文教资料》2009,(28):57-59
随着旅游产业在晋城的迅速发展,导游词翻译工作也势在必行。鉴于本地导游词翻译工作的发展缓慢且翻译结果不统一的现状,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导游词的翻译目的:“传播晋城文化”,然后提出了晋城导游词翻译可以采取的策略,以期达到推进晋城导游词翻译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目的论看导游词英译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的旅游产业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是否能让国外游客充分地欣赏我国名胜古迹,是否能满足他们寻求东方神韵的渴望,关键在于导游词翻译的是否恰当合理。本文从翻译功能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导游词翻译的定位及影响其英译的因素,用例子阐述在目的论指导下几种可行的翻译策略,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翻译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灵活应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导游词的翻译,从而实现其最终目的——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更好地传播我们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6.
导游词的文本功能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组马克提出的翻译法选择方法论,及其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理论,文章认为导游词的翻译应运用交际翻译法,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导游词翻译的目的是实现导游词的信息和呼唤功能,并以新疆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根据译文接受者即外国游客需要的基础上,对源语信息进行增、删、改等处理,以便最佳地实现译文的信息和呼唤功能。  相似文献   

7.
浅析涉外导游词的特征及翻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世界游客前来我国观光旅游,因此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吴敏 《文教资料》2011,(4):41-44
导游词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双语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多个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导游词翻译的过程就是研究导游翻译思维的过程。导游词翻译活动除了涉及思维因素外,还受到翻译的主客体、语言、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某些意义走失和文化缺失的现象。有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缺失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9.
涉外导游词翻译策略的选择,除了与翻译目的、读者层次、作者意图等因素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功能。因而,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应在归化与异化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其功能来确定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明丹  陈彧 《海外英语》2013,(3X):155-156
导游词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渠道,里面富含众多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导游词的英译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导游词的文本类型和特征。通过选取例证并对例证进行详细地分析,建议在旅游翻译中,宏观上应分清旅游文本功能,遵循以交际翻译法为主,语义翻译法为辅的原则。微观上探讨如何根据翻译原则灵活地采取删减及改写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儿童文学翻译,指出儿童文学翻译应以儿童本位为原则。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应准确把握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优先考虑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功能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认为不能过分强调目的论,应当考虑篇际和篇内连贯以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作者认为电影片名是操作型文本,要实现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目的,译者可以把电影汉语译名的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感染功能看作翻译纲要,这可以给译者直接明确的指导。同时,译者在翻译时应当以目标语对象(中国观众)为中心,尽量到考虑到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心理预期和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针对目前我国翻译现状,提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设想和原则。即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被动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积极翻译能力的培养;教学必须遵循真实原则、交际原则、透明原则和充分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辜鸿铭英译《论语》过程中导致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叛逆"现象的翻译策略,既而运用翻译目的论揭示"叛逆"现象背后的因素。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在翻译目的论框架下考察该《论语》英译本预期功能,译入语受众和译本产生的动机等,发现该译本是符合翻译目的,翻译充分的译文,辜氏所运用的各种增补、删除和重排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合理手段。本研究的启示在于:文学翻译中的"叛逆"现象可以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给予合理解释,译者对原文的"叛逆"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选择,而评价译文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名著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复译的译者研究发现,原作观照和读者观照、新老译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译者与原作者的对话等报道和研究,都为译者主体角色的正确认识提供了极好的例证。根据语言适应论意义观,文本意义动态生成,主体意图应与文本意义分离,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因而都应淡化各相关主体起作用的意图,避免译者主体性研究走向片面夸大译者主体性的极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历代对翻译标准的争论,说明翻译标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争论中发展的,译者要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7.
翻译意识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教学中,应根据翻译实践的特点,不断帮助学生树立翻译意识。以一节旅游文本翻译的课堂设计为例,可以通过导入、对比、实践、点拨、再实践和翻译等不同的步骤向学生渗透功能意识、目的意识、语言对比意识、文化对比意识、美学意识、技巧意识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宁德市07-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文本为个案,分析了当前海西招商投资环境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以受众为中心,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目的需求和期待心理,从交际的功能来重构语篇的外宣语用等效翻译策略。并提出译者要遵循"经济简明+突显主要信息"原则的同时,把握好"情感问题",达到审美再现,力求外宣翻译的最佳"社会效应度",实现外宣翻译预期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翻译和狭义的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两个基本特质,因此,在汉英互译的实践中,总应有某一个指导原则即忠实性原则在起作用。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译文在意义和功能上都应体现"信"即"忠实"效果;同时,直译和意译也是为了使译文忠实于原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另外,往往会出现译文对原文的"假忠实"。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应遵循分析、转换和重构的"三步走战略",尽可能避免假忠实性现象的出现,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是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哲学关于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和要求,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