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软化经济新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的专业性往往使其很容易陷入“难写、难懂”的两难境地——从记者的角度说是难写,从受众的角度讲是难懂。尤其读者对象为普通大众的晚报,其可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经常有年轻记者面临这样的困惑:新闻素材拍回来一大堆,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们结构成一条合格的新闻稿件。也有记者不以为然:几百字的新闻稿件有什么难写的?按顺序把它们全部写出来不就成了吗?  相似文献   

4.
初当记者时,常常苦于没有题材可写。其实,新闻题材随处都有.缺乏的是作为记者的新闻敏感。一个记者想要写出好作品,除了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过硬的政治素质之外,还必须具有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敏感,也就是常说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而社会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就表现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操守存折     
一位极具新闻敏感的年轻记者,一个有着新闻天赋的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好新闻,稿子写好后不是先给本新闻单位,而是将新闻捅到网上,被兄弟新闻单位的一位记者发现做了一条好新闻。结局并不出人意料:后者得到本报领导的夸奖和业内人士的好评,前者当然要为轻率的不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客观事实。但所报道的客观事实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是新鲜还是不新鲜,这就牵涉到人们经常说的新闻敏感了。所谓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亦即新闻发现力。而新闻发现力是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难培养的素质。可以说,是否具备新闻发现力,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能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共同参加某一个会议或某一个大型活动,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往往千差万别。有的记者写出的新闻新鲜、生动、有深度,有的写的新闻则十分肤浅,还有的记者干脆没有写出新闻来……其实,其中并非没有新闻,关键在新闻敏感上的差异。什么是新闻敏感?我认为,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9.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报道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中等城市做好新闻难,做好经济新闻就更难。单纯的事件新闻,记者只要守好了线,一般来说,不存在没有新闻线索的问题。而对于跑经济新闻的记者来说,常常要面临线索短缺,视角不开阔等问题。经济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求要远比一般新闻稿件高。它要求记者在对所跑行业整体情况有了充分了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一种必要的素质,新闻敏感决定了编辑对新闻的采用以及上传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且决定了新闻的意识和知识的分布(1)。"我认为,新闻的发布,记者必须先按事件的敏感信息的理解和信息传播服务的意义。广播新闻外宣工作要求广播新闻记者首先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和新闻敏感,善于运用好新闻敏感来采制的广播新闻,这样才能够让上传外宣平台的广播新闻抓住上级新闻编辑的眼,震撼听众的心,从而在新闻广播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记者都想发现新闻,有时也能碰巧“发现”,但仔细想来,碰运气的毕竟是少数,要发现新闻,还需要另外的功夫———就是你得有“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良好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的集中体现。新闻界前辈称“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此断言恰如其分。试想,一个记者如果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对客观存在的新闻线索、新闻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想履行职责、完成使命自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就当不好记者。所以,对于记者而言,新闻敏感是其自…  相似文献   

14.
李颖 《记者摇篮》2010,(7):9-10
做政法记者,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就是写会议新闻多。都说会议报道难写,不像社会新闻那样有故事情节,以新、奇、特吸引人眼球,也不像经济报道那样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令人关注。会议报道很难写,难在哪里?难在一成不变,难在缺少新闻性,突破不了“套路化”“格式化”“生硬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记者“写稿”,编辑“把关”,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为平常的工作。但是,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记者写稿容易,写“好稿”难;同样,编辑编稿容易,“把好关”却难。编辑稿件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勾勾抹抹、删删改改,而是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把好有形的“文字、音响”关,更要把好无形的“政治”关。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记者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素质。所谓的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在现实世界中,能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如果记者新闻敏感强,就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敏捷、精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并把最有价值的新闻从普通的新闻中抢出来加以报道,使之产生轰动的社会效果,它需要记者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锻练和培养,逐渐积累而成。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记者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方圆 《新闻知识》2002,(4):38-3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写好一条消息的导语则是难中之难。一是导语置于开篇之首,要以最简洁的文字,反映新闻最主要、最新鲜的内容。二是导语在长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已形成一定的框框。梁衡同志曾指出: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为了适应新闻这个框子,一些本来好的,对读者有益的东西也只好割爱了”。新闻毕竟是写给读者看的。写好导语与发现新闻同等重要。有鉴于此,梁衡在新闻的实践中,对消息导语写作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对他的导语写作特点作一个粗略的分析,以供同行借鉴。聚焦局部,…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敏感,说到底就是如何捕捉新闻线索,线索是一种信号,一种征兆,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一些年轻记者,无论采访或写作,多少都带有一些盲目性。只觉其新鲜,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其实这就是一个缺乏新闻敏感。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的新闻敏感呢?  相似文献   

19.
角度,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新闻角度,记者采写报道新闻的出发点。同样一件事,这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平淡无奇,另一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就是一篇精彩好稿。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所写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人呢?笔者认为,要写出“人浅我深、人平我新”的好新闻,除了要有好的素材外,还应该有自己独到新颖的报道角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下面就新闻角度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良好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