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音修辞、语义修辞、语法修辞等唐诗主要修辞方法在不同层面的创造性运用,顺应了不同诗体、不同诗作的格律要求和修辞目标,彰显了修辞独特而丰富的文本功能和审美价值,成就了唐诗“干岩竞秀,万壑争流”的修辞特质和艺术风采.文章从语音修辞、语义修辞、语法修辞、语篇修辞、风格修辞等五个侧面勾勒唐诗修辞的概貌.  相似文献   

2.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修辞的两分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修辞现象这个整体。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不存在优劣之说,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既要注意积极修辞,也要重视消极修辞,力求二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修辞能力主要包括辨别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在修辞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修辞实践,在辨别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辨别能力,在阅读和鉴赏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鉴赏能力,在反复运用修辞现象的说写实践中增强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修辞能力主要包括辨别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在修辞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修辞实践,在辨别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辨别能力,在阅读和鉴赏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鉴赏能力,在反复运用修辞现象的说写实践中增强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山西二人台,广泛而恰当地运用了语音选择修辞、语音组配修辞、语音谐拟修辞三类语音修辞手段来增强唱词和道白的表达效果。对语音选择修辞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叠音形式和衬音形式的选用,对语音组配修辞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押韵、平仄搭配及节奏安排三个方面,对语音谐拟修辞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谐音修辞和拟音修辞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修辞化指汉语修辞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反映.这是汉语修辞史研究面临的一个理论探索话题.在汉语修辞史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对汉语修辞的历史发展作出事实的描写,而且要对汉语修辞的历史发展作出理论的解释,探索汉语修辞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探求汉语修辞发展的动因和机制.人们在修辞化的动因和机制方面已经作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与高考修辞题考查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当前许多高中生在修辞意识和修辞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由此折射出高中语文修辞教学在内容选择和方法选择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试寻求《新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的交合点,来获取修辞教学的内容重点、难点和能力训练目标,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应对高中语文修辞教学和高考修辞知识考查。  相似文献   

8.
修辞方法的根本属性是言语性,依据其结构和功能特征可分为两类:典型修辞方法和普通修辞方法.普通修辞方法相比典型修辞方法,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够典型不够固定,不具习用性.辞格和辞规都应该归属典型修辞方法,辞趣则应区别对待.辞格在整个修辞方法体系中以及在普通修辞方法、辞规的研究中占据着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修辞批评是探讨文学修辞行为和规律、解读各种文学作品的批评样式。近年中国文学批评界引入国外的修辞批评模式 ,却忽略了中国古代的修辞传统。本文试图在梳理中外修辞批评历史的基础上 ,汲取各自的精华 ,演绎出未来中国文学修辞批评的基本样态 :更多地关注作家的修辞目的和策略、作品的修辞环境和技巧、文本的修辞接受与意义 ,从而揭示文学创作语言层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修辞理念是修辞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修辞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都是修辞材料、得体是修辞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修辞语义是指在语言应用过程中,修辞主体出于某种修辞考虑或者修辞需要,借助于具有普遍约定性的语言意义,并充分利用具体语境条件和特定的语体规制进行修辞创造所形成的语义修辞化变异。从总体上看,修辞语义的基本属性表现为修辞性;从不同角度观察这种修辞性又体现为情境性、具体性、个体性等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语音修辞是利用语音手段以获得积极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丰富的语音修辞手段不仅具有独特的修辞功能,而且在词语、句式和辞格中产生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夸张的定义、分类及修辞功用方面对英汉语中夸张修辞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夸张修辞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表达规律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音修辞是利用语音手段以获得积极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丰富的语音修辞手段不仅具有独特的修辞功能,而且在词语、句式和辞格中产生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提到修辞,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的使用,其实,修辞的范围远不止于此。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范畴,前者涉及语言使用的全领域,是最基本的修辞法;后者则往往形成一些超常规表达,产生各种修辞格。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修辞格的分析讲解,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但对消极修辞这一更为基本和常态化的修辞活动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6.
字谜和汉字修辞都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特色。字谜中的汉字修辞表现形式主要有:字形修辞、字音修辞、字义修辞。字谜在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修辞性能,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段曹林教授的《唐诗修辞史研究》是第一部将断代史和文体史融合的中国修辞史研究专著,富有拓荒意义。唐诗修辞史研究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该著的特色和新意主要表现在:重视修辞理论的应用和建设;重视梳理四个历史时期唐诗修辞运用的变化与进展;多维比较和跨朝代比较相结合,在比较中体现联系和动态;整体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完整体现唐诗修辞的演变;对典型诗人诗作的修辞分析独具修辞特色和历史眼光。作者着眼于修辞学科发展建设与唐诗文化传承推广的目标,二十余年来致力于唐诗修辞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也带给学界宝贵的启示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虽然强调了内容、形式或思想及其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修辞研究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分法使得修辞研究把重心放在后者,即修辞格,其前提在于寻求最佳的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含义是把言语行为分为修辞行为和非修辞行为。在西方现代修辞学和语用学影响下,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表达之前所形成的思想就已经是修辞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属于修辞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对《修辞学习》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及某些有影响的修辞学著作所进行的初步调查来探讨中国的修辞研究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修辞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比喻修辞教学的内容包括掌握比喻修辞的基本类型、加强学生对比喻修辞在语境中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高中比喻修辞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与其他相近的修辞混淆、对比喻修辞教学内容的扩展、学与用的联系不够紧密等方面。针对这些难点,我们应采取在比较学习中感受比喻修辞的文辞之美、在随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结合写作和口语交际讲究兴趣教学等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修辞和教学目的结合为视角,阐述修辞在教学语言中的艺术审美性,强调修辞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倡教师注重运用修辞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