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问政平台深度打通,广播、电视问政一体化发展、一体化推进,形成了功能齐全、形态多样,覆盖面更广、传播力更强的全媒体问政平台。媒体以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专业的栏目为问政载体,以舆论监督为问政推进器,以制度建设为重要依托,开启和推动了网络问政平台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方楠 《新闻战线》2013,(1):32-34
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经营,以统一的全媒体平台统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南方报人凝聚共识:以"聚合战略"为引领,着力于顶层制度设计和品牌基础建设,有效推进全媒体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鹏  李争 《采.写.编》2024,(3):155-157
全媒体时代来临,对于媒体融合重视程度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建设愈发多样化。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依然面临着停留于表面形式、内容单纯复制、缺少复合型编辑人才支撑等问题。要求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全面把握全媒体时代特点,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发挥新兴技术优势,推动制度和期刊生产内容创新,强化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更好地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4.
王柏华  陈蓉 《新闻实践》2014,(11):67-70
核心阅读:随着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纸媒面临着发行量下滑、广告额大跌、盈利能力减弱的严峻形势。作为最基层的县市(区域)报,萧山日报应势而动、以变求生。自2011年起,萧山日报围绕"建媒体、强媒体、融媒体"的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萧报特色的全媒体发展道路,推进全媒体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起来,在新时代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新媒体完成了形态转变,全媒体传播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跨媒体的传播方式代替了以往的媒体传播方式,成为新兴的媒体发展主流,在这种大环境下,新闻媒体的运营方式已经从旧的、形式单一的运营方式变成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全媒体的运营模式。全媒体运营模式的产生使得媒体传播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新时代的新闻编辑业务只有不断创新,努力改变自身工作模式,才能发挥出全媒体的最大优势,最终实现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马雅楠 《视听》2018,(6):166-167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实现互通互动、优势互补,逐步迈进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电视媒体在保证其自身原创性、可信度和权威性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上,在统一策划、采编、制作、发布中创造性地开拓了全新的新闻生产范式化操作模式。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在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助力下,传统电视媒体"如虎添翼",合力打造富有多种传媒思想的"融合型新闻产品",进一步实现了从单一媒体向全媒体拓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杨树弘  颜明华 《传媒》2023,(14):32-34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一道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数字经济、网络社会和新兴数字文化日益颠覆式创新的时代,尤其具有紧迫性。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要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明确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价值与诉求,廓清发展路径,以体制机制、技术驱动、内容升级、平台聚合为着力点,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海玲 《传媒》2019,(9):32-34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田静《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实践和路径》云报集团充分发挥党报集团的独特优势,用3年左右的努力,把云报集团建设成为舆论阵地巩固、传播手段先进、产品形态多样、具有强大舆论引导力的传播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传播形态,推出两微一端,建立全媒体数字化采编平台,建设媒体融合"中央厨房"平台,并在2014年成立全媒体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0.
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所处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全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基于互联网平台背景下的媒体构造,用户体验得到空前的强化,第一财经全媒体集团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在强化既有专业财经新闻生产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融合是我国媒体事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主要方向,通过对媒体形式的融合创新,构建一个高科技、高水平的媒体技术平台,整合新闻资源,对全媒体融合平台设计规划进行分析,探究合理的路径与手段,有利于推动我国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晟宇  吕建新 《编辑学报》2020,32(2):209-211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各种新兴媒体形式和传播手段不断涌现,给面向市场的传统行业期刊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重点阐述在全媒体的大背景下,行业期刊如何打造自己的全媒体平台,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手段,做好融合营销。  相似文献   

13.
作为"正在发生的历史",媒体融合没有先例可循.景宁畲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为契机,坚持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视角,充分发挥县级主流媒体压舱石、黏合剂、风向标作用,全力构建县级全媒体传播平台,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深度融合,在推动平台大提升、做实畲乡大宣传、打造服务大矩阵上取...  相似文献   

14.
吴兵  李远 《军事记者》2014,(10):19-20
军事新闻宣传的主阵地是军队媒体,其中又以传统媒体为主。随着各类新兴媒介的不断涌现,军队媒体不断在新媒体上发力,推出了多个有特色、具有全媒体时代特征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但如能有效利用好微信这一新的传播平台,则可以进一步丰富军事新闻宣传渠道.走好军事新闻宣传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好人帮"大型全媒体公益互助平台,是贵阳广播电视台2014年下半年倾力打造的全国首个全媒体大型公益互助信息平台。平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主流媒体优势,以"将善良融入生活、用善举温暖人间"为宗旨,打造由主流媒体、政府职能部门、公益组织、社会人士、爱心企业等各阶层构成的大型公益互动平台,通过平台不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兴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闻信息的表现形态和发布渠道日趋多样化,新闻报道的形式也逐渐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而"全媒体"一词也逐渐被用来描述这一趋势。所谓"全媒体",主要指利用现代新兴传媒技术实现的全方位、全天候以及全部媒体形态的新闻报道手段。发展全媒体,关键要搭建好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传媒行业进入了融媒体时代,新的媒介环境对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媒行业是一个应用型行业,要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媒体人,先进的实践平台必不可少。本文结合全媒体新闻制播实践平台建设项目,分析了融媒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需求,并介绍了平台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及其优势特点。该平台基于标准云计算的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三层架构,实现各类云资源的融合管控和业务系统的服务化应用,满足融媒体实践教学的专业需求。  相似文献   

18.
许建 《出版广角》2015,(13):24-26
全媒体时代,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工作模式只需要稍作改变,适应全媒体发展的潮流,同样可以打开一片天地.本文探讨全媒体时代下,编辑如何用全媒体的视角从事选题策划工作,发挥传统图书编辑的优势,与时俱进,增长编辑工作技巧.  相似文献   

19.
<正>融合新旧媒体,提升分享平台效应。在全媒体时代,"竞争、合作、共赢"成为媒体发展的主题。由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所以可以实现相互联合、相互利用,以优势互补的形式形成分享平台效应,从而拉近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媒体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多元化运营手段,深入挖掘全媒体市场价值。在全媒体时代,要想使媒体的品牌获得提升,就必须把品牌的核心价值融入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各类媒体平台传播效能的关键因素。文章研究了全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要求与培育对策,结论显示:融媒体时代,资源协调与信息整合能力突出、新闻嗅觉与信息辨识能力全面、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匹配是全媒体记者必要的专业素养。鉴于此,文章认为我国要加快转变记者的新闻传播理念、加速培育记者的信息处理技能、加大培育全媒体记者的资源投入,真正培育出一批能适应媒体融合、把握联动传播、引领传媒创新的优质全媒体记者人才队伍,促进我国传媒事业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