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经费不足、资源不够、师资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相当突出。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湖北省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困境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某些客观上或主观上的因素,导致农村小学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陷入了困境。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笔者将在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应对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农村小学教师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广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要能体现地方特色,把握农村特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体验,要关注热点问题,可与综合实践基地相配合,要注重跨领域的综合主题,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真正起到综合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小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从人的因素来看,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与教师的表现及师生关系尝试性地进行了评价,旨在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能力与水平,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施行。  相似文献   

5.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作为小学到高中的丛修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本校通过对农村完全中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中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弊因,提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建议,试图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利 《成才之路》2014,(12):20-2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基于课程的这种特点,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很难编制统一的教材,只有指导纲要,让各地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与探索,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实践性是这门课程的关键之所在。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缺乏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更广泛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因地制宜,在课程的实施上引进了农耕文化教育。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规定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反思等收获不同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人文综合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结合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分析了农村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突破的难题,并提出了在农村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框架内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从2001年开始,就被作为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虽已被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所熟悉,但农村小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拟就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成为常态课的成因及对策做一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成为常态课的成因1.学校对教师考核的片面性影响着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所致,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的日常教学,仍主要停留在语、…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成了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根据笔者近两年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索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科技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盲点",社会和教育自身对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作为小学三大核心学科之一的科技教育,远没有像语言和数学教育那样得到足够重视。为此,我校在切实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创设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科技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theoretical study examines teacher satisfaction, effectiveness, and conformity; it relates these variables to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degree of bureaucratization with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teachers' local or cosmopolitan orientation.

Seven hypotheses were formulated, and the data were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symmetric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tests (one-tailed, .01 lev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cosmopolitans scored higher on satisfaction, effectiveness, and conformity variables than locals; locals who perceived low bureaucratization scored lowest on the three variables; the criterion variables were evaluated similarly by subjects within each subgroup; cosmopolitans who perceived high bureaucratization received highest scores; the degree to which bureaucratic elements were perceived varied greatly within each school; teachers tend to be more cosmopolitan than local.  相似文献   

13.
美国小学教育中非年级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分年级教育是对传统年龄常态分班与能力分班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变革。本文从传统班级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分年级教育的组织特征、教育理念,以及改革成效等四个方面予以述评,揭示其宗旨是让每个儿童更容易、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The complex mix of systematic and unsystematic discipline that characterizes most schools creates heightened potential for variation and violation in school and classroom behavior. The challenge of maintaining order intensifies with teachers' concerns about the growing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i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s and the general levels of diversity common in America's school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emography (i.e., who, what, where, when, how) of behavior requiring attention from administrato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what goes on in schools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appropriate behavior and reducing inappropriate behavior is clear. In this research, we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of variation in problem behavior at the school and classroom level. We evaluated office referrals, reasons for removing students from the classroom for discipline, and consistency of reasons for office referrals in schools using different recording systems. Rates of referral differed greatly among teachers within schools and a small group of students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documented behavior problems. Th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efforts to improve academic and behavior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classrooms, which we discuss.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教育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而要想有效评价学生,小组捆绑式评价教学方法是最佳的方法。它将每个学生与小组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实现学生互助的实效性,还能充分发挥捆绑评价的激励作用,从而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行动研究符合教师研究的特点,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已成为县级中小学科研人员与教师合作研究的主要形式。在行动研究中,教师自我发展动力由缺失走向主动,教师眼中的“研究”在实践探索中转变,教师校本研究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也在寻求突破。而科研态度暧昧、研究行动淡漠、研究经费无着、缺乏政策支持是开展校本行动研究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学年以来,在广东省教科所“生本教育”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在使用“生本教育”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创”的目的,变“苦”学为“乐”学,变接受式的学习为自主性的学习,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这就是“生本”课堂教学的特色。一、“生本”课堂让学生真正地“乐”起来“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无意注意占优势。然而,实验告诉我们,只要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到快乐,不感压抑、沉闷的话,他们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环保意识是现代人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学校欺侮现象是近几十年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介绍了美国在欺侮研究方面的主要结论和最新动态,包括欺侮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欺侮的行为模式及美国教育部为解决欺侮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敏妍 《教育导刊》2003,(2):120-12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优劣分化越来越早,以致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如何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呢?我认为,加强初一的衔接教学工作,减少中下生大面积的形成比出现多中下生后再想办法较为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