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昨天在南京鼓楼区某小学采访时看到这样的一篇作文:‘……那天,我在体育课上犯了错误,下课以后,老师把我带进了办公室。当时正好有几个老师在偷偷吸烟,于是这个老师说,有小孩子在,别吸了,其他老师立刻掐灭了烟头……’这样的真实场景在孩子的作文里越来越多,小学生作文开始流行‘实话实说’。”这是扬子晚报的一篇报道,看了真是感到欣慰。几乎所有辅导过孩子作文的父母,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一看题目,就知道和孩子的生活感受不着边际,而且一眼就能看出老师判分的价值“导向”(譬如“我做过的一件好事”)。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它强调小学生的作文如同绘画的写生一样,是一种练习,而截然有别于“创作”。柴向阳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文”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 在批改作文“最难忘的寒假生活”时,看到一篇写跟爷爷吃麻辣烫的文章,有滋有味。作文评讲课上。我特地挑出这篇佳作推荐给同学们——出人意料的是A同学嗤之以鼻:“这篇作文是抄的!”同学说:“我昨天在《新概念作文》中看到一篇作文和他写的一模一样。”我顿时无语。究竟是谁剥夺了他们说真话的自由?为此我选择本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找到了“假”习作原因:小学生习惯于或乐于写“假”习作,这与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习作评价时有意无意“立意深刻、内容健康、材料典型、语言优美”等列为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更有甚者鼓励学生假借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4.
<正>一、缘起: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中遇到困惑新接手一届3年级,开学第一周就要写作文。习作1给出《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两篇例文,要求任选一个生活中的场景仿写作文。看着例文,学生有什么感觉?写什么、怎么写呢?面对每天都在发生、经历的人、事,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举例,部分学生还是无从下笔,或者记"流水账"。二、分析:小学生"推不开"写话大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第五册《习作乐园一》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一、教学设计思路与目的1郾平等交流,拓展思路,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有人说:“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作文,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不管这话有多偏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注意到了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课标对三四年级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某天 ,老师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童年趣事”。一位学生写得不错 ,老师表扬了他。又一日 ,老师布置了另一篇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这位学生便把前一篇作文的材料改头换面用了个大概 ,读起来倒也有些生动之处。不知哪一日 ,这件材料又在另一篇作文中再次被“录用”。这便是一件材料在多篇作文中运用。对此 ,有些老师认为 :一材多用 ,说明学生头脑灵活 ;或认为虽然文章不够新颖 ,但也还是一篇通顺的习作 ,因此积极加以倡导。对此 ,我却有些不同的个人看法。小学生学写作文 ,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积累素材 ,为今…  相似文献   

7.
从1998年开始,我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我先把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我还推荐傅天琳的诗作《梦话》给学生“: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学生们《感悟亲情》的作文交得又齐又快。有学生后来在作文中写道“:如果老师不布置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作文前的那番‘讲演’,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我无须…  相似文献   

8.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此以往困惑师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老师一边抱怨学生习作的平淡,又一边向学生搜肠刮肚地出示老掉牙的命题;一边指责学生的习作缺少创意,又一边向学生铺天盖地地传授各种习作规则……翻阅一篇篇习作,打开一本本作文选,无不似相识,都罩上了厚重的尘  相似文献   

9.
指导和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和我手写我口”,使写出来的文章文通字顺,抒发真情实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老师去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着重谈谈对小学生习作的指导。一、注重习作素材的加工1.把生活引进作文。把生活引进作文,使学生感觉是在为“实践”而练,而不是为练而练。每次作文都尽可能与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的人、事、物、感结合起来,并尽可能通过作文来真正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  相似文献   

10.
灯下,我叹气摇头地批阅着学生那些“套”声依旧、无病呻吟的习作,在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学生“咬着笔头,皱着眉头”艰难写作的场面,我沉思着: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学生习作的激情在哪儿呢?“孩子呀!我一定要点燃起你们心中习作的激情!”我暗自琢磨着。“快来看你最喜欢的《电视散文》!”妻在一旁喊道。我走过去心不在焉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忽然一拍大腿,对!有办法了!于是,第二天我班作文教学的“配乐作文”正式开场了……“同学们,这节是习作评讲课,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段非常优美的录音。”说着,我打开了录音机。随着一段优美的音乐声,录音机里传出了我那抑扬顿挫的配乐(《回家》)朗读——《爸爸,你回来吧!》,录音结束,教室里异常地寂静,孩子们显然还陶醉于其中。“孩子们,你们知道刚才录音机中老师朗读的是谁的作品吗?”孩子们茫然地摇了摇头,“告诉你们,其实这就是你们的作品!这是老师昨晚将我们班朱登秀同学的作文进行了一些修改,然后配上音乐录制出来的。”“哇——”学生们夸张地叫了起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创造出这样优美的作品,从今天起,我们每周从同学们的习作中抽出两篇优美的作文,我们共同修改,然后配上音乐朗诵再录制下来,怎么样?”“好!...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由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过渡到中年级的习作,作文的字数要求有了提高;语言上又从单纯的写话到适当的描写,难度明显增大。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转变,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降低习作的难度,掌握习作的方法,我绞尽脑汁,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写《我的自画像》时,身先士卒,写出两篇下水文;写《秋天的景色》时,精心制作课件,找来多篇范文;写游戏《找头头》时,又不惜自毁形象,带着学生"张牙舞爪"……种种努力,不能说全无成效,但翻开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各个环节,尤其是习作评价中,要突出人文关怀。一、期待学生总是期待自己成功,老师总是期待学生进步。习作评价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期待,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习作的愿望,形成积极的态度。一位学生的习作写出了一个优美的句段,我的眉批是这样写的:精彩的描述显示了你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在下一篇习作中,你又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吧。一位学生习作较以前认真工整,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这篇习作让老…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老师也经常叹息学生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灵气。这类习作大多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心底里自然“流”出来的。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突出语言的“人文性”,即要突出文章的情感性。而很多语文老师,在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下,给学生习作写评语通常是:“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首尾呼应……”,要么就是:“语句不通顺,内容不具体……”,学生看着这样千篇一律的评语,习惯了,厌了,麻木了。久而久之,再也燃不起他们写作的欲望。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语言,让评语充满着浓浓的情感性,充满着人文性。例一:指导习作《我爱秋天的田野》。我给一位学生的习作评语是:巧瑜同学,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把深秋里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从公路两旁的“柏树”、“水渠”写到天空…  相似文献   

15.
修订版“大纲”指出 :“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 ,自由表达。”实践也表明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欲望 ,积蓄习作素材 ,掌握习作技巧 ,促进学生尽情倾吐。那么 ,如何遵循学生习作过程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呢?一、开源———自由表达的活径叶圣陶先生说过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 ,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如何积累习作素材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的论述 :“读有字书 ,精读博览 ,广为…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2023,(Z1):74-75
<正>第一次翻阅《小学生作文》、第一次在“小文”上发表自己的习作、第一次获得“微作文大赛”一等奖……这些属于你与“小文”的故事,你还记得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告诉它?不妨说来听听吧!第一次拿到《小学生作文》时,我就像新学期刚收到语文书一样激动。你是我的另一位老师,每一期的写作方法都帮我进步;你是奇妙的乐园,每一位小作者都像我的一位新朋友,是你带我走进他们的欢乐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有了作文材料、学习了一定的作文知识后,还要让学生养成勤习作、乐习作、好习作的好习惯,才能逐渐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1.习作的形式多样化。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环境,建立了大作文、小作文,优美词句段篇摘抄本,办手抄小报,每人每周都必须向校小广播投2至3篇稿件,每学期每人必须向《红领巾报》、《当代小学生》等报刊投6至8篇自己的习作。2.习作的要求因人而宜。因为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水平高一点的学生要求立意要高一些,选材要典型一些,组织材…  相似文献   

18.
笑话     
我的姐姐有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很喜欢用成语,例如在《我的姐姐》一文中,他是这样写的——我的姐姐说起话来“惊天动地”,看到吃的就“欢天喜地”,找起东西来“翻天覆地”,失恋了就“呼天抢地”,向我借钱时“求天拜地”,现在她总算出嫁了,真是“谢天谢地”。小汤米的作文作文课上,老师让小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狗》,要求不得少于150个字。小汤米想了一会儿,开始写道:“我有一条狗,我叫它波比。我喜欢这条狗,它全身都是黑色,只有头颈是白的……”汤米停下笔来,数了数,字数还差得远。他搔搔头皮,考虑了几分钟,继续写道:“我每天带波比…  相似文献   

19.
秦敏 《教师》2014,(22):106-106
正小学生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课文是小学生模仿作文的最好范例。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从三年级开始,我引导学生尝试了一种评语式阅读,也就是针对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写批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利用课文的工具性、示范性,训练学生的习作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写作文。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时,有学生质疑:"萧伯纳同小女孩玩了很久,课文为什么不写写他们怎么玩的?"因为学生的这个问题,我马上调整了教学方案,打算就习作中的材料选择,让学生知道材料要有取舍,写作  相似文献   

20.
一、胡老师本节作文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情况一般中学作文讲评课普遍习惯于对某一写作题目的几篇学生作文进行点评,而胡老师的教学视野很开阔,讲评方法也很特殊。胡老师为上好这一节作文讲评课,在收集整理班级内学生高一、高二阶段个人优秀作文的基础上,精选了其中的27篇作为本次作文讲评课的讲评内容。课前,27篇优秀学生习作被印发到了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手中。这些选文包括:《悄悄地说,我十八岁了》《当富有在心间流淌》《日记三则——对奶奶的怀念》《10800秒》《感谢“竞赛”》《老巷》《生活在一起的兄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