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271名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疏离感、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男生环境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曾远离父母生活过的流动儿童疏离感总分及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均显著高于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2)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在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青少年害羞量表、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77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47岁,SD=1.94)进行测试,探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并分析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阶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情绪智力对积极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适应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消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法检验发现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P<0.05).这说明情绪智力不仅能直接预测社会适应,还通过羞怯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羞怯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羞怯的关系,并探讨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羞怯、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羞怯水平,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3)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消极和积极)教养方式与羞怯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听障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59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且家庭支持的预测作用更强;(2)亲社会行为分别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听障青少年自我接纳可以调节中介模型中朋友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高自我接纳个体来说,朋友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低自我接纳听障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为促进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和融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父母冲突和青少年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以及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对婚姻冲突的感知量表(CPIC)、短视频过度使用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健康抑郁问卷(PHQ-9)对113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问题性短视频使用;(2)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在父母冲突和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中发挥单独的中介作用;(3)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在父母冲突和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及中介作用机制,为引导青少年科学地、健康地使用短视频应用程序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对84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男生的网络欺凌、传统欺凌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网络欺凌、传统欺凌分别与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传统欺凌与核心自我评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在中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影响机制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家庭功能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框架,提出了青少年希望感的影响模型。采用家庭功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青少年希望感问卷对50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和中学生希望感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功能正向影响中学生希望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与希望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是否为留守家庭在家庭功能和希望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留守家庭环境使家庭功能对中学生希望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增强。因此,社会要首先鼓励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家庭关怀,其次通过学校氛围的塑造、教师的理性引导促进儿童社会支持感知,进而提升其希望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剖析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疏离感之间的路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和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1066名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 =0.611,p<0.01),社会支持与疏离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16,p<0...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中学生手机依赖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视觉表象清晰度问卷、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社会情绪能力量表对152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依赖显著负向预测社会情绪能力、视觉表象清晰度和自我价值感,视觉表象清晰度、自我价值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情绪能力,视觉表象清晰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价值感;(2)视觉表象与自我价值感在中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情绪能力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中学生手机依赖通过视觉表象、自我价值感,以及视觉表象—自我价值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社会情绪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谭诤  刘洋  涂鹏 《中学教育》2021,18(1):73-80
采用父母自主支持、 学习投入和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对475名公办学校流动儿童进行测评,探讨流动儿童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自主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习投入有正向预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基本心理需要在父母自主支持和流动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父母心理困扰、亲子关系、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亲子亲合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与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16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心理困扰会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在父母心理困扰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之间有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果,父母应注重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并在积极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方法,以有效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筛选出197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填写情绪智力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1)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对学习投入产生积极的预测作用.(2)显示情绪智力能够对学习投入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3)显示出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视作是情绪智力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变量,并发挥出有效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青少年人际适应问卷、家庭功能评价量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调查了2332名中学生的人际适应特点,并探讨家庭功能和情绪智力对中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人际适应水平从初一到高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女生在亲社会倾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中学生人际适应,家庭功能的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疏离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人际疏离呈显著正相关;(3)情绪智力在家庭功能和人际适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疏离感、自尊以及安全感的现状及关系.采用疏离感量表、自尊量表、安全感量表对44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疏离感、安全感发展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学生环境疏离感最高,人际疏离感最低;疏离感、安全感、自尊相关显著(P<0.01);回归分析发现,社会疏离感得分对安全感总分预测力最佳,解释量达到58.9%.自尊、疏离感对安全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自尊在疏离感与安全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01).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消极家庭情绪表露问卷以及特拉华社会情绪能力量表对1 92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低头行为分别与述情障碍和消极家庭情绪表露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情绪能力呈显著负相关.(2)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与社会情绪能力在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述情障碍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与社会情绪能力在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述情障碍之间构成链式中介.这一结果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3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智力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呈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消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2)路径分析发现情绪智力显著正向预测了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显著负向预测了消极情绪;(3)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表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考察父亲协同教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人际安全感与友谊质量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采用父母协同教养问卷、安全感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93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协同教养正向预测青少年社会适应(γ=0.15,Z=2.19,p<0.05),而消极协同教养负向预测社会适应(γ=-0.18,Z=-4.83,p<0.001);人际安全感在积极/消极协同教养与社会适应间起中介作用;友谊质量在积极/消极协同教养模型中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路径均起调节作用。随友谊质量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协同教养、人际安全感均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越强,而消极协同教养对人际安全感的预测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学校适应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对66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这一中介效应能否被意向性自我调节所调节.结果发现: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学业情绪、意向性自我调节、学校适应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受到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为了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水平,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营造自主支持的教育氛围,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业情绪,同时着力提升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尊、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人生意义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生意义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安徽省某地区三所大学的650名学生匿名施测.结果(1)在控制性别和专业的基础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人生意义有正向预测作用. (2)自尊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人生意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客观支持和人生意义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大学生人生意义具有直接和间接作用,自尊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