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李开腾  陈海鸥 《体育科技》2023,(6):50-51+54
提高身体健康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改善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状况,就必须要在学生时期关注他们的体质健康发展,为我国全民身体素质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对当前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陆金冬 《中华武术》2018,(12):25-27
高中学生的体质从长远来看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的体质状况是多项身体指标呈良性上升态势,但体能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锻炼的时间不够,锻炼的条件欠缺。要扭转普通高中学生当前体质状况需要学校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做好锻炼时间的把控管理,开展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3.
黄黎敏 《体育科学研究》2007,11(4):77-79,81
为了更好地对高中学生的体育新课程学习成绩做出科学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莆田市高中学生的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内容、方法的现状及学习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莆田市高中学生的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和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影响因素有科学主义价值观、学科中心主义和体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以及主体,高中学生身上更是肩负着时代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及弘扬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高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创建者和接班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各个途径接受文化知识,高中学生的课业任务逐渐增多,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以及学习负担。由于高中学生接收文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高中生是否可以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之下生存、成长,这属于社会以及学校和家庭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相关性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学生体质研究工作是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和改善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探讨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指数综合评价。对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质的综合评价是较为复杂的问题。但又是评价体质时有效而可行的指标,以前用单项评价。单项指标综合评价,变异系数评价或标准体重评价体质状况取得一定成效,为了既能体现综合评价时可靠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又较为简单易行,利于广泛应用,通过对身体指标的筛选和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质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身体自我认知、健康行为管理调查等方法,对我校371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及调查,结果显示: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身体的自我认知和健康行为管理上优于等级较低的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邹琳 《中华武术》2022,(1):76-77+79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科学地参与田径运动,既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又可以有效地提高田径运动的成绩。当前,影响高中学生田径运动参与度的因素主要有运动形式缺少趣味性、运动时间缺乏合理性、运动感受缺失成就感。对此,体育教师应营造浓郁的田径运动氛围、开展多样的田径运动形式、设计激励性田径运动评价,以提升高中学生田径运动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健身体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旨在为科学指导人群参与健身运动提供实证意义上的参考依据。以广州市30~39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构建我国30~39岁成年人健身体质评价模型,包括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及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阶段成年人健身体质评价指标可分为身体形态、血液状况、运动素质、红细胞状况和心血管功能,且各项评价指标在反映健身体质上有不同权重;其中,红细胞状况与身体形态各指标最能反映该阶段成年人健身体质特征,合理的膳食与匀称的体形更利于人们在参与健身运动中受益。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体质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体质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儿童青少年体质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既可以单项评分,以分析各体质单项及平衡发展状况,又能够进行全面综合的体质评价,为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奠定方法和措施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人的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增进高中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有利时期,应抓住时机,扬长补短。通过对150名高一、高二学生的追踪调查与研究,发现通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转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改善教学氛围,优化课的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掌握锻炼方法,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滑,成为国家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国家出台相关促进文件,但是收效甚微。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对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原因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在现有学生体质状态不良的情况下,从学校、社会、家庭等因素对学生体质下降进行各式各样的分析,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提升制定出更多的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苏州地区初中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体质与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苏州市初中学校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某初中657名初中生进行体质测试,对其中280名初中生发放"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和Yamax Digi-walker701型计步器,记录其每天的步行数,共记录一个星期。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初中男、女生周末步行数与体质成绩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p〈0.01)和0.157(p〈0.05);周末静坐时间和一周静坐时间与学生的BMI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p〈0.05)和0.111(p〈0.05)。结论:初中生的体力活动与体质有一定关系,周末的体力活动量对于学生的体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刘欣 《体育科研》2003,24(2):17-20
通过对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上海市中小学生的3次体质调研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发现上海学生体质具有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而身体素质并未全面协调发展的特点,探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学时期随学业任务加重,家长殷切期望,高考压力,就业形势严峻等重重的无形压力下,中学生一个个努力成为家长、学校、社会的佼佼者,但是近几年全国的统计数据中可看到中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更为严重。“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思想可能需要慢慢转变,但是中学生的健康问题却亟待解决,合理营养与科学锻炼成为老师家长的首选,科学合理的营养与锻炼才能有效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初中生形态、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间的关系,了解超重肥胖初中生的运动能力特征,为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运动干预方案设计提供指导。方法:对某中学初中生进行测试,筛选出超重肥胖学生,从中选取40名,在正常学生中选取4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身体形态及运动能力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初中生血压偏高;肺活量偏高,但肺活量指数远低于正常初中生;初中生运动能力降低,50m跑,长跑、立定跳等成绩低于正常初中生,而投掷、握力与正常组无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BMI和%BF同50m、长跑、立定跳等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华北工学院九年来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华北工学院来自全国7个区的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发现考入本校学生的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中学体育的现状和大学生体质水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高等学校的体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初中13—15岁农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身体形态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机能发育、等多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各项指标优于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8.
王希海 《精武》2012,(13):70-70,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体育健康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不高,体质监测流于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林翼狻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92-192,194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在我国全国范围内的进行,体育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成为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本文中,笔者首先结合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明确了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就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展开相关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和掌握沈阳市高中教师的体质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并且为提高国民体质提供相关的依据,本文对沈阳市新民高中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体质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高中教师的体质合格率达到90.6%,整体的优秀率达到了30.9%。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强全民健身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在合理营养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从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