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德育》2006,1(10):48-48
中国德育杂志社从2006年6月1日至7月1日面向全国举办了“征集建议,免费赠刊”活动,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杂志社共收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上千名读者的来信,编辑部将陆续选登部分读者建议。  相似文献   

2.
丙戌岁末,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会在美丽的滨海小城湛江举行,嘉宾咸集,精英荟萃。我本人非常有幸地在此次会议中与三位教师同台献技,讲授了《历史》选修6中有关“秦始皇陵墓兵马俑”的内容。以下是我从准备到登台讲授再到课后反思的完整历程。  相似文献   

3.
四、诗歌养生 我从10岁起就开始写诗,一直写到如今,整整7载,已写诗3000余首。前两年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我出版了《生命在高处》诗集,其中的散文,实际上也是散文诗。  相似文献   

4.
每晚,当我快忙完家务活时,我那四岁的儿子总是来个见缝插针,“妈妈,今晚给我讲一个故事!(一般到最后都是贪心地要讲几个的)”小脸试探着在央求,一旦允可,阳光灿烂。我默思良久,想到了自己班的孩子,高年级了,按道理,他们的阅读应该比我儿子强太多倍啊,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测验结果常常是让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相似文献   

5.
一群人归拢在一起,那尚不是一个“组织”;四、五十个学生以简单机械的手段聚于一室,那只能称作一个“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真正健全的班级应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领导核心,有优良的风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由“组合”到“班级”是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6.
从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我是一个很笨的孩子。一篇课文,比如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别的同学一节课就背得滚瓜烂熟,我“啃”三四节课也是半生不熟。老师让大家齐背,我滥竽充数小嘴一张一张地也能顺下来。老师让一个一个地背时,我就有些恐慌,结结巴巴地背不上来。  相似文献   

7.
清晨,我到学校饭堂吃早餐,恰好校长也来了,坐在对面。“食兴”之余,校长面带微笑地对我说:“我们老师呀,有时要向农民学习多点,向工人学习少点。”我当时一片茫然。  相似文献   

8.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为孩子寻找,寻找起点,寻找理想,寻找结果,寻找答案,寻找兴趣,寻找特长,寻找朋友,寻找快乐,寻找差距,寻找成功,寻找……但我们很少去为孩子寻找理由,特别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不相信你的理由,我只看重你的行动”,“我对你的理由表示怀疑,你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不需要任何理由,我只要结果”……我们总是这样来终止孩子的述说。我们并不知道,倾听孩子稚嫩的心灵,为孩子寻找一个成长的理由,这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一 )“腐败”一词原意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 ,即物质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变质和腐烂。《辞海》将“腐败”解释为“腐烂”。《汉书 食货志上》‘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也泛指败坏、堕落。《辞源》将“腐败”解释为“溃烂发臭、陈旧迂陋、腐朽败坏 ,一般用于对食物的描绘。”在现代社会中 ,“腐败”概念被引申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腐败的概念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和界定 ,国内目前关于腐败的概念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  相似文献   

10.
校门口多了一个卖小鸭雏儿的小商贩。鸭雏儿通身被涂上极富个性的色彩,一元钱一只。 不久,班级里便闹起了“小鸭灾”。一时间,课堂内“呷呷”声此起彼伏。在其他课任教师的一片抱怨声中,我再三再四申明要爱护小动物,要学会善待生命,要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教导,但均未奏效。一些小鸭子被没收到办公室,烦得老师们无法办公。  相似文献   

11.
[题目]小红、小玲、小芳、小刚和小明五人,在一次英语竞赛中,得到了互不相同的分数(都是整数分)。小红说:“我得了85分。”小刚说:“我在五人中分数最高。”小玲说:“我的分数是小红和小芳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12.
痒·养     
一种皮肤疾病,恶魔般叫人骇怕! “我”自记忆以来,便是一页页与皮肤病的奋战史:挠痒,就诊,服药,针灸;写母爱的伟大:忧心,守护,抚慰,尽一切办法治疗,熬中药、打探秘方、调整饮食、熬煮甜点,甚至念经祈祷,  相似文献   

13.
在“活动”中学习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要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学中,我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例如:在讲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较时,学生4人一组,每组有一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还有一个大一些与一个小一些的圆柱和一盆带红颜色的水。每一组同学都拿起圆锥和那3个圆柱,比一比高和底面的圆直径的大小。然后,学生把圆锥装满水倒在自己选择的圆柱里,只许倒3次,看看有怎样的情况。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倒3次刚好倒满圆柱。这堂课,我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探索知识,同学们都感到很愉快、很自豪。我想: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是方法。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满足他们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三,学校又要迎接一项检查验收。下午学生放学前,校长召集所有的班主任开了一个短会,要求第二天各班学生穿校服。我提出了疑问,天气这么冷,学生受冻生病了怎么办?校长说:“考虑到早晨做课间操时,学生穿校服比较冷,校服不能罩在厚棉衣外面的同学,做操时克服一下困难,坚持十几分钟,把校服穿上。”听了领导的一席话,其他同事无一人言语,我也只好不再说了。  相似文献   

15.
取·舍     
新学期开学了,可忙坏了我这个班主任。从制定班规到任命班干部,从整顿纪律到设计班容班貌,我一气呵成,完成得妥妥当当。当走进井然有序的教室时,我感到十分满意。环视一周,我开始发言:“在新学期的开始,我希望同学们在这个班集体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切。看,我特地买了一瓶五彩缤纷的塑料花,美化我们班的环境.也美化我们的心情。虽然这是假花,可是照顾起来不费事又美观,大家喜欢吗?“没想到我的一番激情洋溢的讲话遭遇到的却是学生们漠不关心的神情。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提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教版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一册都编排有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原本是一名音乐教师,以往关注的常常是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平日更多的是忙于活动和竞赛,后来角色变了,成了京口区教育局教科所一名专职研究人员。作为一名教育科研人员,如何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及时进行角色转变,通过参与我区承担的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有效教育研究”,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8.
扫墓、踏青、插柳。始于何时? 扫墓:始于战国的“墓祭”,盛于唐代。后称“上坟”、“上墓”。清代上坟从清明前夕起到立夏日止,长达一个月。有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相似文献   

19.
回顾自己的教职人生,不能不列举度尽劫波的工作简历:学历——小学、初中、中专、大专、本科;任教学科——地理、政治、语文,最终回到自己的所学专业“历史”;任教学段——从初中到高中,又从高中到初中(随学校变化而变动);工作单位——莱芜铁小,泰安铁路中学,望岳中学,泰安市实验学校……也许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幸的是,工作的波折没有磨灭心中的追求,天生不服输的我依然坚守着“阅读学习”、“课堂实践”、“教学钻研”的个人发展三部曲。  相似文献   

20.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会徽,由“天”、“地”、“人”三部分组成。乍一看,像个中文的“之”字;仔细瞧,又如一个运动的人形。标志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别寓意太阳、蓝天和大地。“之”字有生生不息和到达目的之意,也表示经历曲折才能获得成功。而“天”、“地”、“人”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