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模式的转换,还是文化交流及文化模式的转换。因此,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认识争处理至关重要。译者既要使译作流畅易懂、忠于原作,又要保持原作中的异域文化特质。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译者应相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成功实现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转移。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的转换过程,所以语言和文化是影响翻译成功的两大因素。本文主要从具体表达中比喻、习语、谚语、典故等的翻译,以及语句结构和文化观念差异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翻译多媒体转向愈发明显,传递文化信息的形式更多的以符号出现,因此,对于符号在使用和转换过程中打破地域局限、传播文化方面的探讨研究,有助于深入并拓宽方言翻译策略以及过程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维度。文章认为,意象在跨语符号转换中经过多元化的意义阐释能呈现文化因素,并有效避免模糊意义的干扰,使特定读者达到意义的共情效果。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转化过程。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词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发展过程。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思维模式,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词汇翻译中主要的文化因素。为了做好翻译,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注意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因素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翻译成功的关键是掌握不同文化的背景和内涵。实际上,翻译不仅是简单的词语的转换,它更是文化和思想的转换与交流。在翻译过程中培养跨文化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翻译工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姜思雯 《考试周刊》2012,(12):23-23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对接。本文通过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因素上的差异,探讨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的优化使用,消除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经济、文化、语言的交际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地发挥文化因素在源语语篇向目标语转换的特殊功能。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词语的处理和句法的处理同等重要。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不仅要注意词语和句子层面的翻译技巧,更要注重文化信息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涉及到两种文化的转换。正确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转换,必须要注意两种语言中蕴涵的文化对应、文化包孕、文化冲突、文化空缺和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单纯语言文字翻译所造成的不当或错误。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涉及到两种文化的转换。正确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转换,必须要注意两种语言中蕴涵的文化对应、文化包孕、文化冲突、文化空缺和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单纯语言文字翻译所造成的不当或错误。  相似文献   

10.
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时空和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这一转换受到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翻译的绝对可译性难以实现。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不可译是绝对的,而文化的不可译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上的不可译是可操作和转换的,具体方法有补偿式翻译、象译、直译加注和替换法等。  相似文献   

11.
品牌名的翻译是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交融,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认识和处理至关重要。本文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通过对中英品牌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就如何处理品牌名翻译中碰到的文化问题提出了文化迎合、文化避让和文化转换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主体对受体的反应,而习语翻译过程应注重文化因素在人的头脑中所映射的文化意象的转换。异质同构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说明文化意象的可转换性,而概念空缺使其存在局限性。在些理论基础上,本文分析习语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转换,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译者在做翻译时,会面临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背景文化、心理文化、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要尽可能重视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译者应博览古今,培养自己广博的文化知识,坚持"信、达、雅"理论的指导。同时,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译事中不仅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已经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包含了文化模式的转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当今主要使用的翻译手法中,常用的是异化和归化。但是无论哪种翻译方式,都必须和文化的物质及精神因素紧密联系,并最终以读者为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转换过程。两种不同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既然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就必然涉及到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思维差异、历史因素、生活环境及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发展,读者对译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译者要呈现给读者更好的译文,就应该充分重视和正确处理好文中的文化成分。  相似文献   

16.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语言转换与文化信息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又是文化信息的移植与传递.译者不仅要精通原语和目的语.同时还要掌握两种文化.要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要重视文化因素.增强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语言转换与文化传递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原文,更要透过文字表面,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了解受众文化的特点,充分考虑广告语言的特殊性.利用常用的一些翻译技巧和修辞手段,把广告词语的个性(personality)表现出来,从而翻译出具有欣赏价值和市场效益的广告语言来。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语篇翻译并存宏观的文化信息单位和微观的语篇信息单元。翻译过程中,宏观文化单位要整体转换,微观单位要多种技巧杂合转换。唐诗翻译是动态的语篇过程,目标是意境传递,方法是文化焦点词位的转换。合理的唐诗翻译过程应有一个双层单位的框架。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过程,这种过程并不是两种音义结合体单纯的相互转换,其中往往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翻译过程中主要考虑语言使用者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差异得到调和,才能最终满足不同的认知需求。因此,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语言使用者认知差异的调和,其中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可以说是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20.
翻译活动的实质是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的任何一个阶段,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意义。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是语言意义确立的依托。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研究翻译的重要性逐步被更多的学者纳入研究的课题,对翻译工作的展开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