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对于预防医学的学生至关重要。因此在公文写作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各文种的适用范围,会区分相似文种,明白文种使用是受制文机关的权限制约和行文关系制约的。重视写作练习,通过大量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行政机关公文中行文时机涉及到公文的运作是否有效。本文针对现行公文运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同理解进行分析,以报告文种为范例规范对行文时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文的13种文种,每一文种都有其本身的使用时机和运用范围.在实际的机关工作中,请示和函常常被人混淆使用,本文从行文双方的隶属关系不同、行文方向不同、收文单位回复的公文文种不同三个方面对其加以详细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公文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 ,具有法定的效力。正确选择公文文种 ,是准确传达发文者意图 ,发挥公文的社会管理效能和法定权威性的关键所在。公文文种自身存在着边缘性特点 ,在使用时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交叉、重叠现象。在实际工作中 ,应严格遵循公文的行文规则 ,并根据具体文种的性质、作用和写作要求 ,正确选择文种 ,进行公文制作 ,避免公文文种使用的交错现象  相似文献   

5.
公文写作中,正确选择文种是写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写好公文的重要前提。不恰当地使用公文文种,会影响到公文质量和机关的正常工作。本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公文选择的五个依据,即"发文权限、发文目的、行文关系、发文范围、适用范围",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公文文种的选择方法,以期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促进写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文书学教学需密切联系实际,在内容上有所突破。现行常用文种有三、四十种之多。它们都能够独立的发挥作用,但诸文种之间又具有组合关系、相联关系、交叉关系,以此启发学生正确选用文种,进一步掌握各个文种的撰写要求。公文是由若干部分共同组成的,在一份公文中需要保持发文机关、公文内容、行文关系等方面的一致,防止在公文格式中出现残缺不全、前矛后盾等问题。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的确定和写法,需要理出在理论上清晰明白、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若干条来,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7.
“请示”与“报告”同属上行文,它们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然而,它们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它们的区别在于:行文目的和要求不同;内容及实用范围不同;内容含量及主送机关不同;发文时限不同;结束用语不同。拟制公文,必须依据具体情况,将二者认真区分,严格鉴别,做到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两个文种。  相似文献   

8.
公文,既包括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中规定的法定文种,即国家行政公文,也包括了计划总结等诸多事务性公文.由于它们所起的作用不同,在制作和行文以及产生的影响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此,笔者仅对国家行政公文的一些特点探讨一二.  相似文献   

9.
公文文种辨析指的是对党、政、军、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发布的公文文种进行辨别和分析的活动。本文指出了不同机关公文文种在规定和使用上的区别,并从做好公文文种辨析的角度来探讨了提高公文写作质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公文一般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一层探讨公文构思与起稿的方法,其中包括文种辩析、结构基本型和行文笔序三个方面及相关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河北自学考试》2006,(7):16-16
1、为什么说公文写作具有遵命性的特点?答:因为公文写作不同于一般的文艺写作,它是在机关组织的授意之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它是代表机关组织说话的,是机关组织的喉舌。撰写者必须严格按领导意图办事,体现领导集体的意志和愿望,不能自行其是,另搞一套,因此公文写作具有遵命性强的特点。2、什么是行文关系?确定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文件往来关系。确定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各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3、简述批复的写作要求。答:①要先回应后批复;②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③要及时批复。4、大事…  相似文献   

12.
古代公文是秘书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代公文作品的系统把握和深入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丰富的文化知识、公文文种及公文制度,而且古代公文鲜明的主旨表达、严谨清晰的行文、简约而有文采的语言也为秘书学学生现代公文的写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历代公文种类的变革,体现出历史的继承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管理的实用性。汉代公文体式,奠定了封建社会时期的公文体式的基础。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我国公文体裁的变革有脱胎换骨的影响。建国后公文体裁不断完善,反映了我国政制改革的进步。都是炎黄子孙,同用中国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三地公文在不断的交往中必将趋向同一化。准确选用文种,是实现公文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只要从以下几方面综合审视,就可以准确选择文种:(一)行文关系;(二)内容性质;(三)使用范围;(四)强制程度;(五)机关级别;(六)作用要求;(七)形式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凯敏 《现代语文》2010,(7):132-134
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对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给予指示、批准时所使用的请求性公文,是机关常用的文种之一,在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它虽结构简单、行文短小、文字简洁,但初学者却常常不能得其要害成功成篇。得到上级机关的帮助、明确指示和批准,是请示的最终目标,为什么请示就成了阅读者即上级机关首先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计划和总结属于事务性文书,非法定文种,不具有独立行文的资格,不可以直接使用标准的文件格式行文。但计划和总结在日常工作中却常常需要正式行文。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复体行文方式,使用报告和通知作"文件头",载运着计划、总结行文。复体行文时,计划和总结本身成为公文附件,但实质上是公文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行政机关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中,都有“决定”这一文种。对决定的发文机关,没有特定要求,凡是具有制发公文权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制发。  相似文献   

17.
陈静 《文教资料》2009,(18):218-220
鸦片战争前,清代对外公文有书信、盟誓、上谕、敕谕、咨、条约等,以下行文为主.从其行文方向和公文用语可以看出,清朝前中期与某些国家存在着"宗主"与"藩属"的关系,其实行的是一种"中外统一"的中华世界秩序体制,在对外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鸦片战争使清朝社会发生巨大动荡,公文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公文文种发生演变,对外公文有了正式的文种,开始使用电报,公文用语也趋于平等,其对外关系变成了"国"与"国"的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公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对于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的发文处理程序不规范、公文文种使用不规范、公文行文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如何规范学校发文工作,提高公文质量,服务学校发展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政机关公文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做好公文工作的基本前提。本文对当前公文制发中存在的违反行文规则、文种使用不当、标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作了阐述,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由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公文是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务时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制的公务文书,它具有政策性、指导性、规范性的特点。公文写作要求内容准确简明,格式规范得体,语言严谨庄重,具有权威性。文章针对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公文文种选择错误、相同文种不同类型混用、公文标题的拟写及格式不规范四个方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公文写作中的难点,供公文写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