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陇东皮影精湛的表演技巧、高亢优美的唱腔,都有赖于雕刻精细、造型优美、着色丰富的影件作品来展现,看似简单的影件,制作工艺却十分繁杂,制作一件影件至少需要七、八道工序才能完成,皮影艺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结合地域特征、民俗风情积极创新,通过精选皮料、构思图谱、精于雕刻、用心绘色,制作出生动传神、精美绝伦的影件作品.  相似文献   

2.
皮影戏又称弄影戏,起源于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华县皮影与全国其他各派系皮影相比较,无论雕刻、表演或唱腔都独具一格,堪称中国皮影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从对皮影艺术的文化特征出发,梳理陕西皮影在皮影规格、人物雕刻描绘、采用音乐以及唱腔上的区别,进而分析陕西皮影艺术在文化层面的现状和局面.  相似文献   

4.
唐山皮影是传统的地方戏曲之一,又称滦州影、乐亭影,诞生地在乐亭。从明末清初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而它作为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而如今也是被国物院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独特的唱腔、多样的伴奏音乐以及操作的复杂性,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然而皮影观众和皮影艺人逐渐减少,包括其制作工艺雕刻的老艺术家年龄的高龄化,唐山皮影这门生动的手艺将面临着失传,使得唐山皮影的生存现状让人担忧其传承与发展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集光影、美术、剪纸、雕刻、舞蹈、音乐、说唱为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本文对桐柏皮影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陕西东府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代表之一,它的人物造型端庄俏丽,雕工精细,色彩鲜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皮影一般是用加工过的牛皮,经过画稿?雕刻?着色?连缀等工序精致而成。  相似文献   

7.
宋刚 《华章》2011,(29)
唐山皮影雕刻精美细腻,结构严密,雕刻的刀法非常讲究.在刻法上主要有阳刻、阴刻、软刻、硬刻等.不过无论是使用哪一种刀法,在走刀时,刀口一定要垂直,刀口回转自如,落刀要准确,用力要均匀.做到不留下刀痕,不漏刀、不走偏线、剔挑干净.在整个雕刻过程中,要匠心独运、意在刀前,力求效果的完美、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需要培养儿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皮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集绘画、音乐、舞蹈、雕刻、文学、表演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基于“以儿童之眼,传皮影之美”的核心理念,幼儿园皮影课程的课程目标以皮影的体验与感知—皮影技艺的掌握—皮影的表达与表现—皮影的加工与再创造为基本走向,通过儿童参与话题讨论、体验皮影游戏、班级环境渗透、日常生活渗透等实施路径,培养儿童对民间艺术皮影的热爱之情,并以此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丽侠 《教师》2011,(9):124-124
乐亭其素有“全国皮影之乡”的美名,乐亭皮影是一种集民间的剪纸、雕刻和民间的舞蹈、音乐、说唱等表现于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实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为了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皮影服装意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皮影的艺术是多种中国造型艺术的结合,它包涵了中国人造型的智慧,同时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在皮影的服装制作中,所用材料没有一块布,但在皮影戏中,我们却看到各式各样的服装。皮影巧妙的演示出服装的意象美。我们应当发掘出皮影的潜在精神,运用它的意象美,让服装设计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康皮影     
皮影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造型简洁、夸张装饰性很强。产生于陕西南部的皮影艺术,距今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流行于安康的皮影艺术属于陕西东路皮影。小巧,制作精制,便于携带,适合在交通不发达的山区进行演出。目前在安康还有部分山区仍然流行皮影的演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天门皮影艺术面临濒危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受众基础的薄弱、艺人断代的危机、制作工艺的失传等。本文旨在唤起广大皮影戏爱好者和研究者对天门皮影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前景的思考,引发社会各界及政府对皮影艺术的进一步重视和保护,拓展皮影艺术生存、发展及应用空间,使天门皮影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受皮影艺术的启示,我校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我们费劲周折从附近村庄聘请到乐亭皮影团退休的老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于是,从2004年3月皮影艺术校本课程正式在我校实施。皮影艺术校本课程共设五个科目:皮影演唱、皮影操纵、皮影伴奏、皮影雕刻及形象设计、皮影剧本习作。河北省教学评估组的领导及县教育局领导对我们的校本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大通皮影是我国民间时空艺术、工艺美术与戏剧艺术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品种。大通皮影艺术在人物及场面景物制作中采取了独特的造型特色,使得各种人物脸谱与服饰生动而形象,雕功流畅,明快薄透,着色艳丽,使人赏心悦目。本文对大通皮影艺术的来源、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川北“王皮影”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地位岌岌可危,然而在全国各地皮影戏整体衰落,有的地方皮影戏甚至消失的情况下,川北"王皮影"这一门曾经濒危的民间艺术却焕发新姿,成为阆中市文化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究其原因,除了拥有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外,在造型、色彩、剧本、唱腔等创作环节中所蕴含的独特风情民俗意味和敢于大胆革新的精神也是其艺术生命得以维持的关键。本文是在搜集资料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王皮影"传承人的访谈资料对川北"王皮影"的艺术特性做出的尝试性探析,以期能对川北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钟潇 《华章》2013,(18)
本论文通过调研和走访陕西地区皮影的收藏与研究机构,分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陕西皮影艺术的现状,并多方论证、研讨,如何使得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扬。  相似文献   

17.
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民间关于其起源说法不一,据考证皮影在宋代就已经非常完善和盛行了。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是中国皮影的重要一支。清代中叶,陕西东路皮影传入陇东,经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和创新,陇东皮影的发展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8.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品种,而甘肃皮影是这座艺术殿堂里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其人物及场面景物在制作中采取的独特造型特色,使得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纯朴而粗犷、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流畅、着色艳丽、通体剔透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人民世代继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凝聚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本文通过对陕西华县对皮影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来探析其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困境,并为华县进一步保护皮影制作工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皮影作为一种流传百年的民俗艺术,目前所处环境并不乐观,特别现在城市人群很少有机会与它接触,青少年更对它感到陌生。然而在皮影这一古老艺术身上,却处处体现着现代动画的雏形——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艺术、剪纸艺术等都是后来发明动画电影的雏形。皮影艺术虽然古老,然而它的制作原理和表演原理都一目了然,非常容易上手。即使刚接触美术不久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教导下很快了解皮影。动画作为一种美术影像形式,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力,普及面广,宣传性强,兼具极受青少年喜爱的时尚元素。一部好的动画片不但青少年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老少兼益。很多中小学生都对动画制作充满好奇,然而是否可以将皮影和动画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通过皮影形式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动画教学呢?这便是本文要解决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