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常,人们很看重食物中的维生素,因为它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空气中也存在一种“维生素”,它就是负氧离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置身于公园、树林、海边、喷泉处,会感到那儿的空气特别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而处于人群拥挤、车辆穿梭、烟囱林立的地方,则会感到空气浑浊沉闷,使人产生烦燥的情绪。原来这是由于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不同的缘故。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空气中的O_2、N_2等分子在紫外线、雷电、暴风雨、激浪、瀑布、人工喷泉等作用下,会引发气体电离,产生负离子(主要是负氧离子),造成空气离子化,从而使空气变得清新、宜人。这一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新鲜与否完全取决于它含氧多少这一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2.
空气湿度与人体健康在夏日雨季,人们会感到空气很闷很压抑;而冬季长时间呆在室温较高的房间里,又会觉得口干舌燥。这两种不同的感觉都是因为空气潮湿和干燥的差异所致。气象上常用相对湿度(即通常说的湿度)表示空气潮湿或干燥的程度。空气湿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3.
在天气预报中,有时会看到一项有关空气负离子的数据。空气负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水平已成为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被誉为“空气维生素”,人吸入一定量的空气负离子,会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某些疾病的症状得到改善。生活在人工空调系统中的人常感到胸闷、恶心、眩晕和精神不振,这种所谓的“空调综合症”与室内缺少空气负离子等因素有关。当我们到郊外、乡村和拥有森林、瀑布的环境里旅游,往往有神清气爽的感觉,而这些地方,特别是有森林、瀑布的地方空气负离子浓度是相对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中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在机械、光、静电、化学或生物能作用下能够发生电离,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这些电子与中性的分子或原子结合,使其带有负电荷,称为负离子或阴离子。研究发现,空气中负离子多为氧离子和水合羟基离子等。这些负离子被吸入人体后,能调节神经中枢的兴奋状态,改善肺的换气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它还对高血压、气喘、流感、失眠和关节炎等许多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人们称负离子为“空气中的维生素”。负离子:“空气维生素”  相似文献   

5.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环境教育是借助教育宣传手段使人们认识、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一些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万新军一种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是指这种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遇到明火就会爆炸。一般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上述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表示。了解和掌握各种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  相似文献   

7.
人造空气     
人造空气潘高峰最近,科学家们把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然后用氦气来代替其中的氮气制造人造空气,以洪探海潜水员呼吸使用。潜水员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用普通空气呼吸,氮气会随着海水中压强的增大,在血液里的溶解度跟着增大,因此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血液里。当潜...  相似文献   

8.
浩瀚的宇宙,绿色的地球和万物之灵的人类,组成了自然界巨大的物质系统。系统内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和变化,在协调或加剧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中的种种矛盾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各具特色的作用。1.可亲可爱的空气负离子空气负离子是空气中带电荷的粒子,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只有负电荷才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和一些细胞的活力。飞溅的水流能产生负电荷,故在瀑布、喷泉、激流、海滨等附近以及雨后的空气中,有较多的负离子。人们吸入这样的空气就会感到精神愉快、周身舒服、疲劳消除等快…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豪华家俱以及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微行机动车正悄悄地进入千家万户。于是家电的维修、蓄电瓶的充电,对于人们已是司空见惯。日常照明,人们不再只追求亮度,更要求色度、方便、适用。空气中的负离子,曾被人们誉为“空气维生素”,若室内放一台负离子发生器调节空气,会使人顿觉心旷神怡。直流稳压电源,对于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更是不可缺少的设备。今把直流稳压器、充电器、定时器、负离子发生器和调光台灯组装为一体,成为家用直流电源组合  相似文献   

10.
碱土金属和氮气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就已经认识到:按体积分数计,空气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由于除非在特别清楚及特别注意的情况下,物质一般都要(会)和空气接触,所以在研究及论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都会涉及到它在空气中的表现,也就是它和空气中的物质的反应情况。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的一个基本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1.
邓绍彬 《广西教育》2004,(7C):50-50
臭氧在稀薄状态下并不臭,相反,稀薄的臭氧还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比如雷雨过后,空气变得十分清新,人们感到呼吸舒畅,周围环绕变得格外清静、明亮,这就是因为在闪电过后,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转变成了臭氧。再比如疗养院大多建在松林里,这是  相似文献   

12.
化学试剂在贮存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质,取决于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内因是试剂本身化学结构所决定的理化性质;外因则是试剂所处的环境条件。要做到合理保管,一要了解试剂结构与性质间关系,二要创造适应试剂贮存的外部环境。环境主要是指贮存的温度、光照和介质。介质一般是指空气和混有的杂质。贮存室里除空气中含有的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以外,还往往含有存放的各种挥发性试剂扩散到空气中的蒸气,常见的有氯化氢、硝酸、硫化氢、二氧化硫、溴、碘、乙烯、甲醛等蒸气;另外还有飘混在空气中的尘埃,其中有无机物也有有机物及各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关心汽车尾气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目前,全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达到5000多万辆。汽车工业100多年来的发展,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已成为许多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科学家发现,在交通干线的两侧,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以上,汽车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增长,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我国也正在步入一个汽车大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汽车约有2000万辆,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北京、上海、广州已达…  相似文献   

14.
1.1海洋生物发光现象 谈起生物的发光,人们马上会想起夏天在野外见到的萤火虫。其实在陆地上只有极少数昆虫、细菌和蘑菇会发光,存于玻璃缸内的蘑菇,要有空气才会发光,抽掉空气就不能发光;但是在海洋里,那就迥然不同了,生存于地中海的发光水母,虽然晒干后不发光,但是洒上水后就可恢复发光。发光细胞内含有萤光素和萤光酶,有了氧气,细胞内的萤光素就受到萤光酶的催化,而变成氧化萤光素,同时释放光子以发光。  相似文献   

15.
放牧心灵     
正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污染着环境的同时,它们是不是也一步步地扼杀了你美好的心灵?那么放牧心灵吧,脱下心灵华丽的外衣,你会发现人间的真善美;抛去人间世俗的贪欲,你会获得生命最初的美好。放牧心灵,以坦然作纯净的空气。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好累,每天想着如何向上爬,每天斤斤计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笛子     
这种笛子的每一个音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说“1”,它可以喷水,“2”可以释放出空气清新剂,“3”可以发出警报,告诉人们哪里出现了险情。比如,当某个地方失火时,“3”就会发出警报,告诉人们某地方失火了。人们赶到失火现场,对着“1”吹,它便会把火浇灭,“2”立刻释放出空气清新剂,空气便清鲜了,火也灭了。小金飞侠:哎,腊肠,我看这种笛子真的很神奇?!不过好像不能当着你的面随便吹。腊肠:为什么?小金飞侠:万一我不小心吹了“1”,你会不会变成落水狗啊?腊肠:哼……多功能笛子$湖南通道县双江完小五年一班@陈舒婕…  相似文献   

17.
谨防家庭中的无形杀手△燃气杀手发现室内有燃气泄漏,千万不要开关电灯等电器,因为电器开关会产生火花,如果室内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正好在临界值上,就会发生爆炸。遇燃气泄漏,先关闭燃气总阀,打开窗户,再查找泄漏原因。△餐具杀手使用不当的高压锅也会爆炸。因此,...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用喷洒空气清新剂的方法来消除空气中的异味、或进行杀菌消毒。从名称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新、净化,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初闻到那股芳香时,确实感到清新,但时间久了,则会头晕、头痛、喉头发痒、眼睛刺痛,甚至产生精神沮丧的幻觉。这其实是空气清新剂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或不良反应。有些专家指出,空气清新剂不但无法改善空气质量,反而会让使用者面临健康受损的风险。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不合格的空气清新剂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有些物质会让人上瘾。日常生活中,要想获得清新的室内空气,最好是靠开窗通…  相似文献   

19.
下雪不冷熔雪冷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滴凝固而形成的,这两个过程都要放出热量.熔雪时,雪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因此,下雪不冷熔雪冷.水缸“穿裙子”,不久雨将至在装着水的水缸下部周围,有时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人们叫水缸“穿裙子.”出现这一现象,有可能夫要下雨.水缸里的水由于蒸发而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缸表面液化成一层小水珠.在空气干燥时,液化成的少量水很快就蒸发掉,缸面上看不到水珠.在空气潮湿时,液化成的水蒸发很慢,在缸面上就会出现小水珠.空气潮…  相似文献   

20.
谢欢 《中学理科》2006,(9):13-16,47
解析:这是考查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冬天气温低,人们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呼出后遇冷而液化为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看上去像是呼出一股“白气”;夏天,气温较高,冰棒剥开包装纸后向空气吸热,使它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类似的比如眼镜起“雾”,打开冰箱门冒“白气”,水烧开后向外喷“白气”,也属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