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 近几年,国内电视界向国外购买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国外节目运作经验,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出彩中国人》等.再就是国内各大卫视之间“相互借鉴”,比如在《极限挑战》和《偶像来了》节目中都出现了“拉飞机”的游戏场景,《超级演说家》和《我是演说家》节目中嘉宾和节目板块雷同.原创节目是目前我国综艺节目需要突破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周丹丹 《新闻窗》2010,(4):54-55
据《南都周刊》4月27日报道,连续6个星期以来,江苏卫视推出的“新派相亲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稳居全国卫视频道收视冠军;而湖南电视台也推出了“用时尚的娱乐方式交友相亲”的节目《我们约会吧》,由此拉开了中国电视收视的新一轮竞争,带来了中国电视的相亲节目热。  相似文献   

3.
电视娱乐节目,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如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在“娱乐至上”的理念指引下,着力打造了诸如“电视歌唱真人秀”“电视综艺娱乐晚会”“电视文化脱口秀”等类别多样且具有品牌号召力的娱乐节目.比如:湖南卫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电视歌唱真人秀《我是歌手》、电视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推出的电视音乐评论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推出的综艺选秀类竞技节目《中国达人秀》等.  相似文献   

4.
吴柳林  王宇 《青年记者》2016,(27):76-77
2015年7月,四川卫视推出了我国首档历史体验型的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节目不仅连创四川卫视收视纪录,线上播放量也逾千万,成为“现象级”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在普通受众中取得良好反响的同时,其带来的文化传承效果和社会意义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纪连海等二十多位历史教师及众多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力赞该节目,《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多次发文报道,对《咱们穿越吧》的制作质量和传播价值表示赞赏和肯定。  相似文献   

5.
剧情设置在《奔跑吧兄弟》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蕾  胡蓓 《青年记者》2015,(8):42-43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由韩版制作团队SBS和浙江卫视全程联合拍摄制作。该节目一经播出,好评如潮。《奔跑吧兄弟》的成功之处在于综艺节目在娱乐化元素的基础上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剧情化的设置。曾有评论称,《奔跑吧兄弟》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进入"剧情化综艺"的3.0时代。综艺节目中的剧情设置1.剧情设置的定义剧情设置本质上是叙事学方法在电  相似文献   

6.
作为省级卫视的领军频道,江苏卫视于2010年将频道定位由“情感”升级为“幸福”,提出了“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品牌口号.通过整台和优化节目内容,相继推出了《非诚勿扰》、《老公看你的》等一系列收视率飘红的综艺节目.在这众多的综艺类节目中,有一个显得异常独特,这就是全新益智答题脱口秀节目《非常了得》.节目于2011年6月8日开播,连续两期拿下省级卫视节目同时段第一,首期收视率更是高达1.44% (GSM39).  相似文献   

7.
江苏佳 《青年记者》2017,(12):77-78
当下,各大视频网站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不可或缺的网络娱乐内容和消费对象.其综艺节目主要来源有二:一为“拿”,即从卫视或海外购买独播权的“拿来主义”,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然而在遭遇广电总局“限娱令”、卫视自主研发独家播放平台(如湖南卫视的芒果TV)以及海外版权的水涨船高,可“拿”的节目不断缩水.二为“借”,即通过用户生产内容营造众声喧哗、全民参与的网络娱乐奇观,尤其是脱口秀节目,如papi酱脱口秀视频、小咖秀等,但囿于网民的专业水平,“借”来的节目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借”也非长久之道.“拿”和“借”都无法保证视频网站科学化、可持续发展,促使各大网站纷纷走上重新探索网络综艺之路.  相似文献   

8.
“相亲”热背景下真人秀节目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4日,《我们约会吧》在湖南卫视开播,随后《非诚勿扰》在江苏卫视开播,不知不觉间,一股“相亲”热在电视荧屏风生水起。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缘来是你》、东方卫视,开播《百里挑一》也加入了相亲交友类节目的“混战”,各大卫视的“相亲”旋风愈刮愈烈。勿庸置疑,我国诸多真人秀节目在收视率和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大大丰富了电视荧屏,受到公众和知识文化界的各种肯定,  相似文献   

9.
2014年第四季度各大卫视新节目频出:湖南卫视推出《一年级》;江苏卫视推出《明星到我家》;深圳卫视推出《极速前进》;四川卫视引进韩国版权节目《两天一夜》。而浙江卫视引进韩国原版节目《Running man》打造的节目《奔跑吧兄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第三期的收视率达到2.18%,微博的话题讨论量达到了13亿,百度指数130多万。《奔跑吧兄弟》的艺术特色1.节目的角色设定。邓超在《奔跑  相似文献   

10.
祝阳  胡悦 《新闻知识》2015,(4):78-79,22
2014年,电视户外真人秀节目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收视热潮,成为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湖南卫视明星亲子户外旅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造收视奇迹以来,江苏卫视推出大型户外真人商战节目《赢在中国碧水蓝天间》,打破财经类节目的收视纪录。由此,各地方卫视纷纷加入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播放,掀起真人秀节目的狂潮,如江苏卫视《明星到我家》、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等。本文将基于电视户  相似文献   

11.
郭子毓 《新闻窗》2010,(5):42-42
电视相亲节目现状 近来一段时间,从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再到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电视相亲节目再度成为荧屏“宠儿”,以马诺为代表的相亲嘉宾们迅速蹿红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新型相亲节日为时下“剩男剩女”与“潮男潮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实施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控措施,激发了各地方卫视创新创优动力.在众多创新节目当中,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脱颖而出.这个请普通百姓展示才艺、讲述故事、追求梦想的综艺节目用淳朴、善良、仁爱、坚强、勇敢、乐观等精神感染了观众,最高一期的收视率达到2.597%,最后一期市场份额8%,获得中宣部、广电总局、浙江省委的高度赞扬,在今年各种电视节目评奖中屡获大奖,成为2012中国电视标杆节目.继《中国梦想秀》大获成功之后,浙江卫视引进全球热播的《the voice》,打造《中国好声音》,此节目被网友誉为“2005年以来最值得期待的音乐盛事”、“耳尖上的中国”.两档创新节目赢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卫视推出的《咱们穿越吧》定位为中国第一档历史体验真人秀,节目于2015年7月26日正式开播,历时3个月,节目收视率从首播排名第十八位到挺进前三,平均收视近1。网络总播放量突破10亿大关,助力四川卫视实现第一次招商一亿元,第一次平均收视近1,第一次连续三次排到全国第二。《咱们穿越吧》引自韩国《时间探险队》,虽是舶来品但获得业界和观众好评。《咱们穿越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欢乐和知识,在5次“穿越之旅”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致远 《视听界》2009,(4):76-78
春晚之后,一系列的魔术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先是江苏卫视的魔术揭秘类节目《我的魔术猜想》和星空卫视的《魔星刘谦》,紧接着,主打娱乐牌的卫视台纷纷出动:湖南卫视重磅推出《金牌魔术团》、安徽卫视打造了《星光魔范生》、东南卫视则为其资深节目《盛洲全民大魔竞》增添了新的元素。央视也和刘谦联手,推出了魔术节目《魔法奇迹》。此外,广州少儿频道制作了一档针对小朋友的魔术节目《翁氏达魔》。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俨然集体进入了“魔术时代”。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12,(5):14-15
事由:今夏电视荧屏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了。没过多久,荧屏上类似的选秀节目差不多同时井喷,而且几乎清一色地打出“寻找好声音”的口号: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云南卫视《完美声音》、深圳卫视(《The Sing Off清唱团》等。有报道称,二线卫视集中“发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増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日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由此也给电视传播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遗憾的是,近年来一些“奔跑吧”“去哪儿”之类的旅游节目跑偏了——热衷于用明星加上“星娃”博取眼球,鸡毛蒜皮的琐芋让节目变得既没有意思,更谈不上意义。旅游节目向何处去?新年伊始,河北卫视推出的《你要去哪儿》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杜悦 《新闻世界》2014,(12):196-197
真人秀节目自2000年出现在中国,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5年,随着《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大受欢迎。“明星真人秀”一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分析《奔跑吧兄弟》受欢迎的原因,进一步思考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岁末,省级卫视为了抢夺收视率而展开激烈交锋,不约而同地瞄上了平民卡拉OK这块蛋糕,各种版本的“K歌”节目不断在电视荧屏上涌现,如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湖北卫视的《大家来唱歌》、贵州卫视的《我为麦克疯》、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等等,“K歌”类节目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情形。“K歌”节目的流行与国内的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笔者以富有代表性的《我爱记歌词》和《挑战麦克风》为例,分析其秘密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相亲之势席卷电视荧屏,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安徽卫视的《周日我最大》、以及河南卫视的《原来就是你》等婚恋交友节目劲爆亮相,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诠释奇观逻辑的相亲世界。"宝马女"、"富二代"、"剩男剩女"、"豪宅女"等流行新词裹挟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涌入时代浪潮之中,多视角展现了中国第二轮电视相亲热潮。  相似文献   

20.
陈红涂曼 《视听》2010,(8):36-37
十多年前,以台湾的《非常男女》、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等为代表的一批节目,在国内曾掀起过一股电视相亲热。2010年荧屏再次刮起相亲风,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深圳娱乐频道的《我可喜欢你》等电视速配节目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