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至今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药物。为了组织动员一切社会资源遏制艾滋病蔓延,联合国明确提出了艾滋病预防与媒体报道之间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艾滋病报道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新闻再现,而是涉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社会责任,稍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人以来,人类与这一严重疾病的抗争已经有30年。尽管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征服艾滋病,但是,通过治疗可以基本控制病情,再加上预防措施的不断改进,人类最终将有可能战胜艾滋病。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过程,只有积跬步才能致千里。2011年,世界艾滋病防治领域所取得的各种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沈亮  徐刚 《兰台世界》2007,(8X):36-37
本文介绍了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这一遏制艾滋病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包括的基本内容,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的方法以及档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熙 《新闻界》2005,(2):135-135,119
为了组织一切社会资源抗击艾滋病,联合国明确提出了艾滋病预防与媒体之间的相互合作问题,指出“我们应同社区一道制定并得到政府最高当局支持的宣传、新闻、教育和传播活动”,充分发挥媒体重要作用,遏制和扭转艾滋病的蔓延。因此,发挥媒体在艾滋病报道中的正面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1月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其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从1988年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起,我国报纸就开始了对艾滋病议题有意识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这一遏制艾滋病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包括的基本内容,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的方法以及档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吕雅琼  杨锐 《今传媒》2012,(4):134-135
自我国在1985年发现首个艾滋病感染病例以来,媒体关于艾滋病的报道也就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媒体成了人们获取关于艾滋病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的流动人口呈现着迅速增长的态势,预防艾滋病也成了政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而媒体在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选取《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在2011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各一个星期关于艾滋病的所有报道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些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出报道的现状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昌蕾  李晶 《青年记者》2013,(2):19-20
目前,艾滋病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公益广告作为促进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手段,在我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告关注度的高低取决于广告的创意水平,本文从广告创意表现的角度,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探析我国艾滋病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我国艾滋病电视公益广告主题以预防艾滋病为主艾滋病电视公益广告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公益广告。不同时期艾滋病病情的发展变化,决定着艾滋病电视公益广告主题的变化。在我国的艾滋病电视公益广告中,以艾滋病防治为主题的广告最多。这类  相似文献   

9.
一周观察     
如果说在十几年前,艾滋病对于人类的还只是一个略显模糊的话题,那么7月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联合国第14届艾滋病国际大会则提醒人们,现今,艾滋病的危害已经成为全体人类无  相似文献   

10.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4,(10):95-95
艾滋病基因疗法取得重大进步 一项临床试验表明,一种基因编码技术对于人类是安全有效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锌指核酸酶瞄准并破坏12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免疫细胞的一种基因,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组织的艾滋病资金陆续撤出中国之际,有必要重新讨论"安全套策略"在中国的性教育和艾滋病预防宣传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艾滋病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人体原本就存在的对付HIV非常有效的武器尽管艾滋病的"元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狡猾多变,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体免疫系统有应对它攻击的一套办法。其实这些本领是与生俱来的,只是现在并没有被完全认识和挖掘出来。随着对艾滋病研究的深入,现在,研究人员已经从基因、免疫细胞和抗体等方面发现了一些人体原本就存在的对付HIV非常有效的武器。2000年,在德国任翻译的美国人蒂莫西·雷·布朗同时患上两种病——白血病和艾滋病。2007年,在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白血病时,竟意外治愈了布朗的艾滋病,  相似文献   

13.
抗AIDS药物     
齐多夫定是第一个上市的抗AIDS药物,也是治疗AIDS的首选药,它属于核苷类HIVRT抑制药。 Fuzeon是在今年3月份刚刚被FDA批准的一种新抗AIDS药物,据称,这种药物能在HIV进入人体细胞之前,就对其起到抑制的作用。据介绍,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新型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早在11月底各种宣传活动就开始在各家媒体上展开,其中最被人关注的是一张贵州某"艾滋女"和她的丈夫手捧结婚证书的照片,与此相关的信息都被炒得沸沸扬扬,从男青年的真情表白到双方父母的态度,还有传言濮存昕做了证婚人等.而<楚天都市报>在第20版上转载了11月28日的<北京青年报>的一段话,标题是<别把‘艾滋女'炒成‘明星'>,文中说:"众多记者顶着寒风,在火车站恭候"艾滋女"到来,那架势几乎比迎接港台娱乐界大牌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有责任通过采集和披露信息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但‘艾滋女'和她的男友并不是公众人物,他们虽‘有幸'作为典型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爱,他们的隐私权仍应得到尊重,如果媒体把他们炒作成家喻户晓的明星,很难说不是对他们的另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15.
芦瑞 《新闻爱好者》2007,(10):28-29
7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美国新闻基金会(NPF)组织的一个与艾滋病宣传有关的全球媒体培训项目,这一项目隶属于NPF的Journalist to Journalist Project(记者对记者计划),因此被称为"J2J Training on HlV/AIDS",我将这个学习班简称为J2J班。  相似文献   

16.
在第17个"国际艾滋病日"的前夕,两名卫 生官员因下属医院管理不善,导致11名病人输血 感染艾滋病,而被提起公诉。他们成为中国首批因 防控艾滋病失职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官员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新知     
找到克艾滋基因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近日发现,人类一种基因能够阻断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从而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几率。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由美国、英国和阿根廷科学家共同确认的这一基因名为CCL3L1,负责控制免疫系统,指挥产生CCR5——作为受体蛋白质,CCR5 是艾滋病病毒进入并感染细胞的门户。研究人员解释说,所有的人都会从父母双方分别继承一个完整的基因副本。这样,人们实际上具有一个基因的多个副本,有的基因副本会发挥作用,有的则不会。 研究人员检查了4300人的血样,这些人中部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8.
今年12月1日是第2 2个世界艾滋病防治日。在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就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时隔8年,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不懈努力,全球2008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约为270万人,比8年前下降了17%。但我国艾滋病流行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并且因传播途径的改变,已发出了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讯号。  相似文献   

19.
贵有所待     
高居于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榜首的,是新华社记者写的《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 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评委们垂青,首先是新闻事实意义非同一般。正如新闻导语所说.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于30日下午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贵有所待     
高居于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榜首的,是新华社记者写的《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 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评委们垂青,首先是新闻事实意义非同一般。正如新闻导语所说.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于30日下午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