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本文所称“三点”是指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弱点,“三点”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精髓,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学习成绩的优劣。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备课、上课、实验教学、作业与检查等教学环节中。“三点”教学虽然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但在备课中  相似文献   

2.
反思是一种手段,它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良好的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的、理性的和自觉的决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本就如何运用“反思”这一手段从课后反思、教学机智、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切入,阐明了“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探究性学习之初,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特别是在现阶段,由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全面革新,因此在引入探究式教学之际,教师必须掌握好学生与课堂间的联系,严格避免一些假探究情况的发生.所以,在融入探究式教学之时,要常常结合“三个落点”的思想加以设计展开.而这三个落点分别是“情境中的启思点“活动中的引领点”“延伸中的拓展点”三个方面.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只有严格落实了这三个落点,才可以让探究式教学发挥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谈反思性教学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总结也称“教学札记”或“教后记”,它是教师总结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地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所作的解剖、分析;二是反省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面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之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我意识能力的体现;三是过程性,一方面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播知识、启迪学生智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教师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精炼、简洁、准确、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能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使学生认真听讲、思维活跃、印象深刻。体育课的教学特点是“精讲多练”,这就要求教师更好地运用语言艺术。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呢?根据笔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为“六种方法”、“三个要诀”、“两点注意”、“一条途径”。现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韦鲜紫 《广西教育》2014,(1):22-22,30
“动感教学”是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欣赏评析,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动感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课例沙龙     
主持人:语文课堂的活力需要教师富有智慧的点拨,而蔡澄清先生倡导的“点拨教学”是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孔老师能否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点拨教学的要义:一、何谓“点”,何谓“拨”?二、何时“点”,何时“拨”?三、如何“点”.如何“拨”?  相似文献   

8.
朱秀华 《小学生》2011,(2):42-43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根据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把数学教学流程看作一条“线”,那么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活动就可以看作一个个“点”。数学教学就是由这样许多个“点”聚变而成,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活动“点”的质量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惟有下“点”上功夫,才能使数学教学更有“优点”或更具“亮点”。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灵活运用“点化”艺术呢?下面笔就结合杨绘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0.
文章,情是基础、依据;教师,情是主体、关键;学生,情是宗旨、目的。“三情”共振,佳境才能迭出,而连结情感线教师需先有激情。披文入情,应注重挖掘教材的情感资源,选准学生的动情点和共振兴奋点。而教学中精心设疑,触及情感,激发“愤”、“悱”情境,优化共振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身段姿态、手势动作、表情眼神及仪表风度、空间距离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言语辅助形式。它对于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诚如马卡连柯所言,不具备这种体态语技能,“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一、语文教学体态语技能的辅助作用虽然教学体态语有时可以单独使用,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同教学口语相配合而发挥作用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教学口语信息的补充、强化剂。体态语同口语的符号系统截然有别,它以视觉代码替代有声语言的听觉代码。就信息接受者而言,…  相似文献   

12.
首先必须明确,课堂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双主”教学理念,既强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肯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保证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语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点拨。“点拨”包括“点”和“拨”两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方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来说,其关键是重新思考教学的意义,确立教学的学术地位,使它拥有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同等的地位。在具体实践中,它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理清“教学学术”的内涵,并研究教学本身,将其应用于实践,以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促使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参考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科书编写,用于帮助和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用书,它是教材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好了教参,会使教师如虎添翼,教学锦上添花;用不好教参,也会产生误导,使教师威信受损。教师怎样使用好教学参考书呢?笔的体验是要在“读、悟、联”三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谈谈教艺力     
陈平  李幂 《现代教学》2006,(12):25-26
“教艺是教师以内化的方式所掌握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和艺术,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价值追求,是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与重组的结果”。教艺是无穷多和无限复杂的,且没有唯一的和终极的目标。教艺力就蕴涵于这“无穷多”和“无限复杂”的教艺之中。这里我无力也无意对此作无穷尽的探讨,仅把我感触较深的“知逆顺”“懂虚实”“辨离合”这三点勾勒出来谈一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需要整体优化。优化着眼于整体,着力在“三点”。这里的“三点”,指的是课堂教学的评价点、课堂教学的施教点、课前准备的着力点。这三点构成了评价、施教、准备一体化的语文教学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马志强 《青海教育》2014,(9):103-103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特别是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类型、教学策略中的一些因素。在此基础上,灵活、综合地加以运用。我校组织三个年级平行班六位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从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我收获颇丰,并总结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教师教学用书是教材组件之一,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和使用教科书,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它一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室编写和出版,与教科书配套发行。以前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等多种名称,人们习惯称之为“教参”。  相似文献   

19.
夏子 《天津教育》2001,(10):44-45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其精美的艺术构思中都不忘“眼”的埋设。同样,作为一门艺术的教学活动,许多教艺娴熟的语文教师在上课中也总不忘巧妙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设下“课眼”。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而“课眼”是一课之窗户,它是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或对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作用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统摄于一体的结构点。循着“课眼”,我们可以窥见教师全篇课文组织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及其教学风格等相关情况。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怎样为课堂教学活…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