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代妮 《编辑学报》2022,(3):244-248
结合曾经出现的典型科技期刊泄密事件,简要分析了科技期刊领域存在保密问题的原因及产生的深刻教训。阐述了新时代科技期刊应该更加重视保密工作的意义,它是国家大安全观、护航经济稳定发展和科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提高办刊人员保密意识、制定可行措施和加强监管引导3 个方面,对科技期刊加强保密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科技期刊失泄密风险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龙 《编辑之友》2012,(8):42-43
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载体,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其安全保密工作不容忽视。在分析科技期刊保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当前科技期刊失泄密的风险,从管理部门强化领导作用、提高作者和编者的保密意识、加强期刊编辑部门安全保密工作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针对科技期刊泄密事件有发生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保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稿约中保密条款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鸥 《编辑学报》2006,18(1):54-55
阐述科技期刊稿约中设置保密条款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广东省科技期刊稿约中保密条款设置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科技编辑普遍对保密工作的重视不够.认为科技编辑应在稿约中按照相关保密法令、法规界定国家秘密及保密范围,强化作者的保密意识,并明确保密措施及方式.  相似文献   

5.
应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保密工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科技保密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科技期刊所报道的内容反映了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与现状,往往易成为别国窃取情报机密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我们与各国的合作和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国际上科技信息窃密之战愈演愈烈。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成为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的现实重要性由于许多科研人员对保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为尽快在期刊上宣传个人的科研成果,在论文中对于成果的创新内容叙述过详而造成了泄密。此外,不少科技期刊编辑…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的定位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科技期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标志,国家科学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科技期刊的定位关系到科技期刊的生存,科技期刊的壮大基于科技期刊的发展。以读者为中心的定位策略是打造精品期刊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航天科技期刊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将成为学术理论的园地、科研生产的媒介、市场经济的桥梁,航天科技期刊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航天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研档案是科学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科研档案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科研档案的保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如何要做好科研档案保密工作成为档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审稿队伍是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质量.注重和加强其发展是维持科技期刊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可靠保证.就此对如何建立和发展审稿队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交流与保密是一对矛盾.科技期刊的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但为了更好地交流,就必须认真遵守保密制度,做好保密工作.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成果是对人类的贡献,其本身并没有什么保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深入发展 ,信息安全保障已经成为数字化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如何让读者既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又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与网络安全 ,就需要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法制、组织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人才培养等多个因素。本文将从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对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信息安全防范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安全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信息安全问题自因特网诞生之日起就相伴而生,并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而日益严重,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对各国信息安全防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信息安全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认为有关信息安全行为的研究是信息系统大学科下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个体用户的信息安全行为、信息技术入侵者的行为、组织政策遵循行为、组织信息安全文化4个方面展开,认为未来应深化独立于组织背景的个体行为研究,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获取真实和多元化的调查样本,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研究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组织构建安全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4.
推荐书目(简称RB)应站在整个国家立场上。RB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揭示信息的充分性、推荐保障机制和制度;图书馆在RB中是核心地位,但实际情况不同,这与馆员的胜任能力、知识水平、图书馆管理制度有关;在推荐内容上可以浅阅读和深阅读、传统纸质与网络同时兼顾,推荐活动绝对不能功利化;经典在现在仍是有价值的,是RB的重点,居核心地位。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过程,需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开展。本文在研究我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基本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档案信息安全自身特点,提出了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宏观流程和微观流程。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探讨其安全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法律内容,识别条文中规定的安全形态,析出具体的安全制度,发现新《档案法》安全理念的具体特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目标导向、协同合作的治理方式、理性辩证的保护手段和统筹兼顾的开放态度。同时,本文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标尺,认为新《档案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应在档案数据安全与跨国企业境外档案安全两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于海燕 《档案学研究》2015,29(3):101-104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整体化发展要求档案安全保障平台建设必须打破部门的限制,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领域的共建共享和联合。为推动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整体,树立整体化风险管理,兼顾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各要素的发展,整合资源,发挥整体和部分的协同作用,建立起系统、高效的档案安全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只有完善云计算共享服务的安全性问题,才能有 效促进其发展进程。首先对云计算共享服务模式和目前存在的云服务安全风险架构进行分析;然后对云服务面临的新的 或传统风险中被忽略而在云计算中被放大的安全风险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e current executive order on security classification seeks to establish criteria and standards for classifying information, to set standards on the release of information,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withholding national security information requested under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This tripartite effort is a fundamental mistake and one which has hindered efforts to reduce secrec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what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s should be in each situation and suggests how these objectives might be accomplished, but recommends that the executive order on security classification be limited to its origin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针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情报保障体系进行研究,为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并为国内科学中心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首先简要概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情报需求的特点以及情报保障体系的特点,并分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情报保障的作用,指出情报保障体系建设的三个面向,最后研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情报保障核心体系建设和运行模式。[结果/结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情报保障体系应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保障内容、涉及范围更广更全面。情报保障体系框架是由多主体协同建设,为国家科学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以及各圈层服务。情报保障体系要着重于情报平台、情报人才队伍、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情报管理制度建设。情报保障体系的运行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与内部情报平台以及外部情报合作相互联系、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情报资源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从而为创新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