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说明"基站"式森林生态旅游模式的概念及特点,并提出开发"基站"式森林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对开发"基站"式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前景进行了展望。这一旅游模式将有利于加速林业森林旅游资源优势能力的转化,拓展新的投资渠道,增强林业森林旅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林业旅游事业的发展将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 ,旅游业之所以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云南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提供了云南各民族衣食来源外 ,造就了他们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中 ,森林孕育着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形成 ,森林推动着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故本文在探讨森林与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关系 ,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 ,也是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森林旅游蓬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对旅游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背景之下,广西上思县森林旅游的开发与经营管理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才能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形成竞争力。在分析了上思县森林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以及开发的局限性基础之上,提出从全国性与区域性的角度,打造全国性旅游精品系列和区域性旅游产品系列两个层次的森林旅游产品体系;挖掘与利用当地的森林景观、动植物、明史、民俗等资源,开发养生休闲度假型、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体验型、户外探险型、原始森林休闲观光体验型与森林节庆型五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构建以教育体系、发展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防治体系、保障体系六项内容为主的环境保护体系;在旅游业生态化、低碳化管理中应用生态与低碳技术、推动农、药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培育旅游者与社区居民低碳理念。  相似文献   

4.
鱼岗  李正刚  吕尤 《华章》2007,(1):15-16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在肯定其森林旅游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指出了目前它的发展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根据黑龙江省森林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旨在为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温州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内在品质的透视,分析了区域传统文化特别是"重商文化"对温州旅游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提出温州旅游文化形象的基本定位是商业文化与景观文化相结合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牡丹江森林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牡丹江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原则,最后提出了推出系列化森林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森林旅游的保健功能、提高牡丹江森林旅游的知名度等牡丹江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本文通过探索加大牡丹江森林旅游的开发,以解决旅游淡季(春、秋季)过淡问题,实现客源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森林旅游的迅猛发展和亚健康问题的日趋严重,森林旅游对亚健康状况的改善效益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亚健康状况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森林保健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森林旅游对亚健康状况促进效益评价等国内关于森林旅游对人体亚健康状况的促进研究进行述评,并展望未来森林旅游健康效益研究走向.  相似文献   

8.
泾水与文化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水是一条文化河,伴随着泾水衍生的文化和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已显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感悟,足以吸引游人。本文通过泾水魂,水与龙文化,泾水之源与《泾水真源纪》,西峡荷花,凉殿峡,二龙河与森林旅游等景观,多方面论述和展示了开发泾水旅游的丰富资源和独肯特色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宗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已逐渐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以嵩山宗教文化资源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嵩山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嵩山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其中文化价值、体验价值和观赏价值对评价结果贡献最大,而旅游商品和环境保护贡献最小。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嵩山旅游区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南阳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玉文化尤其是独山玉文化独具特色,南阳开发玉文化专项旅游意义重大。通过对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评价,提出南阳玉文化旅游开发构想并指出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旅游文化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创新包括旅游主体文化创新、旅游客体文化创新和旅游介体文化创新。旅游主体文化创新的实质是人的创新,旅游客体文化创新的核心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旅游介体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建立现代旅游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重大意义。文章从红色旅游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比较系统的阐释了加强红色旅游文化建设对于包括红色旅游在内的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田丹 《教育文化论坛》2013,(6):109-111,119
在旅游修辞话语中,“信奉”是并列于“事实”的两大劝说出发点之一,是有效说服受众的主要基石.面对西方游客,他们自身的旅游自然景观风景审美文化影响着他们对自然景观的取舍.本文通过分析西方游客自然景观审美文化中的“崇高”、“优美”和“如画”三个概念,把握住了西方游客对自然景观的审美采取一种超功利的“信奉”,理解了西方旅游文化如何影响西方游客对贵州旅游自然景观产品进行选择,以期实现外语和旅游方向相关人才教育和培训的价值,思索贵州自然景观文本修辞与文体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对森林游憩价值和功能认识不足,忽视对森林游憩价值的利用以及林业产业发展中一、二、三产业比重严重失调等问题,难以使森林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因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深化改革与创新,加快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并不仅仅是游客时空的“位移”,而是一种“文化化”的过程,文化价值取向的选择是旅游潜在动因。追寻生命本体的“诗意”存在、探询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神秘、体验艺术文化雄奇魅力、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等是游客潜在的文化价值取向。素有“南都”、“帝乡”之称的南阳,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区,为游客实现“文化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旅游景点设施和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两方面论述了旅游文化的审美特性及其审美作用。同时指出当前部分旅游业中还存在着与审美相背离的丑恶现象 ,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提出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阐释湖北省隐性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赋存条件,结合湖北省目前三国旅游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索性提出解决隐性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五条途径,以期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三国旅游产品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显著,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开封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进程中,做大做精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龙头,做精、做亮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做活、做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全、做特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创意,做优、做奇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咸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作为旅游业核心要素的专门人才培养却出现了滞后。该文结合咸宁本土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的良好因素,对咸宁旅游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及需求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试论旅游文化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翻译是传播旅游文化的重要途径,旅游文化的差异又影响着旅游资料的翻译,从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价值观等方面都会对旅游翻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