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对36例老年人练习太极气功5周前后肺通气功能的11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老年人进行太极气功锻炼对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并对自我身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经实践证明太极气功是非常适合老年人强身健体、治病防病的养生保健项目,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 保健气功是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近十余年引进到学校体育领域,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一、保健气功具有德育功能 各类气功都以修德为本。“修德”包括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和遵从社会约束两大方面。学校开展保健气功活动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有明显的一致性和相容性。实践证明,学生练功后自控能力增强,行为文明,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宽松和睦。 二、保健气功具有开慧益智、挖  相似文献   

3.
选取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长期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133名老年人作为健身气功组,选取南京市栖霞区、玄武区、鼓楼区18所老年公寓无健身气功锻炼经历,偶有少量体育锻炼的108名老年人为普通组,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进行测查。结果:健身气功组老年人的智力总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组老年人,达到非常显著差异水平;人口学变量对健身气功组老年人智力总得分影响不显著;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年限对老年人智力变化影响不显著,但每周锻炼量对老年人智力变化影响非常显著,总体表现出锻炼年限越久、每周锻炼量越大的老年人智力得分越高的特点;在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形式上,不同锻炼形式对老年人智力得分变化存在显著影响。结论:老年人长期有规律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可能延缓其智力衰退速度,其效果量受锻炼量和锻炼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气功八段锦健身效果的文献进行整理,旨在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传统的保健方法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研究认为,老年人可以通过练习八段锦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调整心理状态,延缓衰老。促进老年人的全面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健身气功锻炼的133名老年人作为健身气功组,南京市栖霞区、玄武区、鼓楼区18所老年公寓及社区部分老年人108名作为普通组,采用简式POMS问卷,测查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心境的影响。结果: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能有效改善心境状态,且效果量受锻炼年限、锻炼频率、每次持续时间和锻炼形式影响。结论:长期有规律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心境状态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东宇  关吉臣 《精武》2013,(19):130-13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健身气功进行分析得出:健身气功有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止器官功能下降、增强心血管功能和提高身体各关节组织能力等显著功效。并对老年人产生身体疾病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老年人因为身体表老,各器官功能下降,易出现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肩周炎、慢性腰腿痛等身体丧病。最后结合老年人体质下降因素,将健身气功与老年人健康结合,达到提高老年人身体机能,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功效,并宣扬推广健身气功。  相似文献   

7.
气功热要达到一定热潮,就需要一些直观的现象——气功表演。由于过去人们见到的气功多是硬气功,在人们心中,气功是开砖劈石,是腹上剁筷之类的东西;很多人见到的是老年人练功祛病,对气功的理解又仅限于治疗而已;在众人的心目中,气功始终  相似文献   

8.
(一)应该把哪些保健和医疗手段纳入“气功”之内? 目前,一些古代气功史研究者,把古代的保健操、医疗体操、舞蹈、拳术、按摩、调整呼吸、守静、以意领内气运行等,通通纳入气功史领域内。说到气功古籍,也把古代有关保健的书都通通列上。讲现代气功的某些人,也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以重庆九龙坡区部分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练习者为练功组,以部分没有或未经常参加任何锻炼的老年人为对照组,从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四个维度研究3个月以上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练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躯体健康风险、精神健康(抑郁)、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练功组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性未达显著水平.研究结论认为:3个月以上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锻炼能够增进老年人群的躯体健康,改善老年人群抑郁状况,增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气功在我国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是祖国医学、保健、长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易筋经·膜论》则是祖国气功学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不仅要做到生理功能的恢复,更要追求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之适应社会发展,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个案调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及认知功能特点进行了概述;从社会交往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保健的作用着手,重点对社会学干预老年保健的应用措施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社会交往活动类锻炼可以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既可解决疾病所需的促进体质改善的保健作用,又能提高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率,以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老年人孤独感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周健身气功干预对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为老年人体质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131名老年人进行12周健身气功干预。结果与干预试验前相比,12周健身气功干预后:1)老年人身体形态未有明显变化(p>0.05),但体成分变化显著(p<0.01);2)老年人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明显(p<0.01),安静心率下降显著(p<0.01),肺活量明显增加(p<0.01);3)老年人坐位体前屈显著提高(p<0.01),握力增加不明显(p>0.05),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提高显著(p<0.05),脚动反应时时间缩短显著(p<0.01)。结论 12周健身气功干预对老年人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柔韧、平衡和反应能力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身气功·五禽戏在高校的开展,以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为抓手,不断优化高校健身气功·五禽戏课程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善高校健身气功·五禽戏学练的氛围,是促进高校健身气功·五禽戏开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的规划和要求,认为有必要对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此调查了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现状,进而总结出其存在的不足: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与年龄分布不协调、文化程度偏低、职业分布不均衡和地点分布不平衡.并提出了平衡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与年龄的分布;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加强在不同职业中的发展力度;调整地点分布的措施,对促进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和健身气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为例,探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运用SPSS软件分析老年人运动频率与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关系,以及习练太极拳、健身气功年限与转阴天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周5次以上运动频率与感染新冠病毒呈现显著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习练太极拳年限、习练健身气功年限与感染病毒后转阴天数呈现显著负相关性。研究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同老年人的良医,可以显著缩短病程,降低转阴天数,提高抗病毒的能力和康复能力,有效增强老年人对于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太极拳、健身气功及瑜伽这3大传统健身功法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论: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尤其以太极拳针对动态性平衡,而瑜伽针对静态性平衡的效果更为明显。建议:继续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之类的传统健身功法项目。同时,建立适合每位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运动处方,并且酌情选择一至两项其它适宜的运动作为辅助项目来提高老年人的力量及协调性,以促进平衡能力的维持和改善。  相似文献   

17.
卢丽 《体育世界》2013,(12):73-75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武术、气功、及保健养生的内容及分类,说明发展民族体育是增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毛晓荣  王填  唐勇 《体育世界》2013,(11):53-5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一级以上的人数较少,指导年限较短;技术等级较低的指导员年龄偏大,人员流失较大;健身气功站点少、分布不均匀。提出建立健全各级健身气功管理机构中心,加强健身气功协会及站点的制度建设,设立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专职岗位,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气功是产生于古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保健体育活动。在气功的长期发展演进过程中,中国本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曾经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气功主要是作为道教特有的宗教修练术而存在发展的。道教气功体系是中国气功发展的一支主流,对现代气功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一定价值和影响。本篇拟就中国古代道教气功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正式注册的健身气功站点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健身气功站点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和问题。结果表明:福建省健身气功站点活动常态化,活动内容健康向上,管理有序,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纵深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普及推广工作进一步向县一级延伸和倾斜,加强三级健身气功专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