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宪章》:又称《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通常指都铎王朝时期,即1485-1603)宪法性文件之一。13世纪初英王约翰因违反习惯法,被迫在贵族事先拟好的《大宪章》上签字画押。规定了任何赋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收,  相似文献   

2.
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从《大宪章》、英国议会到《权利法案》《大宪章》:又称《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通常指都铎王朝时期,即1485-1603)宪法性文件之一。13世纪初英王约翰因违反习惯法,被迫在贵族事先拟好的《大宪章》上签字画押。规定了任何赋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收,该文献成为议会拥有征税权的法律依据。其实质精神是贵族、骑士和市民各阶级联合政治行动,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法的约束之下。它虽然规定的仅是封建阶  相似文献   

3.
安茹王权的扩张和征战引起英国贵族的强烈不满,他们在1215年发起大规模权利斗争,制定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份宪法性文件——《大宪章》,有力地制约了安茹王权。《大宪章》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主体权利的规定,对议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受原始的军事民主制传统、封君封臣契约关系、基督教神权政治的影响,加上约翰王的横征暴敛,《大宪章》在1215年产生。《大宪章》保护了教俗贵族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规定了公正的法庭审判原则,保护了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自由。它还具体规定了城市特权、商人通商权利、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大宪章》为"王在法下""王在议会"商人和商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同王权斗争的法律武器,为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动力。  相似文献   

5.
从亨利一世时期《加冕宪章》对于"王在法下"理念的初步确立,到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制定,直至1628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请愿书》,中世纪的英国在宪法体制方面不懈探索,不断赋予英国的宪法政治以划时代的内涵。尤其是《自由大宪章》,作为英国宪政民主发展的产物,它以诸多禁止性条款的形式,从人身、财产、司法和政治等角度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和对臣民权利的许诺,对后世的民主思想和宪法制定均具有历史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学术界对《大宪章》的研究颇为单薄,可在现今我们却仍旧能够在世界各地看到“大宪章”的身影。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其影响不仅限于历史上的英格兰,更广泛影响世界各地。著名英国历史学家丹·琼斯将《大宪章》这一枯燥乏味的文本赋予鲜活的生命,生花巧笔地带我们有效厘清了其演变过程,重新审视了这一份特许状空前绝后的地位。本书主要研究1215年《大宪章》的故事,包括《大宪章》的诞生背景、演变过程以及深远的影响。《大宪章》作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在外有法国大兵压境、内有贵族叛乱的极端不利情境下,约翰王被迫与贵族妥协,签署了《大宪章》。然莎士比亚在其创作的《约翰王》中对此只字不提,却对英格兰与法国、罗马教会、贵族的错综复杂矛盾冲突倾注了浓重的笔墨。本文认为,莎士比亚所处时代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呼唤强有力的王权。同时,伊丽莎白一世成功的内政外交策略,让英格兰民众遗忘了限制王权的《大宪章》,剧中《大宪章》的缺失正与此遥相呼应,迎合了英格兰强有力王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文献,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其性质却是中外史家争论的问题,特别是英国的资产阶级史学家一直认为它是“我们英国第一部的成文法,也成为真正关系到英国自由的奠基石”.①而苏联的法学家则认为“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最反动的文献之一.”这两种说法都不免各执一端,言过其实.我们在分析《自由大宪章》的性质时,不但要充分肯定它的进步性,同时也不能回避其中某些条文的反动性,这样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来.本文试图从十三世纪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阶级斗争的总趋势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化,论述《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君主制向封建等级君制过渡中的产物,并从它的产生经过与主要内容分析其性质.  相似文献   

9.
早在1215年,英国就订立出了事实上的宪法——英国大宪章。大宪章限制国王的绝对权力,要求皇室放弃部分权力、尊重司法过程、接受王权受法律限制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一) 议会制的起源与发展英国的议会制历史悠久,它最早起源于1265年的“西门国会”。早在1215年,“无地王”约翰(1199—1216年)被迫签署的“大宪章”规定,非经王国“大议会”(areat Council,国家最高咨议机构,由僧俗贵族组成,后来演变为枢密院和议会的上院)同意,国王不得向封建领主征收额外的税金。这是英国历史上以文书形式限制王权的第一个文件,也是英国宪法的第一个文件。1258年,亨利三世(1216—1272年)为替其子攻取西西里王国,要求大议会供给所需的战争经费。这一额外索需激起诸侯的强烈反对,他们不仅拒绝出钱,而且武装冲入王宫,逼迫国王驱逐幸臣,实行改革。亨利无  相似文献   

11.
英国议会和法国三级会议是两个相近的历史概念,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对两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呢?随着城市的重新兴起,市民阶级形成,他们提出了财产安全的要求。12世纪的英国国王为打击封建地方势力及同罗马教皇争夺统治权,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仗就要用钱,而钱则来自于对贵族和市民的征税。国王漫无止境地征税引起各阶层的不满,于是,贵族、诸侯、骑士、市民联合起来,强迫国王签署“自由大宪章”,保护贵族、骑士、市民、自由民的利益。1265年英国正式召开议会,不仅贵族僧侣参加,而且从每个郡邀请两名骑士、…  相似文献   

12.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是近现代宪政的重要要素,而其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用语最早见于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以宪政史为基点,梳理《自由大宪章》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自由大宪章》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在英美两国宪政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8,(A4):147-14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不能等同于近代的宪政文献,中世纪形成的议会仅是王室的附属物。因此,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并非萌芽于中世纪。我们既要尊重历史的渐变与突变、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联系,又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在世界史常识方面尚存在不少盲区,如何解读英王的名称即为其中之一,焦国标先生的《英王的名称》①一文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常识普及作用。焦文最后称:“本人也是在最近读了《英国国王列传》一书后,才约略得其原委。该书并未直接提出和回答这个问题。”确实如此。不过有两个问题拙著《英国国王列传》②未曾涉及,焦文的解释也与史实相去甚远,特撰此短文予以说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其一,焦文称,因为“英国国王上面也有‘皇帝’。谁?上帝,或上帝的代理人罗马教皇”,所以英国君主称“王”,而不称“帝”。此说大可商榷。确实…  相似文献   

15.
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英国议会 ,虽然是一个代表封建主利益的机关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 ,对近代英国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英国的议会产生于十三世纪 ,议会的前身是“大会议”。大会议本来是英王的辅助和咨询机构 ,由国王指派的封建领主、宫廷大臣及僧侣组成。开会时由国王担任主席 ,它辅助国王决定政策 ,制定或修改法律 ,审理诉讼案件。大会议每年召开三次。后来 ,随着国家支出的不断增加 ,国王常利用大会议筹措钱款 ,分摊捐税。约翰王统治时期 ,大会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约翰为了扩大筹款的对象 ,在 1 2 1 3年召开了大会议 ,除了贵族…  相似文献   

16.
新贵族是在16世纪早期亨利八世国王进行宗教改革时开始形成的。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将教会的管理权从罗马教皇手中夺到英国国王手中,建立起英国国教,同时没收天主教会的全部地产,并将其中的大部分予以出售。购买教产的主要是商人、官吏、富有的自由农民以及大部分地主。这些人买到土地后几乎立即进行圈地,变为新贵族。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旧贵族仍采用封建生产方式,将土地出租,收取货币地租;新贵族则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牧场,雇用农业工人种植粮食,放牧羊群,获取高额利润。新贵族又与资产阶级不同,他们是…  相似文献   

17.
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在1259年底到1260年春有5个月呆在法国。亨利即位时,从1258年开始有一场持续约十年的内乱,整个过程常被看作是英格兰国会形成的重要环节。1258年6月之后,国王丧失对政府的控制。夺权贵族透过原有的行政机制中的政务委员会,掌握政权,似乎有意掌权到亨利去世为止。国王在新政权下的角色,在1259年底开始的5个月才能明显看出,因为此时贵族无法直接控制国王本人,而国王无法任意支配政府。从国王与掌权贵族的互动,可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可以通过阅读史学专著,合理拓展课程资源,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教学,可以通过对《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比较,探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渊源;在明晰议会、国王和政府关系的过程中,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作规律;通过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探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涂晴 《海外英语》2012,(3):283-284
简·奥斯汀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及同名电影、描述简·奥斯汀生平传记的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以及映射出英国贵族宫廷生活的电影《公爵夫人》中出现的乡村舞会场景往往体现出英国人民热情奔放,崇尚自由的生活态度。乡村舞舞蹈不仅只是英格兰人民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更体现了英国绅士风度、淑女风范和尊崇礼仪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材料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具体知识点——《大宪章》、《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明晰英国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主线:由无限王权到有限王权——由国王主权到议会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