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舍伍德·安德森是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的美国作家之一,这一切在短篇小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都有所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安德森被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指向标,是美国现代派作家的先驱。他的创作对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舍伍德·安德森是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特殊地位的重要作家 ,其著名小说《林中之死》是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等角度探讨其精湛的叙事策略、独特的文体风格以及小说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3.
张玉婷 《文教资料》2009,(10):30-31
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镇畸人》被誉为美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作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安德森的创作风格暗合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将笔触深入到小镇居民的“畸形”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面对工业文明冲击下,“畸人们”渴求爱与理解的画面。本文将重点讨论小说中三位饱受爱的失落的女性形象.揭示她们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相似文献   

4.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林中之死》被誉为美国最佳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林中之死》中安德森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的使用,给小说简单的情节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论文从人与物的象征、情节的象征、颜色的象征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出安德森对社会和外部环境、人性本身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方凡  李淑敏 《文教资料》2005,(29):141-143
作为美国当代元小说的杰出代表,威廉·加斯以其在元小说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在后现代派文坛独树一帜.作为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余华也和加斯一样,坚持小说自成一体.小说家需要写作技巧来表现小说中的虚构世界.他们都强调小说的虚构性、玩弄文字游戏、对历史或现实的情节进行戏仿.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对比分析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即余华的<鲜血梅花>和加斯的<在中部地区的深处>,以探讨中美元小说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不朽名作,这部小说的人物刻画非常传神.本文以黛西为例,从声音的角度来分析作者描绘人物形象的高超技巧.  相似文献   

7.
小说<蝇王>是英国现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作家通过一个简单的儿童孤岛历险故事阐明了关于人性邪恶、社会邪恶的主题思想.一曲人类的悲歌意在唤醒人们自觉的意识.戈尔丁祈盼人类从绝望中寻找希望,重铸辉煌.  相似文献   

8.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Anderson),美国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上,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作品语言明白如话,简洁有力;在语言技巧方面,颇受同时代的女作家格特鲁特.斯泰因的影响,通过语言的重复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他的代表作《俄亥俄州的温斯堡》(又名《小城畸人》)(Winesbury,Ohio)使他蜚声文坛。《小城畸人》是美国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作品,它由25个短篇组成,《双手》是其中一篇。舍伍德.安德森的创作特点影响了后来的作家诸如海明威、福克纳、沃尔夫和斯坦贝克等。  相似文献   

9.
尤多拉·韦尔蒂是美国20世纪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金苹果>一集的七篇故事采用了不同的聚焦方式,根据聚焦人物的年龄和性别,七篇故事可以分为四类女性视角、儿童视角、男性视角、全知视角.从这四个方面对<金苹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小说集中多变的叙事视点,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对女性命运的不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爱情婚姻观念是社会解放和人性解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作家观察社会和人的重要视角.通过联系比较<旅行>和<爱,是不能忘记的>,探讨现代女性婚恋小说的思想内涵、精神特质及叙事特点,引发对当前商品经济建立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共党史渐成人文社科学界颇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就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而言,当前在若干研究领域内专门知识的生成与知识体系的系统化专门化均已取得了不小进步。不过,在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与研究对象的细化和基层化等方面,该学科尚有待加强与突破。迄今为止,党史上的一些重大课题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并逐步呈现饱和化趋势。但基于翔实生动的地域性史料基础而展开的中共地方史研究,仍尚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可以对中共党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作出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