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导语中——创设情境设疑启发 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具有特别的好奇心,设疑导入能诱发他们的天赋和灵性,从而形成探究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沿海版第十二册《奇异的琥珀》时,我注意利用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游戏与教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们追求的是在教育的情景下游戏与教学的相通,即教学的游戏化。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游戏化实践中我们如何实现教育目标呢? 按游戏的本意,游戏是应该没有外显目标的,但却有内隐目标,而教学是有着鲜明的外显目标,所以当我们谋求教学游戏化时,外显目标是应该隐蔽起来的,即目标对幼儿来说是隐含的,对老师来说是明确的。这种提法说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是要多斟酌思量的。在  相似文献   

3.
<正>好作文讲究立意,其实好教学也有立意之说。作文立意重在确立中心和意图,而教学立意重在内容选择与目标确定。所谓教学立意,是指教师根据课标,结合学情,在对教材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所确定的课堂教学主题,它统摄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堂评价的实施,是贯穿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立意在先,课堂教学往往是零散的。那么,怎么进行教学立意呢?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立意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备好课,写好教学计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工作,上课就要根据写好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认真讲完,把自己准备的材料全部抛给学生,否则,就是没有完成教学计划,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通常,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达到了教学目标也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初一册 第五单元《论语》十则[创新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认读字词 ;2 理解各则语录 ;3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二、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 ,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三、创新意图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 :认读课文。 (1 5分钟左右 )1 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 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 听读课文 ,注意校正读音 ,体会语调。4 分“则”朗读课文 ,每读一则 ,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5 分学习小组 ,读课文 ,说注释 ,说译文。6 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第二个教学板块 :析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陆万荣 《考试周刊》2014,(25):135-136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脱离学生实际。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七单元第一课《规则的演变》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为学习者设计教学",遵循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特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乌塔》一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在旅途中邂逅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以及与她交往的经过。乌塔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独自一人游览欧洲,这对中国的同龄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走近乌塔,了解异国小朋友的生存状态,将有益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以及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自主挖掘乌塔的闪光点,成为本课教学的立足点;向乌塔看齐,树立自主精神,成为本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朱丽华 《云南教育》2003,(34):39-39
教材说明:《画大山》一课是“九义”六年制小学美术教材(试用本)第三册中的“乡土教材”。作业要求学生看看家乡的山是什么样的,画一幅有大山的风景画。我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了以传授美术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与动手实践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美术课中绘画创作的乐趣,亲自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团结协作的力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美化环境的意识。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山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3.…  相似文献   

9.
李倩  刘岭南 《云南教育》2004,(26):44-44
《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教学要求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李倩老师教学该课,注重让学生读中感悟,重视三维目标的导向,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开学了,你为你的本学期教学工作制定好目标了吗?如果没有,你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将走向哪里呢?你是否认为按教材一篇又一篇课文教下去。教完了选用的课文,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了呢?你是否拿到一篇课文,眼里就只有这一篇课文了,只想着如何寻找一个最佳教学切入点,既能突出课文的重点,又能解决难点,并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可是你想过“为什么而教”吗?你教学的终点在哪儿?你可能真的不知道,因为你没有为本阶段的教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形式及手段:教学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亲身实践中感悟自立人生的意义。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自强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3.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掌握自立的方法,逐步培养自立的能力。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2多实践,多锻炼。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调查法、讨论法、表演法、设置情景法;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2.
赵娟 《四川教育》2006,(5):33-33
编辑视点:结课是教学活动的终结阶段,着力点是"结",即"完成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总结性活动,决定着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的最后达成,并引起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目标和非目标指向。结课是与开课相对应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梳理、巩固的功能,在一堂课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结课,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提出问题,引发新趣;或留下悬念,让人遐思;或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或音乐诗歌,再掀高潮……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致力于对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特别是结课形式的美化进行探究。我们旗帜鲜明地倡导具有美学意义的结课形式,提倡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声、色、线条、动画效果以及教师特长发挥,增强结课的美,但要注意摈除实践中的弊端,如结课偏离目标指向、忽略对已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巩固、为求新奇不计教学成本、缺乏人文关怀、只有教师的表演而无学生的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尽量能背诵第四节。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作文教学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培养作家的目标,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谨慎地提到高中生应“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简单点说,中学作文教学的一般目标就是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别人看得懂,较高目标是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别人愿意看。怎样才能“达标”呢?显然应该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角度进行有计划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利息》教学目标:1、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懂得用公式计算利息的方法。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使学生了解储蓄的含义,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公式计算利息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及课件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任务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图示:教学重点:手臂的传动和身体的波浪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街舞的随意性和节奏感是教学难点。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街舞的认识,学习街舞的基本动作——手臂和身体的波浪。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街舞的基本动作,通过教师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见图表)四、教学设计评价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评如下:1、成功之处:教学设计带来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教学策略设计比较合理。2、改进之处:学生的舞蹈意识比较差,今后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9课)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水是会变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变化形成的。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2.布置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直观感受,激趣导入教师拿出变形金刚玩具,问:“这个玩具怎么玩?谁愿意来玩给大家看?”点名演示。引导学生说出它可以变。“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也会变的朋友。”板书:“我是什么”。读题。二、自主朗读,认识生字1.出示“我会读”图标,自由读课文,借助…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第六册《基础训练7》其教学重点是读懂自然段。教学难点是学写日记,2课时完成(不包括作文)。第一课时可完成“字·词·句”部分。其中隔音符号的复习和扩句练习为教学重点,体会动词的作用是教学难点。第一课时进行听话·说话和阅读的教学。教学重、难点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基础训练的教学模式是读题明意,以教示法,加强练习,形成能力。第一题复习隔音符号,学生明确要求后回忆什么是隔音符号,教师出示对比练习题(即其中的一种是没有隔音符号的),让学生在读中辨析,从而明确隔音符号的特点、书写方法和应用。学生总…  相似文献   

19.
<正> 1 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有关的表述是“说明光合作用,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其中属于了解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理解并达到应用层次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基本知识,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建构人格、提升精神、丰富情感、学习生活的一种资源: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自我对话、与生活对话的一个过程,看作是一个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探究、体验、感悟、发现的过程,基于以上的认识,在确立《快手刘》(苏教版第九册)一文的教学目标时,我把目标定位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快手刘”变戏法之快。同时凭借教材,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