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兴人文地理学的旗手——李旭旦》一书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随园大家"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任院长沙润等撰写. 全书以传主李旭旦这个人物成长的时间为顺序,空间活动为背景,概括了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的人生成长路径和学术成长过程以及学术成就,真实地反映了先生在成长历程中所结交的老师、同学、朋友、学生之间的情谊,其中有胡焕庸、张其昀、李四光、华罗庚、任美锷、吴传钧等,他们对李旭旦先生的学术成长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描写了先生一生所经历的时代、风风雨雨,以及先生凭着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并战胜自己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对影响人文社科领域引进人才绩效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助于考察引进人才在聘期内的学术能力成长效能,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方法/过程]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高校A引进人文社科领域创新人才为数据样本,从人才引进时人员的基本情况、学术产出、科研资金投入、学术影响力和合作关系等方面构建影响该类人员引进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人文社科领域人才引进效能受到人员引进前基本情况的影响,其学术产出、科研投入、合作情况和影响力逐层对其成长效能产生有效影响,其中以关键作者身份发文数量、依托引进单位发文数量、专著数量、获得该单位资助科研金额、引进前合作学者数量和CSSCI被引次数等变量呈现较好的评价效果。人文社科引进人才的常用指标在回归分析时出现了相互影响,需要对同一数据类型中自相关较高或共线性较高的因素进行选择。多方面考察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方能有效地揭示引进人才的成长效能。  相似文献   

3.
优秀学术编辑须具备深厚的编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笔者根据编辑结合编辑出版研究(简称"编研结合")的博士后及指导工作经历,体会到编研结合是学术编辑成长的有效途径。介绍近2年来的编辑工作及研究情况、研究工作重点,总结了编研结合工作的收获、体会及思考。作为一名新入门的编辑,快速、系统地掌握编辑知识是成长的关键,而编辑出版研究与编辑工作相辅相成,对保证期刊质量及编辑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编研结合及指导工作经历说明,通过自身努力,编辑兼研究工作对编辑成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昊 《图书馆杂志》2023,(9):I0016-I0018
《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是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先生为少年读者创作的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梁晓声用纪实的方式,细腻的笔端,朴素真挚的文字讲述了从儿童到少年这段时期“成长的烦恼”,字里行间传递着人世间相以沫的温情,撼动着人心。  相似文献   

5.
在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2018)的数字学术与人文研究分会场举行了一场"互动与争鸣"为主题的讨论,就数字人文的方法与工具、数字人文的定义与意义、如何吸引传统人文学者接受数字人文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对目前数字人文技术进行了全景扫描,为数字人文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它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以文化养人,以文化造人。集教育、学术、文化功能于一身的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它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国内外研究者鲜少以"成长小说"为切入点对《儿子与情人》进行研究。"成长小说"是小说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类,从"成长小说"角度品渎《儿子与情人》甚有必要。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文学特征和主题出发分析小说文本,以期对小说作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7月11日下午,应中国国家图书馆、宁夏图书馆联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先生在宁夏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的"塞上人文论坛"作了题为《明十七帝》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宁夏图书馆馆长丁力主持。  相似文献   

9.
渴盼汉语学术的崛起——刘东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春天,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哈佛燕京学社资助,刘东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辑刊,甫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普遍的关注和好评。在《中国学术》的稿约中,陈述了提升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学术成就的宗旨。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学术》的编刊思想及辑刊目前的情况。本刊特约记者张戟采访了主编刘东先生。  相似文献   

10.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从1995年1月1日到2013年元旦,18个寒来暑往,6500多个日日夜夜……齐鲁台一路走来,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和快乐,历练着成年的责任与担当,迎来了自己"十八岁,成人礼"的品牌绽放。18岁,恰少年,风华正茂!18岁的齐鲁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绽放出青春、活力、昂扬、向上的"成人之美":收视上连续多年蝉  相似文献   

11.
田兵 《中国索引》2010,8(1):13-20
书后主题索引是学术专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西方有着深远的人本传统和基础,现已成为现代学术专著的一个界定特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人文社科学术专著中书后索引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成为制约学术成果交流、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乃至新兴学科产生、成长之瓶颈。本文试图从历史视角探究现代学术著作书后索引在西方产生、发展的人文历史根据,并从书后索引之学术功用、社会功用,来探讨规范我国人文学术专著书后索引之必要,以求构建优化、和谐之人文学术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科技传播的人文思考 由李政道先生在祖国大陆掀起的"科学与艺术"之旋风,引起了科技传播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联合主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集中探讨了处于变革的学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方向。论坛就新兴学科与跨学科知识服务、人文资源的数字化与数字人文、区域国别研究文献及"一带一路"文献建设与服务、全球视野下的智库文献信息建设与服务及中美学术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等五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文简述了钱钟书先生的学术成就,着重回顾了他一生中利用图书馆学习、成长、成才、工作和研究的读书经历,分析了钱钟书作为图书馆一位最忠实读者的学者本色。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作为国家级人文社科出版重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直坚持走"品牌立足、名社发展"之路,在社会科学学术出版领域坚守、耕耘,不断结出硕果。在第1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该社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如在学术经典著作方面,集中了季羡林先生多年来关于中印文化交流的文章和讲话的《中印文化交流史》,是中印文化研究史上非常重要的学术著作;倾注了王立群教授多年心  相似文献   

16.
马雁 《云南档案》2010,(11):48-50
实施"成长记录单"能拓展学生档案范围、扩大学生档案功能、使学生档案更加真实和完整,对此,本文提出要持之以恒,坚持收集的准确性;不断完善"成长记录单"综合评价方式;坚持大教育观,全员育人理念深化大学生档案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长贵 《兰台世界》2012,(14):43-44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的必要性,论述了学生成长档案的基本内容,并对学生成长档案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传播》2013,(3):111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00多种学术系列期刊,是从国内公开出版的4000余种期刊和报纸上精选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并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编辑、出版的二次文献期刊,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二级学科。"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刊全文转载量(率)和综合指数排名基本反映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端阵营的水平状况,以及我国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9.
社科     
《全国新书目》2008,(14):12-13
人文通识讲演录哲学卷(二)本书是由北京博学近思书院的策划的,首批推出了"哲学卷"、"历史卷"、"古代文学卷"、"现当代文学卷"、"美学卷"、"文化卷"、"人文教育卷"、"学术人生卷"等八种,涵盖了人文通识教育的各个领域。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哲学卷2",书中具体收录了15篇当今国内外第一流的华人名家学者关于哲学研究的演讲。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获悉现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的侄孙李旭家里保管着一些珍贵资料,随即专程前往河南郑州登门拜访。这批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