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职业是以通晓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法律职业化是司法权的独立性、专属性和技术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化的基础工程,在实践中其与法律职业化出现了一定的背离,这导致我国法律职业化进程发展缓慢。必须从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优化我国法学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大学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二元教育结构。要夯实法学本科教育,完善法律硕士教育,强化法律职业教育,从而为法律职业化提供具有稳固职业操守、系统法律知识、扎实法律技能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法学教育模式决定了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不足,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明确法学教育改革的内容、目标和关键问题,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构建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体系是这一模式选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0年,在福特基金的支持下,诊所法律教育被引入到我国的法学教育之中。随着几年来的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实践,诊所法律教育日益显现出在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协调、诊所教育参与人员、财力支持和社会认同上的问题。这构成了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为此,我国法学教育宜构建相对广义的临床法学,借鉴和吸收临床医学教育经...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内容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实现程度。因此,清晰地界定法学教育内容,并围绕这一内容改革现行法学教育十分必要。法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技能的培育和法律人格的塑造。为此,必须从法学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具有某种自治性,这被视为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准和要求。法学教育有助于法律人形成法律思维和职业伦理行为、有助于完善国家法律体制和发展国家政治文明,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比职业技能教育更为重要。大学法学高等教育必须制定全面教学方案、构建法学教育系统和机制,真正实现法律人法律技能理性和法律伦理涵养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郭剑平 《高教论坛》2020,(11):10-14
我国法学教育面临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法科毕业生与法律职业相脱节、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法学院校对法学教育目标定位没有达成共识。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一目标定位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共识。法学院校在践行这一目标定位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学生法律技能训练、补足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丰富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来推进,从而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法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人类进入全球化新时代,从而引发了法律的全球化趋势。法律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法学教育步入全球化的轨道,这就要求每个法律人都必须反思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改变教育观念,完善创新型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化进程要求,培养具备处理国际法律事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法律人才,应成为21世纪法学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史上,兰德尔以其法律形式主义思想为基础开创了案例教学法,将科学方法论运用于法律教育中来,将法学教育发展为注重逻辑化和概念化的"实验教学"。法律现实主义通过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全面批判,将法律放在社会关系中考察,强调法律中的经验和实证要素,将法学教育发展为以诊所教育为形式的"临床教学"。法学教育具有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二重性质,这决定了在中国开展判例既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法学专业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法学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培养内容,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这都造成了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培养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职业道德意识课程设置、整体规划、教育体系、教学形式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法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分离,阻碍了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本文认为,确立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学教育理念是法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法律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求是法学教育得以发展的内驱动力,对法律职业有一个明确的分类,有利于法学教育分类型、分层次进行教育,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依据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培养各类法律人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职业高校的法律专业注重的是培养实用性、实践性的法律人才,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和教学要紧密地与本专业培养方向相结合。当前我们如何从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观念和教师自身问题入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能力,这是职业高校法学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新颖  巨龙 《考试周刊》2014,(47):160-161
少数民族法学教育是整个法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法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本文调查研究少数民族法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找出他们学习法律的瓶颈,如何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法律人才,提高民族学生的法学教育也是研究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13.
祖彤 《教育探索》2011,(10):43-44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相互脱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机制联动等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是使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相契合,使法学教育致力于法律职业目标的确立、致力于法律职业的共同体建设和促进法律职业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存在十分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职业不断的完善又能丰富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是法学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长期割裂,因此,需要加强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需要,深化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法学教育观念,更新法学教育思想,法律人才素质不同于别科人才的素质,法律人才素质内容有其特殊的内容,转变法学教育观念,更新法学教育思想,注重提高法律人才素质的方法很多,但重要的是深化法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司法考试与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认为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是我国唯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搭建起良好的制度联系,也为法律职业的正规化、专门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为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引起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培养模式乃至整个法学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这一教学法不仅可以实现与司法考试的衔接,也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外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是处于法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法学教育的应然之路。但此种模式在我国当前却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窘境,这主要源于中美两国在法学教育定位上存在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我国高校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师资、资金等方面的不足。随着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法学研究生教育的权重在逐步加大,其现实功能也逐步从培养法学理论研究人才向输送司法实务人员的转变。结合当下的中国国情,诊所法律教育应主要面向法学研究生开展,同时积极发挥律师事务所的功能,才能使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真正在我国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殷骏 《大学教育》2014,(6):56-58
近年来,我国的法律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法律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及法学教育。目前我国一般将从小学至高中毕业阶段的法律教育界定为法制教育,把从大学本科开始的法律教育界定为法学教育。然而在大学阶段将所有形式的法制教育都拒之门外,只实施法学教育的做法有所欠妥。从高校本科教育的视角看待两者的关系应该做如下调整。首先,各大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学校的法学院定位为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类机构或者培养社会一般人基础法学素养的机构。其次,应该将大学阶段的法学教育分为"法制教育型法学教育"与"法学教育型法学教育"两类:前者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后者为法学院的必修专业课及其他专业的选修课。  相似文献   

19.
向明 《文教资料》2006,(14):166-167
本文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对高校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高校法学教育中实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的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的精英化和职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学教育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法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不断创新。基于这一点,我国的法学教育急需走向精英化和职业化。法律职业的特点要求法学教育走向职业化和精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