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劳动者是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劳动权体现了劳动者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追求,因此劳动权必然在人权谱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论退休返聘行为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返聘劳动,通过退休与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之关系、对其定性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两种观点。本文退休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关系以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区别的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退休主要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退休返聘行为依不同情形定性为标准劳动关系与非典型劳动关系,其决定因素应当考虑退休与社会保险待遇的享有两个方面,并提出在不易认定情况倾向于作劳动关系认定的观点,以遵循劳动立法保护劳动者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羌族群众日常服饰中随处可见的羌绣,是连接羌族古与今、理想与现实、真实与抽象的重要桥梁,彰显着羌绣艺术与羌族生产劳动、宗教神话、人际交往的"亲和"之美。羌绣的审美价值已高于其实用价值,对羌绣的生态教育价值、人文教育价值、审美教育价值进行开发,对于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主要有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四个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时代,人在劳动中处于被统治和支配的地位,体味的不是快乐,而是困惑和不幸。在当今社会,人们不同程度地还身处于异化劳动之中,异化劳动对人们的幸福感缺失存在影响。我们将对此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摆脱异化劳动束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根据马克思与列宁的教育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当前建设和斗争的需要而提出的.马克思告诉我们教育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这个范畴之内的.教育本身是个永恒的范畴.但这一范畴是随着各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而改变着自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社会主义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服务.毛主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劳动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场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刻不容缓。郭沫若作为我国近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战线上的巨人,他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相关论述及实践,能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文章梳理其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结合劳动教育面临的四重困境,从统一融合、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和顺应自然四个思想维度阐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郭声龙 《职大学报》2014,(1):66-68,109
劳动者的涵义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因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工人”为核心的劳动者理论,仅仅是对其身份的确认,且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劳动合同为纽带的劳动者理论,是对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劳动关系的确认.劳动者涵义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具有政治色彩的强势工人身份被淡化,而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得以加强,导致劳动者理论与司法实务的冲突.在司法实务中,要解决大量无书面劳动合同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问题,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劳动者理论的有益补充.我国劳动者理论应以从属劳动理论进行阐述,在制度上完善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职业病发病率日渐上升,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在对劳动者保护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对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的保护方面观念错位,措施不力。笔者通过对安庆市当地一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方式浅析劳动安全卫生权的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9.
隐蔽劳动是用工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并设置种种障碍混淆用工主体、掩盖用工事实,从而使劳动者获得更少的保护,以达到逃避劳动法法定义务的行为。隐蔽劳动降低了劳动者的福利,对劳动者权益具有侵害性,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用工秩序。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是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毛泽东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是新中国素质教育的奠基人。邓小平提出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立足于培养“四有”新人,为我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1.
传统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和人身依附,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劳动是平等主体的民事活动,劳动权是民法赋予公民的民事权利.权利义务的平等性和统一性要求劳动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合同关系,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也要求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为改变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隶属关系和依附关系,确立平等劳动关系,平衡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必要把劳动关系纳入民法典的调整范畴.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对劳动合同制度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范,重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鲜明特点,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促进尊重劳动和尊重劳动者大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改革正面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如何实现教育方针这一目标?如何真正做到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是教育界普遍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们对部分招商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者权益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劳动者权益遭受侵害的问题相当严重:多数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和程序不规范;随意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报酬;收取押金、招聘费;加班加点,有的甚至连续劳动达小时以上;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辞退用工随意性大;劳动条件普遍较差,伤残事故时有发生等等。劳动者权益缘何屡遭侵害,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大原因:一、企业主自恃强权资本,践踏劳动法律法规一些企业主自恃投资者身份,认为是恩赐就业岗位,随意侵害劳…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就必须认真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解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权益的维护纽带,劳动者是通过人才派遣的方式进入各用人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赋予了人才派送合法的身份,要求对雇用单位和用人单位各司其职,同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中为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促进我国各区域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区域的人才派送中应充分运用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与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体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工业现代化对劳动者生理和心理素质带来的新的要求以及体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简要的分析。笔者认为: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一般健康水平,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还具有发展职业素质和补偿单一劳动对身体的消极影响的重要功能。因此应对职工体育理论和实践进行重新认识,建议从编制职业劳动图谱、制定适用于职业培训的体育大纲、调整在职职工体育三方面入手,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和职工体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民主参与制是有效保障劳动者个人权利的基础,也是合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者民主参与制的生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价值底蕴.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立法上通过赋予劳动者民主参与权,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来确保该制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集体谈判”制度是劳动者与企业之间通过谈判签定集体劳动合同借以调整劳动关系。这一制度能够有效稳定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制度 ,并构建劳动关系实质意义上的正义与公平 ,我国应尽快完善“集体谈判”制度。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原理研究、总结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吸收其合理内核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