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应努力使学生获取现代社会中的生命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利用学校体育中的挫折教育,磨砺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加强体育课堂内外中的显性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应明确提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要求等,以弥补传统学校体...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指导我们把嫩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提高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度,学校体育在这个过程当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当前在少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只重视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有的人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软任务,可有可无,我认为在科教兴国,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趣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在强调增强体质,提高技术技能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具备各种运动能力的同时,更能自觉的利用个性心理,完美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身心,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新时期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使体育的功能符合健康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学生社团在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变革,学生社团建设在应对这种变化的过程中,如何提升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本灯 《考试周刊》2014,(93):122-123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缺乏兴趣,厌学现象严重。作者对学生体育厌学的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学生厌学情结,总结出适应农村学校特点的对策,调整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但要使社会化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注意社会化的时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应该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和作用呢?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作用于学生身体的“生物功效”上,应将体育教学视为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努力弘扬体育教育中的人丈精神,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特殊功效,才能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 ,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我国突破了学校体育单一的生物观念 ,向着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学校体育观转变 ,从而引起对学校体育认识的巨大变化。新近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在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任务同时 ,也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研究 ,对学校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问题———学生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龙岩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回溯调查和统计分析,以了解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结果显示,龙岩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基本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总体质量评价不高;龙岩学院体育系基本能够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应通过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社会实践机会等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迎接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局面和信息化时代的特殊挑战,探索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与方法,必须首先从教育观念的变革开始。为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人文性、发展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创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目前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提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加强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实现其人生价值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道德素质教育中,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道德素质教育,从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樊勇  崔显艳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23(11):105-107,124
毕业生社会适应力状况是高职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最具有说服力的部分。通过调查发现,虽然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处于正态分布状态,但在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教育方的职业院校应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学生状况、加强实习管理、加大对社会市场研究力度及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几方面来提高高职生的社会适应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生源扩张所带来的学生音乐基础和素质差异,是每一位高校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试以音乐教育专业为例,采用动态式分层次合作教学,结合具体专业课程的实践谈谈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不断扩招,就业难已成为事实。创业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收到各个高校、高职院校的重视。创业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技能的教育学科。目前,开展创业教育,促使学生毕业创业史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以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措施。笔者基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创业教育KAP模型的构建,借以来更好地推动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8.
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内含着成熟情绪的特征。培养中学生的成熟情绪,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为此,学校应当从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认知教育和提高学生情绪管理技能等方面培养中学生的成熟情绪。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高职学生的人格状况,了解高职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和心理等视觉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明确高职传统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期待为基础,提出改革文学教育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发挥文学在人格培养中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师在道德品质、学识修养、教师期望、师生关系、民主作风等方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使体育隐蔽课程在体育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中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