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国新一代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围新一代的代表。并且创造了一个从中文借来的英文词“qinglei”来形容他们的崛起。这里的“另类”一词其实是一个英文词“alternative”的意译。今天《时代》周刊又把这个词从中文音译回去,也是给了21世纪初的中国的变化一个有趣的注脚,这一报道其实显示了近年出现在中国的“新少年写作”崛起产生的文化意义已经浮上了台面。中国少年的文化经验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全球化的一个形象。  相似文献   

3.
封面是期刊最直观的形象“代言人”和内容的浓缩展现,体现期刊的整体风格、编辑方针和主打卖点.《人民画报》的封面影像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本文从其作为国家级画报的特殊定位出发,分析其各时期的封面影像特征及变迁的影响因素,解读时代烙印下的中国脸谱.  相似文献   

4.
姜梅  张桂弘  高毅  王艳秀 《编辑学报》2020,32(3):274-277
为促进中国科技期刊封面及封面故事的设计与传播, 结合《含能材料》的封面工作,讨论封面论文遴选、设计、二次传播等问题。选取重要论文与代表性论文作为封面,将地域文化与经典图片融入封面设计,经专业化的深度加工,设计反映论文内容、代表期刊特色的封面及封面故事,通过封面故事的立体化传播,实现论文的多次传播。结果表明,通过生动、形象的封面故事可增强论文的传播效果,中国文化元素融入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在促进科技期刊传播科技成果的同时,可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孟志军 《今传媒》2007,(9):0-41
封面、标题和目录.封面是一本杂志的脸面,代表着杂志的形象、气质与宣言.期刊封面除了具有保护杂志内页的作用之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推销杂志.封面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无疑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要素.《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边沿是它的刊物标志红色C,是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醒目.《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图片,都是从几百张候选图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乎都是自然地理的内容.例如2004年12期的封面中,有八期都是以自然风光做封面.很少以人为主题做封面.只有在2004年3月推出的国花、国鸟、国树、国石专辑,封面是一个女模特裸露的后背,后背上面印有鲜花,一改过去的严肃庄重的风格,很像一本流行的时尚杂志.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3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封面文化博览会在深圳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封面艺术业首次以独立的行业、以产业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一册册装帧精美的图书,一张张美不胜收的封面,首届"封博会"成为一个展示中外书籍封面之美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封面中国三十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30年来中国社会百姓在物质、精神、生活形态的巨变。该书从1978年至2008年间众多杂志中,精心选择每年一期最能代表当年社会生活形态、人物精神状态特征的杂志封面,构成30张中国历史面孔。同时,从每个封面切入、解读,点评当年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节点,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藏印章的位置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藏印章具有对馆藏资料进行标识和象征的作用,同时也对书籍有装饰和美化作用,而随意乱盖馆藏印章反而破坏书籍的版式设计,影响美观。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把图书扉页钤印作为版式设计的一个元素来考虑,或适合,或改变原版式的构图形式,使原版式设计更趋完美;而对于期刊封面的钤印,只作为一个标记,尽量不影响封面的画面效果和完整。具体分析了不同的版式设计的扉页和期刊封面的馆藏印章的位置经营。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知名杂志,美国《时代》周刊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的读者。《时代》周刊以其独特的"封面故事"形式,报道各种新闻事件,帮助读者了解全球新闻资讯。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时代》周刊关注的对象,在其丰富的"封面故事"中,也包含了诸多对中国形象的介绍,在将中国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公布  相似文献   

10.
丹飞 《出版广角》2013,(12):34-35
我与唐朝晖初识在一个饭局上。我在清华待到快长出青苔,才像个酒足饭饱的酒囊饭袋,乐颠颠离开清华。在那座"世界最美校园"里先五年,又五年,中间自我发配到长春做了一年准公务员,这之后就去上海,到贝塔斯曼做策划编辑。与唐朝晖相识就是在这期间,其时我想追春树的新书,春树的书后来不了了之,在作家社出版时责编让我给写几句话,我就写了那句著名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角度来看,作为一个职场中人,职业化是每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职场人士提升自身的方式和方向。"中国企业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什么——职业化!"这是周永亮在新书《我是职业人》封面上重点标注的一个主题。被称为"中国执行力第一人"的周永亮博士告诉我们,"职业化才是目前中国员工(无  相似文献   

12.
当今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出版社的编辑,或是一个部门的业务主管乃至最高决策者,须对每一个出版物所蕴涵的内在的市场潜力有一个清醒的评估。应该看到,书刊的市场价值潜力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方面的价值因素是该出版物本身所固有的。如内容、作者的市场影响力等,而另一方面的市场价值潜力则是附加的,如封面等。在中国的出版界,历来存在着注重内容而轻视封面的倾向。现在这种倾向正在逐渐被改变,这是可喜的。  相似文献   

13.
千树同志:您好!近读《档案管理》2005年扩版后的第1、2期,欣然发现《档案管理》又有了新的进步,(千树:谢谢陈老师的鼓励。)用一句时髦话说,就是与时俱进。(千树:办刊物如逆水行舟,稍有不慎和松懈,不仅是不进则退的问题,而且有可能翻船。)特致函祝贺!我特别欣赏贵刊的封面、封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评论》刊出了不少设计得很好的书装封面,尤其是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 “中国图书奖”历届获奖书的封面,多有佳作。当然,也有一些不能算是好的书装封面一这里的“好”与“不能算好”之间,反映了当今书装设计中的一种较为普便的倾向,而且集中反映在一个争议多年的焦  相似文献   

15.
南京、台北受降典礼日军投降代表两处错误及更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南京受降典礼有日军投降代表七人:陆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签字人)、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少将、参谋小笠原清中佐,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司令福田良三海军中将,陆军第10方面军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陆军南方军直属第38军(驻法属越南北部)参谋三泽昌雄大佐。10月25日台北受降典礼日军投降代表有陆军第10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大将、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海军高雄警备府参谋长中泽佑海军少将等五人。关于上述事件资料中普遍存有两处错误。1.将第10方面军参谋长山春树错为“谏山春树”。如下几种资…  相似文献   

16.
张桐源  廉婷 《编辑之友》2023,(5):107-112
书籍封面的现代图像应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书籍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就封面图像国际化进程而言,前期多直接“拿来”西方现代化图式套用于封面图像,后期伴随设计者海外求学与印刷科技推广、民族意识增强等,逐渐形成中国式的国际化封面形式,并影响了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者运用现代设计理念,通过综合利用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现代绘画语言、装饰图案、革新字体、摄影图片等方式,形成丰富的书籍封面国际化艺术形式。就中国社会与文化背景而言,早期的封面图像应用还不足以消化现代图式,现代图像原本的意义被改变。封面图像国际化产生原因较多,艺术家、文人、职业画家等的教育经历是后期风格转变与确立的主要原因,世界不同文化的引入,影响了封面图像的表现效果,提高了新文化传播速度,预示着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进入觉醒与自觉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一本书就像一个人,而封面则相当于人的脸,书的大致内容、品位高低,可以从杂志封面设计的风格上基本反映出来。笔者认为,党刊也是如此。杂志封面上有刊名、图片、期号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内各司其职,同时,又为统一的视觉目的服务,这就形成了一本杂志的基本外貌。作为党刊封面,要提高宣传效果,达到服务党员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党刊封面的编  相似文献   

18.
汪洋大海般的美女封面中,我忽然发现一个傻蛋——《中国记者》,她怎么把一张皱皱巴巴的老太婆面孔,一丝不遮地搬上了自己的封面(第3期)?!她……不怕从此无人订阅无人买吗!? 何况,这是一张是非之脸。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某一个小块上,围绕这张脸巳闹得纷纷扬扬,是祸  相似文献   

19.
文学期刊的封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犁 《中国编辑》2003,(4):92-92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文学史料》,复印了“五四”以来影响较大的九种文学期刊的封面,作为它的封面装饰。每接到这本刊物,注视着封面,我是有些感想的。  相似文献   

20.
《大观周刊》2006,(35):3-6
姚明。李想。郭敬明。春树。韩寒。张悦然。 因为他们出生在1980年或此后10年间,“大人们”某次脑筋急转弯,称他们为“80版”,所有生在其中的人都成为了统一的一个版本符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