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语文教育百年来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心位移:20世纪前半叶,从文言文教学向白话文教学运动;20世纪后半叶,从语言教学向言语教学运动;21世纪初,从言语学科中心教学迈向言语生命智慧教育.言语生命智慧教育需要超越学科中心本位,致力于打通“语言、世界(自然、社会、人文)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关联,在大开放、大综合和全程互动的真实言语情境中培育学生的生命智慧,真正体现全面育人的教育观,这将会是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的视角理解词句,在对话之中挖掘言语的智慧。不断发掘学力,释放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本文主要从阅读教学与文本相连、在作文教学中智慧对话、在读写相伴中推敲字词等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言语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能令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有效。在《麋鹿》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探究"外在之形",生成"灵活复述"的言语智慧;探究"传奇经历",生成"精要概括"的言语智慧;探究"内在之情",生成"感情朗读"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品质是语文学科的专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发掘文本中的思维规律,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5.
刘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3,(47):232-233
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运用言语形式表达言语内容的能力。在课堂中要回归言语本身,着眼于言语实践,搭建丰富的言语实践平台,求得人文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而这才是真正的言语智慧!本文是旨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言语实践在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徐寒燕 《辽宁教育》2005,(11):32-32
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语文教学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引领学生亲近母语,习得言语能力,增长言语智慧并获得心灵的成长。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如能在语言和意蕴之间架设起对话的通道,那么,老师的话语将会激起学生无限的想像,使学生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课堂上会始  相似文献   

7.
李海林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言语智慧教育,这种言语智慧就是语感;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是义理与知识,而是语意教学、语境教学和语体教学。海林老师的这堂诗歌欣赏裸,赏析的诗歌并不止于教材中的四首中国当代诗。他结合诗人的不同特点,补充了舒婷的《致橡树》《呵,母亲》《惠安女子》《这也是一切》《神女峰》,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彩陶壶》等诗歌。我想。这样做不单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更重要的是,在海林老师的心里,划分教学单元的依据不是文章因素,而是语境。就“引发学生对诗的兴味“这一点看,这些补充的诗篇与教材中的四首诗都是同一目标下的语境类型。看起来,海林老师的这堂裸很多时候是不求甚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应让言语生长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关乎儿童的一生。基于对当下语文课堂的言语生长特点的认识,我们用"牧养"的方式并结合教学中真实的案例,摸索出适合儿童言语生长的策略:巧设情境,让言语生长更自觉;放飞想象,让言语生长更诗意;融合兴趣,让言语生长更愉悦。在智慧的学习进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戴巧玉 《广西教育》2012,(1):40+42-40,42
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言语智慧是一种言语表达的灵气,而这种灵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言语实践,以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人情入境,用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深深地悟,激活他们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丰富的言语智慧,为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在小说教学中,教师依据小说特点,从朗读、补白、迁移、表演等方面为学生创设言语体验情境,选准引领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的落脚点,可以促进学生对小说表达特点的理解与体悟,丰富学生的语言认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潘文彬,课如其人——朴实、真诚、灵动、智慧。《诺贝尔》一课的教学把潘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智慧和对语文教育的独特理解彰显得淋漓尽致。学生和潘老师一起徜徉在智慧的语文课堂里.经历了一次言语智慧探寻的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特级教师潘文彬,课如其人——朴实、真诚、灵动、智慧。《诺贝尔》一课的教学把潘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智慧和对语文教育的独特理解彰显得淋漓尽致。学生和潘老师一起徜徉在智慧的语文课堂里.经历了一次言语智慧探寻的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13.
儿童言语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反复高效的言语实践。言语实践的教学主张,站在语文学科的本体论立场上,在言语的滋养中培育人格,在活动的建构中追寻语文真义,在课程的语境中提升言语智慧,语文课程因此有了符合其本体特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是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以古诗词词句为抓手,通过形式多样的言语鉴赏活动,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独特的语言魅力,促进学生言语智慧创新,让学生在言语智慧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虎平 《江苏教育》2024,(5):72-77+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真实、有意义的言语情境为学生的言语学习提供时空视角、体验场域、心智空间、读写路径,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调动知识经验,触发联想想象,引发思考体悟,促进真发现,习得真智慧,获得真语用,实现真教育。如此,才能较好地诠释基于真实语用情境的素养型本真教学样态。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中,立足于文本的想像、感悟、体验,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得言语智慧的重要策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想像、感悟、体验"这些策略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道至简:漫论薛法根的语文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薛法根张"智慧教育"为大纛,于"简约之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演练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形成独具特色的语文阅读教学风格。从"组块语文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语文课必须有“文味”,这是毋庸置疑的.何谓语文的“文味”?我认为,应是师生双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对文本进行感受、体验、理解、想象,在获得文本的精神和言语智慧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情味.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训练成了机械操作,思想教育成了道德说教.没有“文味”滋润的语文课堂令人疲倦.这样的语文教育怎能促使学生成人、成才?语文课要上得有“文味”,我认为必须要有以下“四味”.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是"文本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的体验,历经了"言语—思维—言语"的往复运动过程。语文教学的指向是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言语智慧,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言语内容的智慧性,即内容中有精辟的见解、洞见、哲理;一是言语表达本身机警、妙趣、含蓄、幽默等,即言语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的艺术。思维是智慧的载体,让言语智慧在言语思维上落脚,语文教学就不再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20.
言语特点决定了言语教学的目的、路径与价值追求.为发展言语能力、丰富言语生命,教学需以言语为核心,平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以可操作的言语形式知识的开发为抓手,注重其生活、生命规定性;以结构化的言语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立场、文本依据和思维训练;以对话为指导思想,以意义共生为价值追求,强调呈现新信息,敞开生命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