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是对教育系统的利人的能动性改造,是人的价值体现,是历史的、生成的。在技术、人、教育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术是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技术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展的空间。必须从人的本质力量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的技术的价值,以"以人为本"为准则不断调节技术与人的各种具体关系,从而促进技术、教育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应用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其目标是重构学校教育系统,让教育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让人类具有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美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中外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成功案例,从学习方式、课程与教学、学校系统、教育模式等角度论述了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的路径与策略,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共同推动,既要注重全局性的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也要强调课程与教学层面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变革,只有技术与教育系统各要素的深度融合,才能推动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中将教育技术理解为合适于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系统和教学过程系统(统称为教育技术系统)的制作技术,属于人工科学的范畴。系统方法1是教育技术主要的核心技术,推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发展。透过系统方法思想来看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系统的开发活动应该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应当是技术手段和目标并重的,其应用结果是概率性的。文章首先界定了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与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然后将教育技术系统进行分类,以此为基础,着重探讨教育技术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信息用户教育CAI课件的开发充分运用了信息媒体发展的技术成果又进一步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文章叙述了课件的环境构成、教学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流程及实现过程 ,最后论述了系统的结构和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理论的教育技术本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教育技术本体构成问题,本文借鉴系统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系统理论和教育技术系统的客观情况的分析,依据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原理,得出了教育技术系统是按照人的需求、目的构建教育系统及其要素的转换系统这一意见性结论.通过分析这一结论与当前一些结论存在的差异,提出了认识教育技术的新视角.通过对教育技术系统的深入分析,借鉴一般系统理论的研究,得出了教育技术系统是由教育技术输入子系统、教育技术运作子系统、教育技术输出子系统、教育技术协调监控子系统构成.同时本文探讨了四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作机理,为教育技术系统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教育技术新定义的提出,再次引起了一场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与定位的大讨论。我国电教界认为“电化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对教育技术认识的深入,电化教育一词已不能正确概括与表述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具体体现在:(1)电化教育注重媒体论,媒体论的不足在于缺乏系统方法,因为教育是个大系统,它的要素很多,不但包括电化教育中研究的媒体…  相似文献   

7.
香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香港的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积极开展职前和职后的初、中、高等(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为各行业、企业培养与培训了工艺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促进了香港经济建设与发展。(一)香港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香港政府十分重视香港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由教育统筹局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全港的专上教育。教育统筹局划分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系统。高等教育系统为:大学拨款委员会———各大学校董会———8所大学;职业教育系统为:职业训练局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在对2010年《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之重要价值、编撰原则及基本框架解读的基础上,揭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现状:教育技术专业的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流大学在教育技术研究版图中正在重新崛起,教育技术在学习观、设计观与技术观上正在经历深刻变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越来越具有宏观与开放的新视野,致力于推动基于系统思维的教育系统之整体性变革;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摆脱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线性相关之局限,越来越走向工程化实践;和绩效技术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开始尝试把绩效技术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框架;学校图书馆媒体与资源研究呈现出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纸笔考试评卷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纸笔考试主观题智能评卷技术和扫描网上评卷技术,并基于这两大技术的融合,设计了纸笔考试智能网上评卷系统。该系统在大规模教育考试网上评卷中的应用,提升了教育考试评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推动大规模考试评分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并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考试评卷行业的应用融合形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大规模教育考试网上评卷应用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树立教育技术的整体观黄宜梁教育技术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大了教育的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一几年来,给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特别是教育技术在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与赞赏。有的人把电...  相似文献   

11.
林龄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4):112-116
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教育思想的更新和进步,也是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改进和提高。在各种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中,考试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考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绩。传统的考试,长期以来都是以纸和笔为工具,工作效率低、纸张浪费大,因此,考试方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当今各项技术突飞猛进,尤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为突出。在这种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无纸化考试应运而生。通过对考试系统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提出了基于B/S模式的考试系统方案,并进一步分析、讨论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关于教育技术素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教育技术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教育技术素质的丰富内涵 ,并在新形势下提出教育技术素质的现实意义。指出教育技术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未来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素质才能满足信息时代教育革新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重点开发了太阳系的演示系统。研究了网络多媒体课件中三维课件的制作技术与开发。探讨了如何利用Java 3D技术在应用程序中建立三维场景、三维几何形体以及设计添加交互功能。最后指出了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三维课件开发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先秦墨家代表手工业的小生产劳动者思想,一度显赫非常,成为与儒家并列而对抗的政治教育集团和学派。在儒家理论体系中,“士”的教育与百工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墨家传授劳动技术的内容,大多上升为经验科技的形态,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早成果,为古代技艺教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数码音场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被广泛用于交通、医学、教育教学系统等方面.先进的数码音场处理技术和新影院数码信号处理技术,均是在DSP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产物,视听放大器是将音频和视频完美结合的技术.数字化音场处理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发展技术应用型四年制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深化和教育体制完善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技术应用型四年制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并就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21世纪人类新知识体系的发展特点出发,探讨了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现代化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作用,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成人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成人教育有更多的契合点;当前以现代化的网络为平台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成人教学的形式、手段和模式,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成人教育的体制和思想。  相似文献   

19.
虚拟网上实验系统的研究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研究并建立了一套基于Web的实验控制系统。论文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出了虚拟实验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方案,提出了虚拟实验体系结构,并设计实现了应用层上的基于内容分类的多种类型任务轮转(MC-RR)调度策略。通过定性分析,能够确定该调度策略不仅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可较好地满足系统可扩展性和负荷均衡等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学校体育,本文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