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长期以来,赛前训练、尤其是重要比赛前的训练安排一直是每个教练员十分重视的问题,赛前训练计划安排得好,比赛时运动员就能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绩。赛前训练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只要运动员练得好、没有伤、会比赛(心理素质好),赛前遵循?一般规律进行训练安排,基本就能保证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复杂的是:赛前训练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身体情况以及心理和思想情况而变化,因此说,赛前训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特殊准备,这就给教练员制定赛前训练计划带来了难度。说实话,我的经验也未必都正确,因为过去我们国家还没有开放,参加国际上的大赛也相对少,积累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里仅结合我经历的几个重要赛例,谈一谈我安排的赛前训练。  相似文献   

2.
<正> 孙立平老师在《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文中所谈的问题是体育教师评职称难,而且是称职的体育教师很难“公平合理”地获取相应的职称。文中认为,产生这种问题的突出原因有三个,我认为,这三个原因其实都出自一个方面,那就是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没有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才会出现“称职的体育教师很难‘公平合理’地获取相应的职称”、“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体育教师视为可有可无的‘丑媳妇’”等文中列举的  相似文献   

3.
<正> 《学校体育》使我想起了你、我中学的体育老师——郭老师。而中学时代的我却伤害了你,不过,当时不懂事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你为组建校排球队,满怀热情、不辞劳苦,经过多方努力,校队终于成立了。我,也被选为球队的一员。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在比赛中曾几次拿到名次,那时,你的劲头更足了。然而,进入了高三,一心想上大学的我开始找各种借口逃避训练,别的队员也仿效我。你气恼极了,批评我、训我,而我一赌气退出了校队,再也不肯去训练了,任你怎么劝,怎么说也没有用。不久,六个主力队员中又有三个相继退出,你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要为体育院校输送两个学生的“军令状”也无法兑现了,本来就不太被重视的体育  相似文献   

4.
一忌短期突击训练。有些田径运动队没有常年训练的习惯,而是在赛前一个半月左右组队训练。由于时间短,教练员往往急于求成,对运动员进行超负荷训练,往往欲速不达,伤害事故不断发生。 二忌选材和训练心中无数。有的学校从不开运动会,也没有体育档案,选材全凭教师头脑中的印象。由于选材不准,训练过程中只好频繁换入,或者训练成绩上不去。有的教练员工作不扎实,赛前对运动员的成绩心中无数。例如,在4×100米接力训练时,不了解谁的速度最快,谁  相似文献   

5.
春秋老师:我是一名中学体育教师,从教几年来一直担任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每次有比赛任务,学校领导都极为关心,都要拨出一定经费让所有参赛队员在赛前一个星期集中开伙以补充营养,并要我提出饮食安排意见。我常为此感到心中无底,不知赛前运动员饮食究竟应如何安排?同时应注意什么?四川罗玉泉  相似文献   

6.
课余训练如何走向辉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学校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支撑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尤其是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基础。没有课余训练,学校体育工作就不能说是全面的,没有高质量的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也就不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综观整个学校体育工作,课余训练由于与体育竞赛密切联系,又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赛前训练强度掌握得好坏,是决定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平时即使训练得不错,但由于赛前强度训练安排不当,也会名落孙山,甚至一败涂地。相反,平时训练因身体情况不佳,或其他原因,训练得并不十分理想,但在赛前如强度安排得当,在比赛中仍有可游出水平,甚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 人都说学校体育工作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那么,作为一校之长,该怎样领导一所学校的体育工作呢?对此,我有几点较深的体会: 一、校长抓体育,首先得抓观念导向常言说“船载千斤、掌舵一人”校长喜欢抓什么,教工就愿意抓什么。从当前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仍是“批”而不臭,体育工作“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考试前不要”的状况还较为普遍存在。我们缄郊中学,是乡人民政府为了解决本乡农民子女读书难的问题而集资兴办的。五年来,教育投入高达4百万。学校对新生几乎没有选择余地,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9.
<正> 学校课余训练的改革,从宏观上来讲我感到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要进行最高层次——即领导体制的改革.学校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一个促使学生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必须实现教育目标的要求,因此,应当接受教育部门的领导.同时,学校课余训练又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横向与体育部门有密切联系,因此,在业务上要接受体育部门的管理和指导。由此可见学校课余训练是教育和体育的一个结合部,接受着教育和体育部门的双重领导.为此,改革中要考虑在这个结合部中如何发挥教育部门和体育  相似文献   

10.
问:课上的再好,在很多学生的眼里还是不屑一顾的,家长无所谓,领导也无所谓.如何让领导重视体育课?我们该怎么办? 答:我刚给全国30个省市包括西藏的60多名校长进行了培训.讲完课之后他们向我提出了几个要求.一个要求是清我到他们的学校给体育老师们亲自讲一讲,说他们回去也可以传达,但是怕传达漏了.第二个要求是要"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书和刚才的ppt讲稿.第三个是同意我讲的运动安全和整治"校闹"的问题,"您如果向全国政协提案时,一定把我们的名字都写上,我们支持你.学生已经没有春游了,也没单杠了,我们没体育了,再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完了."第四个要求是若有机会让我再给他们具体地讲一讲体育,"我们真的很重视体育,但是我们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操场上经常有一老一少两个教师的身影,有时在共同整理器材、布置场地,有时在为同一个队训练,有时在争论育人之道,探讨教学策略……那就是王明举老师和我。看到我们现在共同工作时高兴的样子,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呢!那是我刚从普通高校毕业后工作的第二年,学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聘演讲、领导考核我幸运当上了学校体育教研组长,而年龄已过50有30年教龄,在我们地区学校体育界有一定知名度的王老师却落选了。王老师一时心情很沮丧,整天满脸乌云。而看到他这样,我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度我俩相处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怎么办呢?如果不…  相似文献   

12.
在田径特长生的训练过程中,赛前训练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对于田径比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那么经过赛前训练这一过程之后,田径特长生的运动水平和技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抓好田径赛前训练对提高特长生的成绩尤为重要。但是在赛前训练中还有几处应注意的,如有不慎,反而会对成绩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一、切实抓住训练重点,解决三个存在问题赛前训练不同于平时的提高性训练,由于赛前  相似文献   

13.
“体育和大多数人是绝缘的,学校中的体育器材可能是: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各一付;乒乓球、羽毛球、铅球各一个;篮球柱两株、篮球数个罢了!乒乓因无桌子没打了,羽毛球,篮球借不到,就是借到也轮不到几次——那么多的同学!连单杠、双杠也没有,有的同学大概连这些器材的形状也不知道。哦,单杠还算是有吧,因为那门架,可以用来做几个引体向上。”这段文字是我摘自一间中学初三级学生作文中,诸君看了以后,有何感想呢?学校中的体育课,是教学计划规定的主科之一,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盼望上体育课,而山区中小学的体育却很不随人意。为此,我走访了4所区级中小学,23所乡级中小学。与学校领导及教师交换了意见,并进行探讨。他们也深深为山区中小学的体育而忧虑。  相似文献   

14.
投掷项目     
G824.014.86,G804.86 9803880对投掷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Researchon psychological training beforecompetition on throws sportsmen ofuniversities[刊,中,Ⅰ]/马克寿∥安徽体育科技.-1998.-19(2).-33-35表1参1(SML)投掷项目∥赛前∥心理训练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纳入学校业余训练之中,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对提高运动成绩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学课余体育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体育才能的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为运动队和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竞技(后备)人材,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业余训练还能促进学生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没有高质量的业余训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也不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育特长生课余体育训练进行探索。一、处理好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如果因为学生参加课余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受名师于文忠的引领与影响深远,现选取几个交往的小故事,与同行们共享。一、一个直面,寓思寓写时至2006年,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我,虽然在教学工作、业余训练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认可,专业成长却陷入"瓶颈期"不能自拔。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和于文忠老师直面交流了一个上午,在"传递.追寻.辐射"(2010年第4期《中国学校体育》第80页)叙述了一些环节,而没有披露的细节也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评职称的问题上,有人说我是幸运者(中专毕业,两次破格晋升职称)。但我不这么想,我认为我只是通过努力争取到了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体育在学校应该具有的位置而已。所以,在拜读了孙立平老师的文章《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后,我想以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体育中学、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从一九八三年起建立了运动员技术档案。这项工作受到了省体委领导和各级业余体育学校的普遍重视,一致认为,这是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的一项基本建设。为使这项工作更加科学化和更紧密地结合训练的实践,更好的为选材、训练服务。下而就建立《档案》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以达共同探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我是个体育教师,但没想到领导上却要我担任班主任。而这个班又是个慢班,多数同学都是双差生,思想上不求进取,学习目的不明确,到学校来基本上就是应付差事。领导上似乎对这个班也失去了信心,告诉我“你只要管住这个班,到高中毕业不出事就行了。”话是这样说,可当面对20多个活蹦乱跳的青少年,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怎能撒手不管呢?我首先想到了我的本行——体育。大凡总有这样一种现象,学  相似文献   

20.
<正> 上海市从1978年开始在中小学恢复体育传统项目。多年来,经过恢复、巩固和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全市中小学中,市级传统校150所,区、县级323所,进行系统训练的运动队有2200个,有28000余人参加课余训练。纵观上海市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调动三个积极性 1.学校领导是学校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主导者,因此,上海市有关方面非常重视调动学校领导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改进传统校验收办法及每年坚持验收,通过给多年坚持高标准的传统校授于三年免于验收的证书等各种措施,使学校领导充分了解在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