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惠更斯号”登陆之前,我们对土卫六知之太少(对它表面和大气情况的了解少于1%)。但比较确切的是,土卫六和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像。“既然地球上能够繁衍生命,那么,土卫六是否也能出现类似的原始生命?如果有,是什么形态?如果没有,那么是局部地域的没有还是普遍意义上的没有?无论得到的是哪种结论,意义都是非同一般的。”中国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已退休的研究员李竞这样叙述“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的意义。就同样的问题,本刊采访了“惠更斯号”计划的参与者之一、欧洲宇航局空间任务分析师、卫星探测工程师密切尔·卡罕(Micheal Kahan)。…  相似文献   

2.
《新闻天地》2005,(1):4-4
一、1月3日和24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向地球发回火星照片,加速了人类登陆火星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太空福音     
中新社电:11月20日6:30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空。在绕行地球飞行14圈后,于21日3:41分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这是一次无人驾驶的飞行。中国官方称,此类试验今后还要进行若干次。  相似文献   

4.
科技前沿     
历7年艰难历程 卡西尼探访土星美国东部时间2 0 0 4年7月1日0时12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经过7年航行,走过35亿千米,按计划进入土星轨道开始探测活动。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于1990年开始研制,1997年发射,到2 0 0 8年使用期满,总开支为32亿美元。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总质量超过5 70 0千克,由轨道探测器和“惠更斯”着陆探测器组成。轨道探测器上有12台科学探测仪器,“惠更斯”上有6台科学探测仪器。“惠更斯”着陆探测器将于2 0 0 5年1月14日进入土卫六着陆,进行实地考察。每秒3帧连续拍 双模手机领潮流2 0 0 4年6月中旬,诺基亚公司推出双模手…  相似文献   

5.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6,(17):81-81
治骨质疏松药可预防乳癌;炖菜损害牙齿;欧洲发现第一座金字塔;土卫六上的沙海;咖啡的“口才”。  相似文献   

6.
罗西 《出版参考》2007,(3):32-32
在九寨沟通往成都的车上.我第一次看到春天下雪.事实上也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雪。作为南方人,我们都欢呼起来,正如在九寨沟看到那么蓝的水一样.心情是绝对的明亮.我从未有过如此洁净而悠远的心灵天空.就在这时.车停下来了.有一对藏族姐妹上了我们的车。经问.才知道她们是用歌声换“车票”来搭便车的,这倒也新鲜。于是,我们开始与双姐妹拉起了家常.她们说从家里出发,“才”走了5个小时.就拦到了我们的车.她们感到非常幸运.她们口中的“才”字.令我感慨.  相似文献   

7.
梁锋 《新闻前哨》2013,(6):104-104
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eLuhan)1964年在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arshall McLuhan)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随着广播、电视以及其他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将大大缩短,无论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拥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就能像所有人一样同时得到最遥远地方的信息。人类社会将重新实现“村落化”,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将如同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生活一样。  相似文献   

8.
10月12日上午9时,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乘飞船在太空遨游5天,圆满完成“多人多天绕地球飞行”的任务后,顺利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对这次举世瞩目的航天壮举,国内各大主要媒体派出的强大采访阵容前所未有。中央电视台打破时空和版块限制,首次对“神六”发射、飞行以及着陆全程进行了直播;新华社则动用了“百人报道团”,“井喷式”发稿,10月12日“神六”发射当天就发稿220多条,创历史记录。 在这次新闻“大战”中,我们钱江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扬长避短主动参与。从10月7日飞船“转场”开始,到12日发射,直至17日凌晨“神六”顺利着陆,我和杨晓轩作为特派记者,一路  相似文献   

9.
从“地球村”到“地球脑”——智能媒体对生命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当代传播》2008,(6):10-13
“地球脑”是西方学界出现的新术语。地球脑学派认为,网络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把“地球村”变成了“地球脑”。人类个体的头脑只是新的庞大的“全球性大脑”的一个“脑细胞”,而因特网就像大脑神经把我们这些“脑细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正在进化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10,(21):12-1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表示,他们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泰坦”上发现了生命存在迹象。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第七版刊登过一则预告性新闻:《地球穿过流星雨,夜观流星好时机》,标题颇吸引人,读后却令人沮丧。这则新闻的导语中说:“居住在地球北半球的人在8月中旬每夜都能看到很多流星。天文学家说,这是夜观流星雨的一次最好机会。”这则冠以“本报讯”的预告性新闻,竟发表于8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如果说北京地区人民当天可以看到报纸,那么,也只有三天看“流星雨”的眼福(消息没有说别的时间能否看到)。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6天零18小时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四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08圈,完成预定空间科学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作为新华社唯一一名获准进入回收现场采访的记者,我记录报道了这次回收的全过程;在一线发回的图片和文稿,被海内外媒体连续三天广泛采用。 今天,不惜版面刊载“神舟”四号  相似文献   

13.
平凡记者     
夏日雨后,行走在南国珠江边,踏着被雨水打落的木棉花“,遥想”当年在一片恐惧与憧憬之中,上了这条路,做了记者。第一次看到死人后,写稿时不断望窗口,心里有点怕。第一次看到人会死得这么惨,也死得如此“轻松”,生命如此无常。许多被采访者在感谢你,也有不少人在背后骂你,甚至被  相似文献   

14.
书市进入十一月,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书上架风风火火,甚至众望所归,销售却未见风云,书市出现了冷静期,在中国出版人的心中又一次出现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神舟”图书期待“冲天” 10月16日6时23分,杨利伟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着陆场成功着陆、神州沸腾举国欢庆之际,我们的出版人也没歇着,距离“神舟五号”成功着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广播工作者,第一次在报刊上看到“必读性”这个词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6.
科技     
2012年强太阳风暴可能袭击地球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美国科学家日前警告说,2012年的强太阳风暴将给地球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太阳风暴给地球的影响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  相似文献   

17.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名刊要览     
火星火星8月6日迎来了新的地球访客: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经过了八个半月的飞行后,成功在火星盖尔陨石坑着陆。它是人类迄今在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移动科学实验室。它将在火星上长期停留和工作,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同时对地球这颗珍贵的蓝色星球有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出现于地球的第一天起,就处在时时刻刻与病菌的斗争中。人类一次次地征服一些疾病,而病菌也一次次地变换“手法”,维护自身的生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艾滋病也会被驯服。 鼠疫 1348年是欧洲历史上鼠疫最猖獗的一年。乔万尼· 薄迦丘在《十日谈》中描述:此病夺去了下层阶级及大部分中产阶级中病人的生命,佛罗伦萨全城每天死亡的人数以千计……19世纪,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及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证实了老鼠是传播鼠疫的罪魁,之后人类制成了治疗鼠疫的血清。几百年后的今天,鼠疫基本被消灭。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电话那头的妈妈(散文)陈桂玉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和令人今生难忘的日子,我的第一篇稿件“问世”了。在我心喜难耐的时刻,控通了家里的电话。“喂!妈妈,我是…··”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电话那头奶妈由于激动而变得颤抖的声音给打断了:“小玉,报纸,妈妈——看到了,妈妈看到你的文章、看到你的名字了。”妈妈的声音由激动变成了平静,又有平静变成了颤抖:“孩子,你从小到大,妈妈在你身上只激动过两次,第一次是你考上重点中学的时候;第二次就是今天能在报纸上看到你的名字。妈妈希望你能继续努力,经常告诉妈妈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