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春江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61-64,54
当前在思想舆论界广泛讨论的“普世价值”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主要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问题。“普世价值”思潮在我国的泛起是复杂国际国内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争夺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现象,其实质是要改变我国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和功能,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回应“普世价值”思潮冲击的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2.
“普世价值”问题研究八人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所谓"普世价值"的说法几乎成了一个流行话语,频频出现在某些报刊等媒体上。那么,所谓"普世价值"究竟是指什么,我们是否应该认同和接受"普世价值",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了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实质,更好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方向,9月19日我刊与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在京联合召开了"普世价值"问题学术研讨会。本刊第10期对这一学术研讨会的情况进行了综述报道,本期专栏我们组织了与这次研讨会相关的8篇笔谈文章,此组文章对"普世价值"的含义及其实质,"普世价值"思潮出现的过程、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以为,"普世价值"问题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它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国的"西化"、分化战略,因而是一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问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认识"普世价值"观的实质与危害,有效抵制这种错误思潮。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在思想舆论界和学术界引发广泛争议的"普世价值"思潮不仅仅只是一种学术思潮,而且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事实表明,"普世价值"思潮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争夺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象,它的本质是要改变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此,必须给予高度警惕和积极回应。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本土化改革、创新模式改革和传播方式改革,是当前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回应"普世价值"思潮的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4.
如今争执激烈的“普世价值”,属于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领悟其真正本质,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予以分析和解答“普世价值”问题,并且能够正确地向大学生揭开“普世价值”的神秘之纱,让大学生彻底认清“普世价值”的实质,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普世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下,"普世价值"之说渐见流行.一些人或宣扬西方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或赞颂民主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或把所谓儒家经典中的"圣心王意"、"天道性理"奉为"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价值",似乎就符合世间一切人的利益,凡是世人都应趋而奉之,不会说"不"了.这就不免使人有些神秘感.更有趣的是,有的人一面把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内容说成是"普世价值",一面又把所谓"淡化意识形态"宣扬为"普世价值",叫人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普世价值论”在性质、价值导向、哲学基础、理论实质及价值旨向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同时,两种价值体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能相互融通.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法去剖析、比较“普世价值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差异性和融通性,对于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普世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历史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不存在"普世价值",也没有相对的"普世价值"和共产主义时代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被炒热有其社会思想来源和宗教神学来源,而主要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鼓吹.对一定范围内的"共同价值"要全面把握共同点与差异性,并作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普世价值"是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反映,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普世价值"问题并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来渗透、演变、颠覆我国的具有迷惑性的思想武器,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交锋,实质上是一场渗透与反渗透、演变与反演变、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认清这个实质很重要,这有益于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彻底拆穿"普世价值"的谎言,使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免受错误思潮的误导和破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考察价值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不是先验预设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实践性、历史性等特征。因此,“普世价值”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虚构命题,它忽视了路径对目标、形式对内容、客体对主体的三重制约。应该说,价值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存在“普世价值”。目前宣扬“普世价值”,是延续西方霸权话语、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策略与手段,同时也会为某些强国干涉别国内政、强势群体侵犯弱蛰群体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普世价值”思潮在我国的泛起是复杂国际国内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争夺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现象,其实质是要改变我国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强化舆论宣传阵地的“阵地意识”,是回应“普世价值”思潮冲击的重要方式。为此,应该探索党对媒体领导和管理的有效方式,掌握党对主流媒体及新兴媒体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苏东剧变以后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社会思潮。其实质是要用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来代替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批判"意识形态终结论"及其宣扬"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另一方面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加强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普世价值" 侯惠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一文中指出,我们今天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看待"普世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以下三点是基本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并不笼统地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指明它的基础在于人类共同利益,如果缺乏共同利益的支撑,"普世价值"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望或幻想而存在(例如关于"世界大同"及各种乌托邦的追求),不具有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下我国理论界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围绕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斗争.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一些"普世价值"的鼓吹者,试图用"普世价值"解释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争夺话语权,影响中国下一步改革的走向,其政治指向不言自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功推进,一切关于"普世价值"的迷思将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以企图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发动价值观的攻势,以所谓"普世价值"为旗帜,制造了许多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噪音,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念的批判与启示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推崇的民主、自由、抽象人性等思想观念进行了批判,并提出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可以为新时期批判"普世价值",了解"普世价值"的本质,防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颜色革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普世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代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的工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认清“普世价值”的阶级本质;必须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警惕“普世价值”的政治图谋;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支撑,认清“普世价值”的欺骗性;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认清“普世价值”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普世价值”成为在社会中流传较广的一种西方政治社会思潮.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社会群体,极易受到“普世价值”的冲击,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在认清西方普世价值观实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影响等方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抵制和消除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世界”理念是我国提出的具有重要普世价值的外交新理念。它之所以具有普世性,是因为其具有思想和实践的两重依据。在把握“和谐世界”理念普世价值时,必须正确把握其普适性与相对性,普世价值与本土价值的统一。在探究、实践和推介其普世价值时,必须要做到解放思想、坚持特色、扎实推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要解答“普世价值”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深刻的理论分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出,主张“普世价值”的人提出的“普世价值”的依据,即“抽象人性论和全人类共同利益”是不成立的,“普世价值”的概念内涵也是不科学的。而且人们从探究“普世性”和剖析“价值相对性与绝对性关系”这两个方面,也能揭示出“普世价值”理论体系的不成熟。因此。后现实社会中,“普世价值”在理论上不存在,在实践中也难以实行。  相似文献   

20.
当下一些人宣扬的所谓的普世价值是有特定内涵和特别用意的,对这股错误思潮必须加以澄清、剖析和抵制。普世价值的实质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西方话语霸权,破解和拒斥普世价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态度、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我们虽不能陷入普世价值的政治陷阱,但可以寻求价值共识,并为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