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人文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研究多聚焦数字人文的技术问题,而忽略了人文学者这一重要参与主体。本文通过多案例研究探索中国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的现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观察法,对11位典型的人文学者进行纵贯数据收集;综合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归纳出18个影响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的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于解释中国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的动机是二元的,包括主动动机和被动动机;在二元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产生了阶段性的信息需求和参与行为,进而演化出三种参与路径:阶段式假性参与、自我调节性参与和外界干预式参与;每种参与路径的产生有其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且可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各自的要素特征。通过聚焦人文学者,揭示了人文学者信息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信息行为的复杂性,并提供了一种基于过程研究的全面理解人文学者复杂信息行为的方法,扩展了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也为理解数字人文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图4。表5。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2.
艾伦·蒙斯洛(Alun Munslow)曾在《新时代历史》(The New History)一书中指出“人文学者要摆脱‘独狼式’工作方式,需要和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一同完成课题研究,而不应当孤独地在档案馆翻阅史料”。数字人文作为新兴跨界学科受到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信息管理类学科对数字人文的研究进入快速增长期。数字人文的出现,将档案工作者或主动、或被动地推向了“跨界合作”的浪潮。如何在档案工作与服务中及时引入数字人文的理念与技术,如何用档案学的理论与方法丰富数字人文的研究开展,成为摆在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面前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3.
在1994年第12期《新闻战线》上,我曾发表《“一字未改”的编辑也应奖》的文章,文中提及一些编辑处理来稿,“为了让部主任、处长、总编看出自己编辑的‘认真’,对人家的好稿叉划叉添、满纸红墨,既是对作品的伤害,也是对编辑职业的一种亵渎。”1996年第l期《中国记者》“编辑杂谈”专栏也发表一文“《从用狗作诱饵说开去》,文中写道:“法沃尔斯基是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2005,(2):37-37
《新闻前哨》2004年第6期发表罗慧的文章《为经济新闻引入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人文大会是国内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会议之一,也是加强中国数字人文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展示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成果、探讨数字人文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2021年11月6–7日,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以“时代经纬: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为主题在南京大学召开。笔者以此次会议中的专家报告、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和案例分享内容为综述对象,根据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新理念、新成果。总体而言,本届大会聚焦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了数字人文知识生产范式,充分展现了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呈现出了数字人文学科边界不断拓展、交叉融合持续深入、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技术持续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激发数字人文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传统人文学者的参与热情,促进数字人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借鉴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访谈数据进行层层编码分析,深入探究传统人文学者数字人文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出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学者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数字人文因素和学科因素是影响传统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建设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提升传统人文学者认同感和参与感的视角,提出了重视数字人文基础研究、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究深受数字文化熏陶的年轻人文研究者的数字人文研究行为,促进对数字人文学术过程的理解,为数字学术服务优化提供依据。[研究设计/方法]对文史领域27名研究生开展了半结构化访谈,并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材料进行归纳式编码。[结论/发现]文史研究生数字人文实践存在3类情境要素、7类动机、8个学术原语和34个需求维度。不同情境可能触发类似动机,同一情境下可能存在多个动机,而情境与动机对需求感知的调节存在初级型、任务型和外部型三类。[创新/价值]解构了文史研究生数字人文学术过程的多维要素及其关系,为理解数字人文学术过程及其发展动向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并提出了数字学术服务优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上海档案》2006,(12):26-27
王景高在2006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发表的《试论我国档案的厄运》(续一)一文中介绍了这三次劫难。一次是所谓“八千麻袋事件”,一次是甲骨档案散失,一次是“敦煌石室遗书之劫”。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转向时代到来,“数字人文蓬勃发展和广泛延展,将提供重构知识的技能和机遇”(刘炜、叶鹰),推动着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逐步从“应需而生”转向主动“建构”与“创造”。人文学科被重新诠释为生产性事业,人文学者将参与发明、设计和使用新工具(Anne Burdick)。  相似文献   

10.
毛坤先生(1899-1960年)是中国图书馆学从西方移植而来时期的第一代学者。他被当代文献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一文中,列为“20世纪四十位重要图书馆学家”之第十八位(按出生年排列,参《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1.
林清澄、刘秀荣同志最近在《中国档案》1999年第12期上发表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是万能的》,读罢此文,深感有必要再就所谓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讲几句话。一、还是称:“文件生命理论”更恰当。潘连根先生在《中国档案》1999年第5期上,发表的《如何认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称:“如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分析,国外虽流行‘文件生命周期’这个概念,但原来并无‘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提法,是何嘉荪先生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一文中首次将其称为理论,……”是不确切的。国外,早在何氏之前(依潘氏所引,何氏的《文…  相似文献   

12.
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本文作者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点问题》一文。十五年来,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深刻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在综合考量环境变化和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尝试对影响图书馆发展的热门话题再做一次全面梳理,提出图书馆与社会发展、识字与素养、空间再造、人工智能、数字人文、开放运动、公共数字文化与精准扶贫、图书馆改革、第三代图书馆以及“一带一路”与图书馆国际化等十个新话题。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4):F0002-F0002
曹之,男,1944年10月4日生,河南荥阳人。1982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武汉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主要专著有《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中国古籍编撰史》等,并发表论文200余篇。《中国古籍版本学》荣获1995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印刷术的起源》荣获1998年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试论中国古籍编撰的特点》荣获2001年湖北省人文社科奖二等奖;《中国古籍编撰史》荣获2003年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我国新闻理论界对新闻概念外延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事”的范围之内,很少涉及到非事件领域。陆彩荣在1992年《新闻战线》第11期上发表的《新闻的新进击》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新闻业在报道社会变化的同时,承担了‘传播新观念’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传播新观念的过程中,中国新闻更深入地参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整个改革开放大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试想:机遇意识、效益效率、价值积累、创新开拓、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我国新闻理论界对新闻概念外延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事”的范围之内,很少涉及到非事件领域。陆彩荣在1992年《新闻战线》第11期上发表的《新闻的新进击》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新闻业在报道社会变化的同时,承担了‘传播新观念’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传播新观念的过程中,中国新闻更深入地参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整个改革开放大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试想:机遇意识、效益效率、价值积累、创新开拓、  相似文献   

16.
张春果 《报刊之友》2013,(9):134-135
如果从1999年北京《第七日》和福建《现场》算起,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电视民生新闻问世以后,为我国电视新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被学者称为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第三次革命”。然而,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电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的内涵、现实需要、缺失与构建等四个方面探讨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的问题,以期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广泛传播与贯彻落实,并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数字人文是图情档学科教育热门领域之一.2018年“大数据视域下数字人文研究”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视野下的数字人文”被评为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之一,其影响可见一斑。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在大数据时代的延伸,可分解为数据意识、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是数字公民的“基本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8.
1热点解读:新文科背景下的图情档与数字人文融合研究的背景和内容自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开始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正式起航,2021年成为新文科建设元年"。创新发展、技术驱动、应用引领"是其显著特征,这与近年来在图情档学科和人文领域方兴未艾的数字人文不谋而合,数字人文自然而然地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1988年第4期《图书馆学通讯》发表了乔好勤先生文章——《我国近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乔先生“其一,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的标题下,及文中的其它地方,着重地谈了“目录学理论体系”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几个令人颇不易理解的问题,现简略陈述如下,并求教于乔好勤先生。 1、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之名《思考》中先后六次出现了引人注目,带引号的三个字——“论、史、法”。而  相似文献   

20.
拙作“盈亏系数——应用数学方法研究复本率的尝试”在《图书馆杂志》1986年第3期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思考。1987年第4期《图书馆杂志》又发表了黄实与米俊涛同志的商榷文章,读后很有收获,感到二文中所提及的大部分内容值得思考。无疑,这将进一步促进盈亏系数的研究。现对此作几点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