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光是两宋之交政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后世享有颇高的声誉。但其诗文集早已散佚,现存《庄简集》十八卷,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存在误收和遗漏的情况。兹就《庄简集》中误收他人的七首诗作进行考订,并从赵汝腾《庸斋集》中辑得佚诗三首,可供有关专家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宋诗人刘仙伦、杜旃的诗集早已亡佚,今仅有原刊入《江湖集》的《招山小集》、《癖斋小集》,存于《南宋群贤小集》等诗歌丛刊中;学者陈长方的诗文集现在也仅存四库辑本《唯室集》。《全宋诗》失收三小集,应当补录。  相似文献   

3.
四库辑本《直斋书录解题》是清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详加考核,纠缪补阙,胪列异同而辑修成的,对保存和传播《直斋书录解题》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囿于所见,亦存在辑佚未尽,考订未尽允当之缺陷。  相似文献   

4.
今存汪藻的《浮溪集》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佚而成,故其中有一些失收及误收者。《全宋诗》《全宋文》《全宋诗订补》等书都对汪藻的诗文进行了整理和辑佚,然而却对集中一些误收的诗文未加细考。今就所见者,略作考辨,确认误收者计文两篇,诗四首;疑误者计诗五首。  相似文献   

5.
卢挚是元代前期诗文及散曲大家,其诗文集《卢疏斋集》已亡佚。《大明一统志·顺天府·人物》条载,"卢挚,涿州人,仕至翰林学士,博学有文思,元初能诗文必以刘因卢挚为首,所著有《疏斋集》。"似乎明代中叶犹存。李修生作《卢疏斋集辑存》(以下简称《辑存》),收文十余篇,诗五十余首,词二十余首,散曲小令一百二十余支,并作有《卢挚年谱》,但典籍浩繁,难免遗  相似文献   

6.
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的缘起,整理的成就和不足的考察,认定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稿本,无论是在卷帙次第、著录书目的排列顺序,还是在图书著录的数量方面,都较四库辑本接近《解题》原貌,虽有残缺或不足,实仍较四库辑本为优。  相似文献   

7.
《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宋代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它穷溯图书源流,有继往开来之功,为研治目录学之规范。清代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所辑成之二十二卷本,以聚珍字印行流传。清中叶,卢文粥辑成(新订)《直斋书录解题》五十六卷,今存稿本,其书略有散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了徐小蛮、顾美华之点校本《直斋书录解题》,为我们研究目录之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然此书断句亦存个别疏误,兹列举一则如下,以供学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升 《图书与情报》2005,(5):100-103
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大典本《春秋会义》的不同版本,指出:大典本的初辑底本均注明每条佚文在《永乐大典》中的出处;《大典》纂修与分校官所作的辑佚工作是颇为复杂的,也是用功颇勤的;《大典》纂修与分校官在进行校订时,还尽可能多地参考它书进行校勘、补辑;四库馆办理的大典本,有不少经人录副而流播于外;抄成的《四库》大典本定本,也有可能未被收入《四库全书》。这些分析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大典本初辑及整理情况,更客观地评价〈四库全书〉开馆期间的辑佚工作。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杂志》2005,24(6):93-96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去年底出版的《书林清话文库》第一辑发行以后,深受海内外读书界欢迎。日前,由天津来新夏《邃谷书缘》、南京徐雁《苍茫书城》、上海虎闱《旧书鬼闲话》、福州林公武《夜趣斋读书录》和浙江嘉兴范笑我《笑我贩书续编》,以及古旧书业文献选编本《旧书业的郁闷》组成的第二辑六种已经在石家庄问世。这里选发的是首辑中有关北京藏书家韦力《书楼寻踪》、天津图书馆研究员刘尚恒《二馀斋说书》和谢灼华《蓝村读书录》的三篇书话。  相似文献   

10.
郭丽 《图书馆学刊》2008,30(2):125-127
《四库全书》缮录赵用贤本《管子》,参考《管子》前后篇文和其他书籍,对底本讹误进行校改,但又出现了新的讹误,主要是形近而讹,声同而讹。证明四库馆臣虽对底本进行了修订,但在抄写、校对过程中的疏漏使四库本《管子》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陆机为“太康之英”,而其年谱迟至民国始有人编纂。民国的三种“陆机年谱”,李泽仁《陆士衡史》最先在《尚友书塾季报》发表,校补后经志景书塾铅印出版,其中不乏创见;朱东润《陆机年表》厘清了西晋平吴后陆机被俘等关键问题,最具影响力;何融《潘陆年谱》大约与朱谱同时完成,考证简略,刊登于总共出版两期的《知用丛刊》上,长期以来淹没不闻。厘清民国三种“陆机年谱”的版本情况和学术价值,有助于认识“陆机年谱”的编修历史,对陆机研究的某些观点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  相似文献   

12.
《永乐大典目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大型类书,所收典籍多为宋元旧本。然大部分现在已经散逸。《连筠移丛书》中刊刻的《永乐大典目录》,提供了了解《大典》全貌的钥匙,我们得以窥见各卷的大致内容。但其刊刻经过学人皆语焉不详。文章查阅大量材料,发现了刊刻者杨尚文之墓志,以及抄录者张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永乐大典》保留了许多世无传本的珍文秘典,为世所公认之辑佚渊薮;就编纂年代而言,《大典》所采多为宋元旧本,因而使“大典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使其作为校勘传世著作的一种“善本”而言亦十分珍贵。今以首次公之于世的《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辑本对勘,试论其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4.
今河南辉县百泉藏有一北宋碑刻,上有苏轼所书"苏门山涌金亭"六大字,并有"眉山苏轼"落款,碑刻上另有两处题记,史称涌金亭碣。碑文书法风格近似颜体,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苏轼至辉县百泉的时间应为元祐三年(1088年)九月十七日至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之间,碑文应题于斯时。碑刻题记详细记载了此碑的流传情况,此碑刻最早被汲郡胡戢收藏,后被进士孔揖、邑佐李琦收藏,最后邑令王嗣晖将其镶嵌在涌金亭内,流传至今。由对胡戢的考证可还原其和晁补之、苏轼、苏迈、张耒的交游情况。而胡氏藏匿此碑四十年,反映了北宋新旧党争的政治状况以及苏轼仕途和苏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横浦集》是宋代学者张九成的文集,为杨新勋先生整理的《张九成集》之一部分。其整理相比前人有所精进,但仍有一些疏漏处。文章拟以杨新勋先生整理本为中心,就该集校勘提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求在将来重新出版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永乐大典》是极具文物、文献价值的宝贵文献,是辑佚补遗的渊薮,学术界对之重视有加,从中辑录出了数百首《全宋诗》未收的佚诗。不过,《永乐大典》载录的宋诗存在重名失考、失题错题、截断全诗、误冠作者、诗歌重出等讹误情形,许多诗歌被误当作佚诗为补遗者辑录,影响了《全宋诗》补遗的质量。究其原因,《永乐大典》编纂的草率、类书的性质、底本不可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利用《永乐大典》辑佚补遗的时候,需要辩证地看待其文献价值,既要充分关注,也要仔细考辨、追源溯流,以避免盲目偏信《永乐大典》带来的失误。  相似文献   

17.
Contextual factors greatly affect users’ preferences for music, so they can benefit music recommendation and music retrieval. However, how to acquire and utilize the contextual information is still facing challeng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for context-aware music recommendation, which infers users’ preferences for music, and then recommends music pieces that fit their real-time requirements. Specifically, the proposed approach first learns the low 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s of music pieces from users’ music listening sequences using neural network models. Based on the learned representations, it then infers and models users’ general and contextual preferences for music from users’ historical listening records. Finally, music pieces in accordance with user’s preferences are recommended to the target user. Extensiv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real world datasets to compare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other state-of-the-art recommend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those baselines, especially on sparse data.  相似文献   

18.
徐梦莘是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民俗学家。作为其代表性史著,《三朝北盟会编》汇集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各方面史料,体现了徐梦莘的史学修养与档案文献编纂意识。目前学界对徐梦莘文化观和《三朝北盟会编》史料价值的研究已较充分,但从档案角度系统探讨徐梦莘文献编纂意识的仍然较少。本文以此为题探讨徐梦莘的档案编纂意识,以及它对现代档案编纂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陈鹏 《大观周刊》2012,(44):105-105
古代苏禄国与中国的交往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而古代中菲关系史更是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期。明永乐时期,苏禄国东王、西王、峒王三王的突然来朝将两国关系推向了高潮,但自永乐二十二年后至清代便断绝了朝贡往来。三百年后,于康熙年间,苏禄国复又请求朝贡,雍乾时期的三十多年间仅官方朝贡就这六次之多,民间往来更是数不胜数。古代中国政府对苏禄国的朝贡一直采取的是怀柔友好的政策,这对中菲的国际交往、对外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西京杂记》非葛洪伪托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宏武 《图书馆杂志》2005,24(11):68-75
葛洪《西京杂记跋》所言真实可信。《西京杂记》一书,确系刘歆草创,经后汉三国时期的漫长流传,至葛洪始编集成书。其文本内容虽然已非刘氏之旧,但此书作为补遗之作的史料价值,决不可轻易否认;前人关于《西京杂记》系葛洪伪托的论断,也根本不能成立。葛洪自觉整理保存汉代逸史的学术功绩,应该得到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