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真实"与"虚构"作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创作观念长期成为纪录片和剧情片各自的基本属性.以虚构方式展现的基于事实的作品和以纪录片形式表现的虚构作品成为近年来创作的独特景观."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作为两种主要类型,其融合"真实"与"虚构"的特性,展示了后现代哲学真实观影响下影视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Documentaries)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它们试图'记录'真实'世界的某些特征。"从这个简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纪录片的界定涉及二方面:对象世界的"真实";记录世界的方法;纪录片中所表现的"真实"。对象世界的"真实"是建立在事实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没有事实和价值判断也无所谓真实。表现的"真实"是通过画面、图像和声音等具体的记录手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30年,是"真实"这一概念被不断解构、重构、颠覆的30年.历数中国纪录片的数次起承转合,都表现为一种对"真实"的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纪录片又是一种艺术,她并不仅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朴实、简单的再现,而需要一种技巧性的创作——一种"无痕迹"的技巧、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电视纪录片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真实有活力的影像载体,以独特的视角记录着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时代,从一诞生就受到好评。然而,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多元化"的需求,传统纪录片的单一表现已很难满足需求,而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法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方向和保持活力的努力方向。也  相似文献   

7.
冷凇 《视听纵横》2008,(2):21-24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30年,是"真实"这一概念被不断解构,重构,颠覆的30年。历数中国纪录片的数次起承转合,都表现为一种对"真实"的矫枉过正。伴随着纪录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际纪录片交流日趋火热,对纪录片"真实"概念的探索呈现出分化和论争的多元趋势。电视的"产品时代"和"多元融合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纯纪实类纪录片在未来会萎靡,但纪录片如果不鼓励新的样式突破,死命抱紧"真实"的稻草,注定会为其所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为例,阐述符号象征理论的具体运用:通过专家采访、历史遗址遗迹展示、史料影像还原、情景再现、三维动画制作等方式,实现历史人文纪录片影像象征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连接,进而实现历史人文纪录片象征意义的展示,表现创作者的主题思想。这种符号象征意义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另一种真实的叙事表达,通过这种真实的叙事表达重构历史事实,对历史的人文精神进行时代解读,实现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创作使命。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5):51-55
<正>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呈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1]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录片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并辅以画外音、文字说明、图片等。纪录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真实",它讲究通过独特视角"复原"历史世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形态的纪录片逐渐兴起,人们把这种全新形式的纪录片称为"网络纪录片"。这种纪录片通过对多种多样媒体技术的综  相似文献   

10.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的审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电视纪录片定位于电视新闻片和电视故事片两者之间,具有审美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电视新闻片的内容主体的客观实在性,因而具有真实美;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电视故事片的创作主体的主观渗透性,因而具有艺术美。电视纪录片是具象和想象的统一,再现和表现的统一。这是电视纪录片美学意义上的界定。电视纪录片美学意义上的界定,表明了电视纪录片的审美张力受制于电视造元素语言综合运用的整体效应。电视纪录片是视听结合的的产物,是电视诸元素语言集合而成的多维时空艺术。它的审美冲击力来自于其创作主体所运用的电视视听语言对欣赏主体…  相似文献   

11.
从观纪实手法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纪录片创作手法,它从出现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运用这种手法创作出来的纪录片主观性太强。违背了“真实性”原则:另一部分则大力支持,认为这种手法不仅记录了真实而且把真实更加艺术化、深层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推陈出新.是新型纪录片的革命.代表着现代纪录片发展的世界性潮流。研究纪录片的主观纪实手法.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电视产品化"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纪录片的创作风格也日益多样化。动画作为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视听手法,能否介入以真实性为本质属性的纪录片值得探讨。动画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对于言说纪录片的真实属性而言是一定意义上"解构—颠覆—重构"的过程。在事件真实的前提下,动画纪录片的动画表现形式只是视听语言的一种手段,不会触及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产生到现在,中国电视纪录片走过了50年的历程。近年来,随着纪录片题材的扩张和对影像化的追求诱发了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从而产生了对纪录片真实的怀疑。而其实,无论从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还是创作状况来说,50年来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仍然一直坚守着真实的基石。纪录片的真实理念并没有被颠覆,也没有必要进行重构。而面对纪录片真实的怀疑,我们有必要对纪录片的真实属性和近段时间出现的一些表现手法进行重新思考和梳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纪录片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何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协调好"真实"与"虚拟"的比例,通过艺术创作记录下人类社会的真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艺术精品,是当代电视纪录片艺术创作的重要使命。为了创作出更多的纪录片精品,满  相似文献   

15.
江逐浪 《现代传播》2006,(1):114-116
"真实再现"是否能够运用于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如何运用于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的讨论的回音尚未散尽,人们又看到英国BBC在制作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上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这种创作技法是"真实再现"的延伸与递进,本文将它称作"背景重建"."背景重建"与"真实再现"一样,再一次挑战了纪录片与传统剧情片的界限.本文将主要通过典型的"背景重建"作品2003年BBC制作的<庞贝古城最后的一天>,来探讨这种创作技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反映人与自然原生状态的节目形态,近年来在中国电视界如出水芙蓉般真实、清新、自然,彰显着它独有的魅力。它强调客观真实,淡化作品的主题意识。然而,电视纪录片以真实的记录去淡化主题,去回避编导的主观创作意图,并不是意味着作品没有主题的表达,而是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让受众慢慢体味主题。为此,创作电视纪录片对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导技高一筹地在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在不显山露水地谋篇布局中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中通常会有"情景再现"。这种再现往往动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段来进行人物、氛围的营造甚至渲染,这会导致纪录片这个种类特性的损伤抑或偏移。在遵循纪录片真实纪录特性的原则下,是否有再现的另类界定和手段?再现的拓展中是否存在误区?作者从多年实践的案例出发,围绕最大可能保证纪录片纯粹性的问题进行探讨,论证纪录片再现的多种制作方式。目的是更广阔地拓展纪录片的创作空间,从而让纪录片既有原始生命感,又不失观众接纳的兴趣点,尽可能扩展纪录片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一词最早由"纪录片教父"约翰·格里尔逊提出,他给出了纪录片第一个定义:对事实(Actuality)的创造性处理.这个定义看似合理全面,却并不具备实践意义.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说以及各类影视作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创造性处理,怎么"处理"以及"创造性"尺度的把握在这个定义里缺乏有效的可执行的标准.格里尔逊也认识到自己提出的这个定义存在不足,在后来的著述中他坦言自己之前对"纪录片"所作出的诠释是"词不达意"或者说"含混不清"的(Clumsy).但是这个定义却给纪录片创作在意识上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同时也让我们对纪录片的记录和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考量.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而又不失"创造性",这就必然涉及纪录片创作中有关真实的"再现"和"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魏珑 《现代传播》2005,(4):120-122
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①“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20.
情景再现是当今文献纪录片最常用的创作技法,其是否符合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一度是业界争论的话题。而今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的加剧,真实与虚构的边缘被不断模糊,情景再现的样式与限度也随之拓展。文章从文献纪录片的发展情况、纪录片真实性的限度、情景再现样式上的创新三方面探究中国近20年文献纪录片创作技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