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瑶瑶  钟声 《视听》2024,(3):138-140
新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行业革新,让传统广电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MCN模式的出现为传统广电媒体的商业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商业化的MCN机构成了传统广电媒体的重点问题。广电媒体MCN领域的布局者应积极打造贴合受众喜好的IP,在建立短视频横向矩阵的同时,拓展与知识类社区的纵向合作,不论是传播策略还是变现模式,都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在运用新兴技术、创新思维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混合的商业化模式,延长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以实现传统广电媒体MCN的初步商业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张玮  李婷 《传媒》2023,(S1):18-21
伴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视频化趋势,从中央到地方,广电媒体全面布局短视频主阵地,一些广电媒体通过成立MCN机构,探索出了一条轻量化转型的新路径。现在,MCN正在成为广电与市场、平台相连接的重要中介。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河北广电MCN的转型动因与实践路径,并以此展望广电MCN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广电媒体MCN转型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庆娜 《传媒》2021,(17):45-47
MCN模式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多样化提供了新的支点,也为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广电都在尝试入局MCN发展模式.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投资了全资子公司"云上新视听",孵化热门IP,积极转型,创新发展.本文以"云上新视听"平台为例,探析新时代媒体转型升级的多样化模式,研究MCN如何助力媒体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4.
张晶 《东南传播》2020,(8):17-19
在短视频MCN行业发展浪潮的市场驱动下,广电媒体发挥资源和内容优势,纷纷布局MCN。广电MCN以自主建立或与头部平台、市场公司合作的构建形态,用互联网思维,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探索出以"内容版权+流量分成"、"广告营销+内容电商"和"直播带货"为主的商业变现模式。本文通过对广电媒体MCN的发展机遇、构建形态、变现模式及运营思路探析,为处于媒体融合深改期的广电媒体找寻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李芸 《新闻世界》2024,(3):95-97
随着媒体融合加速推进,MCN机构在多平台传播的大环境下迅速崛起,成为内容产业的核心力量。传统广电媒体加入MCN既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2018年下半年起,我国广电媒体开始进军MCN,尝试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本文探讨了MCN对广电媒体的影响,分析了广电MCN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发展路径,以期为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金聪 《传媒》2021,(4):49-51
在国家提出加快建设5G的背景下,广电媒体可以选择以MCN模式布局短视频领域,通过自建短视频平台、自建MCN机构或与头部MCN机构合作等路径,采取盘活内部资源、聚合社会资源、实行产业化运作等策略,深耕短视频领域,达到媒体融合转型目的.  相似文献   

7.
曹婷婷 《东南传播》2021,(12):86-88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使新媒体行业对传统广电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广电媒体在运营遇到困难,业务模式难以为继,转型之路势在必行.本文以央视记者"王冰冰"走红为例论述新媒环境下广电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专业和权威的优势,采用MCN网红运作的模式,打造IP,通过直播与短视频的方式,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马文良 《东南传播》2021,(4):103-105
在Web 2.0时代,MCN的本质是为职业"网红"提供流量变现的渠道.作为源于国外视频平台YouTube的概念,MCN亦是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成熟的市场化MCN公司,已经在诸如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孵化了大量的"网红".由此,MCN所具备的传媒价值与商业价值,也吸引了以电视荧屏为主要阵地的广电媒体.研究基于SWOT模型,分析广电媒体布局MCN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开元  邱鑫 《视听》2022,(4):23-27
源起于国外社交网站YouTube创造的多频道网络MCN,被国内各大商业媒体沿用落地后,在实现网红高质量孵化、内容持续输出、联络维系用户、流量快速变现等方面体现出极大优势.众多广电媒体纷纷布局MCN,试图探索出一条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在当今传媒业态下,广电MCN须从音频用户、带货直播以及MCN三大主体的内在价值出发...  相似文献   

10.
在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的浪潮中,湖南广电锐意进取、层层递进,探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芒果模式",有效应对了媒体融合中双线作战、盈利单一、技术升级等严峻挑战,为省级广电媒体融合提供了有益示范.  相似文献   

11.
张艳萍 《视听》2022,(4):20-22
作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业态,广电MCN正推动媒体融合向建立跨媒体、跨体制的新型综合性媒体集团发展,MCN正成为广电与产业、市场、平台重新嫁接的重要载体.在融媒体视频化的过程中,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基于多元内容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为旗下广电MCN打造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其孵化了布噜文化、黄金眼MCN和钱江视频等MCN机构,搭建...  相似文献   

12.
王小娟 《视听界》2015,(1):45-47
作为最早"触网"的广电媒体之一,湖南广电积极打造以芒果生态圈为核心的全媒体集团。本文从思维转换、跨界融合、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湖南广电的"生态再造",讲解"电视湘军"具有示范意义的全媒体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3.
魏铭一  张梓楠 《今传媒》2021,29(4):44-47
在2020年广电媒体"试水"电商直播背景下,本文采用定性方法,对现有广电媒体参与电商直播模式进行梳理,以期洞察广电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各模式特征,为之后常态化发展和深化广电媒体融合转型提供参考。本文笔者认为,当下广电媒体跨界电商直播的实践可分为媒体公信力驱动型、广电IP赋能型、独立节目型、专业销售型四种模式,在"跨界参与程度""直播互动""场景"和"内容"等维度各具特色。虽然跨界电商直播将有助于融媒体转型,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需注意勿将电商直播做成传统电视购物、理性把握参与程度和选择低门槛的细分赛道入局。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传媒生态,网络视听市场创新驱动强劲,新模式、新理念、新应用刺激了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升级.MCN作为一种新兴商业形态,因其生态现象瑕瑜错陈而备受争议.近年来,广电系统不断嫁接"新势力"以探索转型路径,其与MCN的碰撞将为传统媒体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MCN的概念、商业模式和发展态势;分...  相似文献   

15.
新《广告法》实施后,广电广告进入全面调整期,原本举步维艰的广告经营,面临转型困境,而地市县级广电媒体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又仍然处于探索中,尚未形成规模,无法支撑广电事业发展。现有以广告创收为支柱的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摆在地市县广电媒体面前的,只有革新图存一条路。  相似文献   

16.
张子豪 《传媒》2021,(6):38-40
在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广电媒体受到新媒体不同程度的冲击,纷纷开始融合新媒体的探索之路.湖南广电融合电视与网络,结合新媒体平台,相互帮扶、相互发展,形成了具有重大发展前景和发展优势的运行模式——"芒果模式".本文以湖南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范式"芒果模式"为例,通过分析其运营、优势、成功经验及发展前景,来探讨新媒体时代下"芒果模式"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铜陵市县广电媒体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打造"媒体+精准扶贫"模式,为精准服务脱贫攻坚贡献广电力量,也为其他地方基层广电媒体服务脱贫攻坚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8.
魏莹 《传媒》2019,(17):61-63
在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电媒体正在向智慧广电转型。而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县级广电媒体是主导者。因此,智慧广电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已有的智慧广电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来看,其基本思路是以提升传播力为导向,以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为基础,以全媒体平台建设为抓手。其主要模式有上级广电系统搭建平台、市县广电自主搭建平台和技术公司合作建设模式三种。  相似文献   

19.
建构成熟的经营模式,要提前谋划,及时转变思路,做强传统业务,拓宽新兴业务,建构科学有效管理机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品牌优势、人才优势、传播优势,构建跨媒介、跨行业的多元化运营新模式。抓住技术革新机遇,推进“移动优先、一云多屏”,打造广电MCN机构,积极开拓运营空间。  相似文献   

20.
赵彤  邝敏琪  杜雨蔓 《传媒》2023,(24):32-35
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的道路上,数字藏品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不断出圈。而广电媒体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也纷纷积极布局数字藏品市场,将数字藏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创新途径,设计并推出了大量融合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美藏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广电媒体开拓数字藏品新领域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全民共享,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本研究基于广电媒体涉足数字藏品的背景,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地方广电数字藏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推出数字藏品对于助力文化传播的意义,以期为广电媒体数字藏品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