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知识基础不同于专业知识基础,高深和独特是专业知识基础的衡量标准.由此,普通文化知识不能充当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学科知识只是教师职业知识基础而不是专业知识基础.教育性知识才是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它是教师所特有的高深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知识两类.教育性知识是引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发展的自觉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高职教育的特征,社会职业岗位的基本构成,阐述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明确了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职业岗位中的重要性:在高职教育中,如何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基础,从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内容整合、教学方法、质量保障等方面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一种形态, 源于经验和技能.发掘隐性知识,研究它与职业教育、教学的关系,加强对知识人才的管理,促进教改,对师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对学生的终身职业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文章主要指出了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五方面功能:在职业道德中的育人功能;在人才个性化管理中的激励作用;在课程设置中拉链对合作用;在教学目标设立中的拉伸拓展作用;在校企联合中的契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创造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论述了知识与创造力及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知识教育应如何转变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升华与大学知识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知识生产具有社会性,高校艺术类青年教师不仅承担着知识的传承与知识传播,还是知识生产的参与者,研究高校艺术类青年教师的知识生产与个人职业成长,发现艺术学科的知识生产规律。 研究发现高校艺术类青年教师普遍重视艺术创作,对高校的科研评价方式并不认同,青年教师的艺术创作呈现功利性与效率性特点。 艺术类青年教师应正确认识实践性知识生产与学术研究的关系,通过学术研究和总结艺术创作规律,指导个人艺术创作,实现实践性知识生产与学术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其演变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知识观的不同,往往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应树立“知识是探究、知识是建构、知识是运用、知识是多元“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中处理好适应与超越、科技与人文、知识与智慧和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管理--职业教育教学论探索的新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无论是教育内容所传授的知识类型,还是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智力类型,比较"复杂"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论,在理念、模式、方法等诸领域,与经典的重在"育人"本身而无具体明确的"职业目标"的教育,即比较"单纯"的普通教育的学说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管理科学关于知识管理的观点,提出以"隐性知识管理"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论,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学和教学论侧重于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职业教育学和教学论则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的新观点,这为探求"普职"差异并为寻求解决差异的手段及其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拓展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进化论、知识论、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说明学术职业发展与知识进化的关系。学术职业的本质是高深知识,高深知识本身就在不断地演化至无穷。知识进化在带来学术职业发展危机的同时又能够克服这种危机,要求教师既要认识学科的局域性,又能认识自我内在的无知之态。学术职业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是自由学习。  相似文献   

10.
知识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所,所有社会资源都要成为商品。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更多的价值,知识商品的价值是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知识商品的价格是知识劳动所得,知识劳动所得包括普通工资、劳务收、特殊津贴、特别奖金、专利收入、智力分红等,普通工资以外的收将成为知识劳动的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