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联合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中海防腐技术开发公司、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对于人类来说,并非所有的水都是生命之水。海洋里苦涩的咸水能直接饮用吗?受现代工业排污和农药浸渗的水能饮用吗?天上掉下来的酸雨水能饮用吗?人类也正面临着水质的困扰。能否摆脱纯净淡水的危机呢?为此,笔者走访了地处杭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前不久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与水处理专家的一席谈,让我大开眼界。我国西沙建的海水淡化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日产水量 200吨;为新疆油田钻井队研  相似文献   

3.
海冰资源淡化研究与利用技术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总结了正在执行的"863"项目"海冰资源淡化与利用技术"课题的有关海冰资源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最近几年在陆基海冰淡化技术开发及集成、海冰水种植与灌溉技术、海冰水灌溉技术体系和农业安全利用模式,以及陆基海冰淡化及农业灌溉应用示范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海冰资源淡化与利用技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35-35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不断取得进展,每吨海水淡化成本已经从8元左右降低到5元左右,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海洋法学会理事长张登义2004年5月16日在2004上海国际科普论坛上透露:这项技术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关注和支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海水的特点,海水淡化的原理和当前海水淡化的几种主流技术.对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进行了主要分析叙述,包括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反渗透法在海水净化中的应用,反渗透技术的最新创新进展.叙述总结了我国海水淡化的研究和技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围绕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及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分析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原理及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技术成熟度、经济合理性、社会需求以及环境影响四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构建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优化海水淡化产业布局,保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团队带头人张岩岗,男,36岁,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能源环保设计研究所主管设计师、海水淡化与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理事。获首钢优秀青年人才、首钢能工巧匠、首钢青年岗位能手、首钢青年创效先锋、首钢技术带头人、首钢模范共产党员、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海水淡化与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及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主持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参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7)
目前的水处理技术发展迅速,膜分离技术作为水处理技术中重要的一环,正渗透在不需要外加压力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展现较高的去除率,正渗透技术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以及水质净化方面,在与纳滤、反渗透联用以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淡水资源日趋匮乏、水质日趋恶化的现象逐步成为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和水处理专家的重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作为当前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具有无相变、不发生化学变化、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耗能低等众多优点[1],在废水处理、工业水处理、纯水制造及海水淡化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21)
不可否认,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工业与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浓水处理现状尚不理想,因此需要借助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加以改善。对此,笔者阐述了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意义,并结合实例就其做了进一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客观阐述全球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美国、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外海水淡化技术选择决策研究现状;通过借鉴国外经验,针对我国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形势,从指标选取、细化和评价方法选择方面提出开展我国海水淡化发展选择决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七十年代引进反渗透膜脱盐技术,至今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医药等领域,用于纯化水的制备、海水脱盐淡化等。随着反渗透膜元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用,对反渗透膜的正确使用及维护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在常规电渗析装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频繁倒换电极电渗析装置及其工艺系统(EDR),去年通过了国家鉴定。频繁倒换电极电渗析工艺系统,国外简称EDR,是对称可逆的实用性电渗析过程。与常规电渗析(ED)过程不同,即离子通过膜的迁移方向以及浓缩、脱盐室以相同的时间间隔,例如每15分钟或20分钟倒换电极一次。借此,便有可能使膜面比常规电渗析膜面保持干净得多。因而,可以显著地提高电渗析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能量回收是反渗透海水淡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能装备,但相关产品基本由国外垄断,我国尚无具有竞争力的成熟产品,相关装备国产化率、自给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发自主可控的海水淡化能量回收技术与装备是推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海洋里虽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但是由于大部分海水含盐量过高,并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所以世界各国都纷纷建立了海水淡化工程。然而,由于目前海水淡化的成本还相对较高,所以并没有得到很广泛的普及。  相似文献   

16.
<正> 荣成市是2000年国家科技部首批公布的"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海洋"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到目前为止,荣成产业化基地正在实施的"863"计划有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牡蛎壳综合利用技术、鲍鱼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全雌牙鲆遗传育种技术、中国对虾性别控制技术研究、高健康对虾培育技术开发、扇贝三倍体技术的研究、深海潜网设备和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工厂化养殖海水净化和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大洋渔业资源开发环境信息应用服务系统10个项目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与海水淡化制氢基地的链合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铭  刘贵利  孙心亮 《资源科学》2008,30(11):1632-1639
能源与淡水危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地制宜地利用风能条件,在我国沿海地区推行海水淡化,并进行海水制氢产业延伸是我国解决能源与淡水问题的突破口。论文在对我国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发展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的产业基础与技术可行性,以及利用风能进行海水淡化制氢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提出“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制氢”产业链合模式;提出我国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制氢产业基地建设目标及相应的节能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海水淡化制氢总规模达到600×104t/天,可节约原煤464×104t/天,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76×104t/天。进而形成国四大海水淡化制氢产业基地的建设格局,即东北地区以大连为核心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制氢产业基地,华北地区以天津滨海新区与曹妃甸工业区为核心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制氢产业基地,华东地区以长三角沿海为核心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制氢产业基地,华南地区以湛江与深圳市为核心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制氢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研究地球两极的科研机构,其名誉所长董兆乾是个老南极人,更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出生于1940年3月,山东省荣成市人,1966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因成绩优秀进入国家海洋局工作,专攻物理海洋学。1979年12月18日一大早,董兆乾所在的海洋二所海洋物理  相似文献   

19.
海水淡化在国际上已经形成新兴的高技术产业 海水淡化技术有两类,一类是从海水中分离出水,如蒸馏法、冷冻法、水合物法、熔剂萃取法和反渗透法;另一类是从海水中分离出盐,如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目前世界上有105个国家的175家公司从事海水淡化。蒸馏、反渗透和电渗析技术应用较多,分别占世界总容量的62%,31%和4%。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青岛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将于6月26日至28日在青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确定为“海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将担任本届论坛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