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在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方面作出卓越贡献。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及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同仁选定河北定县为实验区推行平民教育实践。他综合自己的经验性体察与李景汉主持的定县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进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的理论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不少知名人物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及平教会从事的定县实验是一项昂贵的事业.而平教会作为民间组织,本身并无财源.定县实验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海外捐助.本文考察了平教会的海外捐助活动,揭示了其与定县实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和朱焕章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两大教育家,晏阳初率先在河北进行定县实验,朱焕章则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实践。纵观两者,我们会发现两者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存在诸多共通点,突出体现在都怀有基督宗教的博爱情怀和对教育现实的深刻思考,坚持教育的普及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平教运动的师资培养,平民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本土性特征等等。比较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家办学以及当代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及平教会从事的定县实验是一项昂贵的事业。而平教会作为民间组织,本身并无财源。定县实验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海外捐助。本文考察了平教会的海外捐助活动,揭示了其与定县实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抗战前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与当今的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十年晏阳初先生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平民教育实验,对我国当前县、镇、村的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市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他所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后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后又由晏阳初本人将其收获的种子播于全世界贫瘠的土地上,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晏阳初早年留学美国,自1920年回到中国发起全国性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以后,相继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实验区。1950年以后,晏阳初以定县实验的基本经验与中国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理论为基础,在泰国…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儒家民本思想及欧美新思潮影响下,20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率领同仁在河北定县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他们由社会调查出发找出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以及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乡村平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变动及社会改良均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史上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流派,对当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及其同仁在深入农村,向农民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大教育,连环进行,相辅相成”的主张、其生计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要训练农民生计上的现代知识和技术,以增加其生产;二是要创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养成国民经济意识,与控制经济环境的能力。”“定县实验”还创造了一整套方法,包括建立“生计巡回训练学校”、“表证农家”和“实验推广训练”三个程序,依靠“农民霹页导农民”,培养训练“领袖农民”,由“领袖农民”推动全体农民,推广先进技术,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抓住农村存在的生产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使农户获得实际利益。晏阳初的一生,至今仍被誉为“既是一个伟大心灵的人生纪录,也可以当作一本乡村建设和社会改造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晏阳初:我国电化教育早期的践行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晏阳初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在20世纪前半叶,为中国的平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晏阳初把幻灯、广播、电影等当时最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应用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华工识字教育、平民识字教育、军队识字教育,尤其是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大提高了社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晏阳初对电化教育的践行和农村改革的经验,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晏阳初先生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1926年至1937年间在河北省定县有计划地开展了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以平民教育运动为核心的乡村建设的全面实验。本文拟就定县实验中的生计教育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以为当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提供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晏阳初“定县实验“之儒学精神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所推行的平民教育实验的五大要素——指导思想、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方法等方面阐述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在采访晏阳初后,留下了一句话:“他在世界黑暗之处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晏阳初“定县试验”的原址翟城村,也流传着一句话:“要是晏阳初还在,农村就不会这么落后。”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晏老先生的怀念,也昭显了广大农民对平民教育的呼唤一刻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3.
晏阳初接受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既有传统的儒家文化, 也有西方的基督文化。而且这两种文化在晏阳初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会贯通,传统儒家文化确立了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教育思想,而基督文化宣扬的“爱”和“布道”的精神则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另外一根“支柱”。中国长久以来存在的教育弊端,就是“注重上层,没有看到基础方面。办教育,着重于高等、中等教育;讲政治,着重于国政、省政,眼光都放在上层,基础问题全不在意”。在定县实验中,晏阳初逐步确立起了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家施教,注重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注重农村教育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相互协调、促进,注重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教育思想,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晏阳初(1893—1990)是现代中国及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是一位爱国教育改革家和教育救国论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晏阳初放弃了优裕的城市生活,走入农村,在河北定县开展改造农村的实验研究。他认为平民教育在社会改造和“民族再造”的过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从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从他的教育理念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创导的“发明、发现、发扬”的“三发”原则,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晏阳初认为要治国安邦,必须爱民、富民、教民、强民,民是“本”。  相似文献   

16.
李世宏 《上海教育》2006,(6B):42-44
晏阳初接受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既有传统的儒家化,也有西方的基督化。而且这两种化在晏阳初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会贯通,传统儒家化确立了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教育思想,而基督化宣扬的“爱”和“布道”的精神则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另外一根”支柱”。 中国长久以来存在的教育弊端,就是“注重上层,没有看到基础方面。办教育,着重于高等、中等教育:讲政治,着重于国政、省政,眼光都放在上层,基础问题全不在意”。 在定县实验中,晏阳初逐步确立起了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家施教,注重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注重农村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化等方面发展的相互协调、促进,注重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教育思想,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17.
试论晏阳初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认识,在欧美新思潮的影响下,乡村教育家晏阳初在上世纪20-30年代引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从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从调查入手,他们构建了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体系及方式,并进行理论探讨及实际推广,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乃至社会史的重要流派,对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及基础教育的改革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晏阳初先生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抗战前十年间在河北省定县所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总结了该项实验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推动今后的县(含县级市、区)、镇(乡)、村的社区教育向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对共和主义的理解是公民都担负起国家社会的各种责任,共同民主治理国家社会,这可谓之公民共和主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定县的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是以这种公民共和主义理念为指导的。对责任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强调是定县公民教育实验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公民教育自我创造是其富有成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老先生(出生于1893年)与陶行知是同时代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先后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国际上都有积极影响.晏老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运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挖掘人类潜能、开发人们心智、"除文盲,作新民"、对乡村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他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工作得到世界的公认,被授予"当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称号,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虽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但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示.本文就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