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社会虚拟化进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话题火爆出圈。基于“元宇宙”文献梳理,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的缘起与内涵界定可知,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是图书馆生物人、数字人之间通过元宇宙技术对智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序化、分解等循环往复后,使知识在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融合的智慧环境下得以交换价值和能量流转,形成的一种动态、复杂、非线性的知识社交系统。其构建是因再造知识空间的需要、转变知识交流的需要、活化社会交互的需要,核心要素包括元宇宙图书馆资源、元宇宙图书馆人、元宇宙图书馆技术、元宇宙图书馆环境。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可为提升图书馆在动荡不确定因素下的数字化服务能级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从文献服务迈向知识服务,空间的作用日益显著。智慧空间是图书馆新型知识服务业态,其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从RFID化、到无人化服务、到时空虚拟化和服务智慧化。通过梳理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典型场景和主要技术现状,总结智慧空间的初步模型,其自下而上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人工智能层、空间层、应用层、交互层六个层次,并将智慧评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新生产力,元宇宙将推动图书馆智慧空间形成新生产关系。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构建方式是夯实基础设施和基础数据、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应用创新和提升体验。  相似文献   

3.
傅爱雯  邵波 《图书馆论坛》2023,(10):117-125
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和元宇宙技术的推进,知识表现形式愈加丰富,用户需求愈加多样,元宇宙视域下的图书馆存在更多内在价值有待挖掘。基于此,文章梳理元宇宙及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特征,研究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多层交互的内外循环发展方向,探讨图书馆内部及与相关文化知识场馆交互细则,搭建实践性应用场景并提出发展策略,以增强用户沉浸式交互体验,为图书馆“数智化”转型和图情界虚实交互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梳理元宇宙和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概念和发展现状基础上,论述元宇宙融入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建设的可行性,构建包括创客空间用户、实体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支持系统和创客空间元宇宙四要素的元宇宙驱动下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体系架构,并从创客空间用户服务、实体创客空间建设、创客空间支持系统构建、创客空间元宇宙实现四方面提出元宇宙驱动下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147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进行网络调查、电话访谈、内容分析等可知,构建、映射、交互和应用四类元宇宙基础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仍处于初期摸索阶段,这些技术尚未融合以促进图书馆元宇宙形态的整体实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可知,图书馆员数量、图书馆馆舍面积、年度总经费与高校图书馆应用元宇宙基础技术的服务类型数量呈显著相关关系,且年度总经费正向影响此服务类型数量。基于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元宇宙基础技术的应用:用户形态数字化映射、知识资源虚拟化重构、移动空间场域化构建和创新服务智能化互联。  相似文献   

6.
盛琳涵 《图书馆》2023,(6):86-91+111
文章首先论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元宇宙图书馆。其次对元宇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共同特征(去中心化、沉浸式体验、社交属性)进行分析,认为元宇宙赋能下的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平等、去中心化的信息服务,带来智慧交互、感官互联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社交网络也从扁平化体系过渡到立体网络体系,可利用元宇宙技术从书(优化馆藏资源、数字资源联盟共享、数字资产确权)、人(虚拟数字人)、用(文旅融合虚拟体验、交互创造空间、元宇宙IP文创产品)三个维度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进行优化。最后,对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施要素(管理理念、馆员培育、法律法规)提出了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世界之上进行“数实融合”的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主要在于三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从三元空间视角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图书馆中智慧的起源以及智慧图书馆在元宇宙数实融合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大成智慧;再次,分析元宇宙包含的三维、三元、三基,并通过数字经济的“四化”得以实现,以及元宇宙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元宇宙环境中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可以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实现数实融合,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提升法律保障,同时还要避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融合发展,2022年12月3日,“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高端学术论坛聚焦元宇宙下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通过对会议报告和开放访谈综述,从理念、技术等角度探析元宇宙助力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必然性,从资源、空间、服务等角度提出元宇宙支持下智慧图书馆建设方向,从虚拟馆员、虚实空间、知识学术中心等视角评述当前实践案例,同时反思智慧图书馆对元宇宙生态的影响。此次会议通过前沿且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元宇宙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元宇宙的提出激发了高校图书馆领域知识交流与科研创新的活力,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方法/过程]文章揭示了元宇宙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共生的哲学形态,将场域理论的基本逻辑应用于学科知识交流与学科资源交互之中,采用质性分析法深入挖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环境、用户、资源三大需求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域交互下的智慧空间服务、用户定制服务和资源平台服务于一体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文章从元宇宙虚实相生理念和技术特性出发,梳理其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的潜在驱动力,为高校图书馆从资源能力向服务能力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元宇宙是图书馆在元宇宙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利用元宇宙属性特征,集成各类新兴技术,为大众提供新的服务与体验,是图书馆发展的新赛道。图书馆元宇宙建设包括空间虚实相融建设、数字资源资产管理与服务、用户交互和参与以及人文生态社区组织。参考元宇宙技术分层,图书馆元宇宙技术框架分为应用服务层、空间计算层、业务管理层(资源、人员、社区)、去中心化层以及基础设施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已有、可预见的各类应用场景,形成图书馆元宇宙应用标准规范及应用指南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时空、功能等维度重新界定元宇宙的内涵,并将其发展路径划分为启动探索期、架构完成期和生态成熟期3个阶段。探讨基于物-人-场景的图书馆与元宇宙虚实融生,重点分析元宇宙图书馆存在的数据保存和流动风险、虚实世界强联通困境、技术和管理风险等问题。针对数据存储、计算与处理架构的底层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哈希网络交互的元宇宙图书馆数据治理架构,构建包括基础设施、技术基座、安全可控、内容创作和创新应用的泛在互联可信的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生态链,治理虚实共融的元宇宙空间再造、知识传播和服务新价值重构。人与技术协同治理,从教育、规制及伦理等方面推动数智治理的相关实践,实现元宇宙图书馆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元宇宙给阅读带来诸多新特征,图书馆需要应时而变,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文章基于虚拟视觉叙事感知理论,从阅读推广的刺激介质、信息映射和终端反馈等维度,构建了元宇宙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框架。指出场域空间、技术载体可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刺激介质,而虚拟体验、交互共享与场景交融可实现元宇宙的感知信息映射,最后通过记忆存储、读者画像和感知反馈,完成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元宇宙的视角研究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智慧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功能。[方法/过程]探讨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明确智慧图书馆遇到的现实挑战,指出触手可及的阅读场景、数媒引领的资源数据、多种技术的集成等构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分析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元宇宙核心技术集成方式,构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五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加大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沉浸感;构建立体式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资源,促进用户沉浸式互动;拓展元宇宙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职能;加大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沉浸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提升元宇宙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能力,提高沉浸式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虚实交互作为元宇宙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元宇宙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关键。文章在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得出图书馆元宇宙虚实交互的运行机理,并对其组成要素、内涵特征、交互模式与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图书馆元宇宙虚实交互主要涉及相关人、事、物、场等四元要素,且主要包括元宇宙内同维度、跨维度与元宇宙间跨空间虚实交互等三种模式。同时,针对其未来应用实践提出变革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场景、转变服务角色、优化服务评价等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阐述全球元宇宙产业及现状,以及元宇宙的三大“现实”概念,认为元宇宙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而构建元宇宙知识学习中心,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智慧传承,则是大学最终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四大功能升维:借助智慧交互技术,建立智慧化数据库;延伸图书馆物理空间,搭建各种功能的元宇宙空间;建立元宇宙知识学术中心,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创设“元宇宙数智馆员”,解决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紧缺和流失问题。强调元宇宙能为图书馆带来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呼吁人们更理智、更耐心认识元宇宙和元宇宙智慧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加快应用元宇宙技术,探索智慧图书馆沉浸式服务,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实践场域。文章梳理元宇宙核心技术和智慧图书馆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基础,探讨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据此提出融合路径。围绕智慧图书馆设备、技术和职能等核心要素,结合元宇宙关键技术、内容创作和生态系统,设计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和功能,构建虚实共生的AI+3D+VR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场景和服务模型。最后,基于元宇宙智能互动引擎,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教育和学习空间场景技术开发,体验知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司娟 《晋图学刊》2023,(3):72-79
学界对元宇宙与图书馆的运用和实施做了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对这些文献的系统性梳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图书馆可以利用元宇宙技术,构建新的场域空间,拓展新的资源获取途径,发展新的服务生态;中国图书馆要走本土化的元宇宙道路,储存与传承经典文化,构建书香社会,强化原发性技术探索,实现元宇宙技术自主化与可控化利用。本文从一个文献视角总结了元宇宙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发展元宇宙提供了学术线索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智慧图书馆空间结构是数实空间融合,元宇宙嵌入要求智慧图书馆加强虚拟空间服务。元宇宙背景下,智慧图书馆虚拟服务空间应由物理层、软件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构建而成,智慧图书馆虚拟服务空间应聚焦馆员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用户知识与习惯、移动智能终端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虚拟空间导航与用户行为监督、知识资源智慧化管理、智慧社区与VR/AR体验区搭建。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理论基础的探讨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典型实践案例的挖掘,总结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应用场景与构建模式。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建设实践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虚拟资源;创设虚拟现实环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虚拟化实体场景,提供非面对面的线上服务;结合学科特色,创建虚拟现实实践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提出以下发展建议:重构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的价值认知;发挥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支持作用;加快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资源建设;促进元宇宙共享空间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虚拟共享空间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元宇宙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用户的实时交互、精准服务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实现面临全新挑战,构建孪生图书馆虚实共生空间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阐述了数字孪生图书馆全智慧服务系统的运行机理,分析了孪生图书馆全智慧服务的重要应用场景,并从技术研发、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标准法规等方面提出全智慧服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