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式教学有它特殊的规律,其基本特点是一个教师同时教不同年级的几个班学生,要求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相搭配、相交替。复式教学可以“节省”教师,解决学校规模小,各年级学生数少的问题,是目前农村教学点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对于加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步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复式教学质量,探讨复式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下面是我在复式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
动静搭配问题,历来是复式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问题。搭配得当,教学计划就能顺利完成,效果较好;搭配不当,教学就会顾此失彼,效果就差。复式班是一种特殊的课堂组织形式,复式课堂就必须有一种相应的特殊教学组织形式。此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动静搭配,所以说动静搭配是复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动”指的是直接教学,“静”指的是自动作业(又叫间接教学)。动静搭配是指在一节复式课中,把每个年級的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原则进行科学的安排,使它配合协调,既统一于一个课堂,又分别体现在各年级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自西汉以来,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虽互有轩轾,对其部分诗作真伪也时有异说,然两千年来,对屈原的存在并无怀疑,清末民初的廖平,首次全面否定了屈原的存在,认为历史上并无屈原其人,进而推断《楚辞》诸篇实出秦代宫廷博士之手,廖季平,可谓是“屈原否定论”的始作俑者。其后,胡适之发挥其说,认为屈原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抗战前后,先有何天行侣《离骚》为刘安所作,屈原即西汉淮南王刘安说,继有卫聚贤进一步认定伪造屈原之名者为贾  相似文献   

4.
“形式训练”是西方传统语言哲学在语言(语)教学领域的自然反映.作为18世纪启蒙主义的一种延伸,新人主义在教学论上采取了“形式训练”的立场,而形式训练说是由笛卡儿等哲学家的唯理论,特别是康德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与论理学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九天”说是扬雄以玄为本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扬雄哲学思想乃至文学思想的形成在整体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文必艰深”论则是扬雄重要的文学思想之一,自宋人苏轼对之作了严厉的批评之后,历代批评家大都对它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但很少有人从扬雄思想的整体特征出发对之作认真的分析,更没有人把“九天”说与“文必艰深”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笔者认为扬雄“文必艰深”论本是建立在“九天”说的基础上,并与尚文的时代审美追求相一致,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并非一无是处,以往学者们对它的全面否定是不尽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不光去“破”更要去“立”──也谈语文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场语文教育大讨论有几个特点值得深思:第一,它是由文学界引发的,随着大讨论的深入发展,语文界也加入进来了。这场大讨论一开始就有人怀疑是新闻炒作,恐属商业行为。第二,参与这场大讨论的人多属高级知识分子,有作家、教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第三,在这场大讨论中,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批判、否定的居多,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少,越是文学界对语文教学否定得越彻底,是全盘否定(说语文教学"误尽苍生")。否定之后怎么办?他不管了──他们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太感兴趣(也有几位教授提了一点建议,比如取消全国统一考试,由各大学自行…  相似文献   

7.
“中体西用”论不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较为通行的观点 ,认为“中体西用”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实 ,洋务运动发生于 19世纪 60至 90年代中期 ,而“中体西用”论却形成于甲午战后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初阶段 ,它遵循“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路 ,以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为目标 ,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层面 ;而“中体西用”论却突破了单纯学习“西技西艺”的限度 ,容纳了学习“西政”的内容。可见 ,两者在时间上不重合 ,在内容上又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 ,“中体西用”论不可能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清末“新政”的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8.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9.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首倡的“宫调声情说”是著名的曲学难题,是研治古代音乐与古代曲学的学者都难以回避的话题。从一定的宫调自身有无声情,《唱论》所言宫调是否就指元曲的宫调,《唱论》对各宫调声情的描述是否合理、准确。宫调的声情与文本的文情是否一定一致等问题入手,得出结论:“宫调声情说”是古代音乐家长期实践的总结,不能够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认为毫无问题。就《唱论》而言,“宫调声情说”指词而不指曲,指单曲(词)而不指套数。  相似文献   

10.
一、赶时髦:当前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我们研究生做学位论文和撰写一般学术论文的时候,有人总是会这样说,“我们当前教学论中的热点问题是什么?”“写什么题目比较时髦昵?”“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目?因为它时髦,因为它前沿。”透过这些无意识的说法背后来看,其实质上隐含着教学论研究中的“赶时髦’’现象。时髦,又称时尚,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流行、潮流、新潮、新颖、风尚等。我国南朝宋时的学者范晔在《后汉书·顺帝纪赞》中以“时髦”形容一时英俊之士,当时膂‘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的说法。“时髦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一种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又迅速消逝的生活或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改革“复式教学”课堂结构,挖掘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儿童心理学原理作指导,提出了“短动”的教学方法。在复式教学中,教师对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时,趁学生思考问题、查阅资料、默读课文的短暂时间,到自动作业的年级中去检查、辅导或更换作业形式。这一教学活动,我们称它为“短动”。通过全县17个乡镇,100多所复式小学五年的试验,证明“短动”教  相似文献   

12.
“猫论”被一些人奉为座右铭已有时日,一些文人学者对“猫论”的溢美之词更是不绝于耳,有些人甚至把“猫论”抬到吓人的高度。有人说,“自古以来”,“没有一种简单明了,实惠管用的,为中国人指导经济活动的理论。五千年后,中国人终于有了‘猫论’,真不容易啊!”“五千年,一句话。”有人说,“‘猫论’是邓小平同志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维的一个范例。”由于种种原因,如果人们不去认真思  相似文献   

13.
在真理论问题上 ,我国现行的一些哲学教科书中 ,一方面承认真理论的“发展论” ,说真理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着的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才是绝对真理。一方面又讲“既是又是论”。其“既是又是论”与“发展论”的表述是相互矛盾的、不相容的。第一 ,它混淆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之间的界限。第二 ,在相对性绝对性的关系上 ,只讲两点不讲重点 ,陷入了折衷主义、二元论。第三 ,它忽视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 ,不利于人们探索真理发展的道路。对于真理论的“既是又是论” ,笔者拙见 :应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14.
复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办学形式。20世纪初,复式教学由日本引入我国,逐步在各地推广。到30年代,复式教学遍及全国。近年来,复式教学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之一。在我国复式教学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呼应的是复式教学理论界的推波助澜。近年来,关于复式教学研究的诸多著述,众口一辞,充分肯定复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称“复式教学,是在我国现代国情下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形式”;“提高复式教学的质量,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关键之一”;“搞好复式教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复…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专题研究,是探索复式教学规律,培养复式教学骨干,深化复式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配备了专职复式教研员,加强复式教学专题研究。我市复式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也是专题的提出、突破、深化与提高的过程。回顾十多年来复式教学专题研究的管理历程,主要的体会如下: 一、从复式教学的特点与需要出发。确定专题。怎样确定复式教学研究专题?我们主要是从复式教学的特点出发,根据复式教学发展与提高的实际需要进行的。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市的复式教学,由于受十年动乱的影响,秩序混乱,纪律松  相似文献   

16.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分析这个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应一概而论给予否定。就它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而言,“中体西用”论在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教育向近代化的全面转型。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为新式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教学内容,并带来了近代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五册的《触龙说赵太后》后有一道练习題:“未填沟壑而托之”。五省(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编委会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这个“之”的解释是:“代词,指太后。”说它是代词是对的,但说它指太后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8.
杨四耕 《教育学报》2005,1(6):39-46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凯洛夫教学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是第一位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与此同时,凯洛夫教学论也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即“凯洛夫问题”。对于凯洛夫教学论,必须谨慎地秉持“一种积极的怀疑论”,而不能对它进行简单地否定、甚至“颠覆”。“凯洛夫问题”的实质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归根结底是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许国梁教授倡导的“当发式综合教学”在全国一些中学的物理课上已试行六年了。六年来的教改实践表明:“启发式综合教学”对于大面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构作用。“启发式综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个容量很大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到现代教学论、学习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实施“启发式综合教学”有许多基本要求,要做多方两的工作。本文仅就在实施启发式综合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转变教学思想和确立学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可以将荀子思想定位为一种由外而内的“情性建构主义”,由此可以介入到当今全球哲学的建设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首先,荀子思想有着一致的“情论”,但面对积极与消极之情有着不同的“化情”之路。其次,理解荀子情性思想的一条主流线索,仍在于从“欲恶”“情恶”到“性恶”的一脉相承,性之恶的动源在于情之趋恶,而情之恶的源头则在于欲之趋恶。再次,这种主流的情性论却不能否认荀子的另一条支流线索:“称情而立文”之情乃是中性的情,但并不能由此否定荀子言情主要是就消极之情而言的事实。最后,文本认定“性恶心善”说将荀学心性化了,“性恶道善”论更符合荀学“心合于道”的外在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