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现行的教师评价方式,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现状,阐述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优越性,探讨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评价方式。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性视域下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苏丹 《文教资料》2010,(16):236-237,133
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办学目标和特点,制定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为高职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现状出发,结合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特点,提出了发展性评价在高职教师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强  龚少军 《江苏高教》2012,(5):152-153
文章在界定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基本理念及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建新 《成人教育》2013,(12):105-107
文章在简要阐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发展性教师评价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呼唤发展型教师评价,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并对基于发展型教师评价理念下,高职院校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从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主、客体的统一,教师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制定,质性和量性评价方法的结合以及评建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评价制度,以奖惩性教师评价为主,这种评价体系忽视了评价的促进与发展功能,评价标准单一,内容不全面,主体缺少对等性,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注重将发展性教师评价引入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体系,通过设计具有高职特色并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以教师为主的多元评价主体、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差异性评价方法、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弘扬主体性和民主化的全新的教师评价理念,在价值上强化的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对高职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形成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群体优化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融合。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既要建构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应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加以研究.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标准与实施步骤.并对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有效检验。实践表明,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对教师管理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要以此为着眼点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针对目前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理念落后、顶层设计欠缺、标准僵化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引导,以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为基点重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视野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的教学评价存在着对过程评价关注较少,评价方式单一以及评价内容片面等问题,依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的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传统、忽视教师个体差异等问题,不利于教师成长。而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核心,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高职学院在实施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时,要把握内涵,抓住特点,并遵循发展性等原则,促进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3.
张福堂  林艳 《文教资料》2008,(31):160-161
本文从树立发展性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理念,构建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坚持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教师评价原则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和实施教师评价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徐思 《科教导刊》2024,(3):67-69
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主体和关键,对高职教师发展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展性评价将教师视为可持续学习者,鼓励其积极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满足现代终身学习的需求。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高职发展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其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道德规范是教师发展的基础能力,高职院校管理者可根据量化的评价结果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助力高职教师实现终身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高职院校教师实施弹性管理,需要以合理而科学的制度作为基础。这是高职院校实行科学管理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基础。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弹性管理成败与否,制度建设是关键。具体可从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教师弹性工资制、教师民主参与制度、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等方面来创新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高职院校教师实施弹性管理,需要以合理而科学的制度作为基础.这是高职院校实行科学管理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基础.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弹性管理成败与否,制度建设是关键.具体可从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教师弹性工资制、教师民主参与制度、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等方面来创新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只注重评价的奖惩功能,而忽视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功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广泛性、协同性和全面性,要求必须改革教师评价方式。发展性教师评价的“4W”方案。即通过准确确定评价目的、评价者、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能较好地对教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最关键部分是"评价"的改革。目前学生评价工作存在评价目的与培养目标不符,主体单一、方式以量化为主。结果相对片面等问题。在构建五年制高职院校新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特点,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实际,熟练运用成长记录袋等新兴评价方式,确定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步骤,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目前以奖惩性评价为主,评价指标的确立存在不足,评价指标权重确立方法单一,构建一个发展性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标及评价依据的确立,评价指标及各项指标权重的确立。它的评价主体多样化,有常规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结果反馈,客观地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思想、工作评价,以促进青年教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企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落后影响着办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得到重视,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国企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实施策略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教师实际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尊重教师个性心理发展,让教师有更多自主权;立足于教学模式改革,着眼于教师文化建设;坚持评价方式科学性,注重产学结合诊断教学;倡导政府与企业协作共建,把国企院校纳入正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