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一流"名单出炉引来众说纷纭、褒贬参半之声,显示出某种视角下一定程度的独见。以杰出人才数、国家科学技术奖数、ESI前1%学科数、国际权威机构排行榜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双一流"名单出炉的140所高校及其50所"非双一流"高校进行分析,发现"双一流"名单出炉具有首次打破固定身份、学科战略布局、尊重大学规律等亮点,也存在名单出炉缺乏严谨性、总量偏低、一些"双一流"及"非双一流"优势或特色被遮蔽或被忽视等纰漏。针对"双一流"名单出炉存在的不足,三部委可采取理顺"双一流"中的层次关系、配置与大国经济地位相得益彰的"双一流"总量、完善"双一流"标准研判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双一流"进退的有效竞争机制予以改进,以激发所有高校竞发"双一流"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双实践、"自主发展"与"团队协作"双形式、"内培"与"外引"的双方式、"社会服务"与"科研"双渠道等角度探索"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旨在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教育呼唤"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职业院校建设专任"双师"教师队伍和兼职"双师"教师队伍都遭遇困境。职教"双师"教师标准尚未明确、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被误解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是职教"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失败的根源。重新定位政府、行业、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政、行、校、企等"四方协同"构建职教"双师"教师人力资源体系是当前职教"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尤其是现代汉语中,"双"具有数词和量词的性质和功能,"NP"前的"双"和"一双"都有[+计量性],"一双"兼有[+描写性]。这些是制约"双/一双"选择的基本句法语义因素。从组合上看,隶属型NP和准量词型NP只与"双"组合,穿戴型NP只与"一双"组合,灵活型NP跟"双"和"一双"组合皆可。"一双NP""双NP"在结构的稳固性、句法分布以及语义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双创"教育从广度向深度拓展的背景下,依托专业课程深化"双创"教育是必选之路.市场调研是"双创"活动和企业工作的首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将"双创"思维系统、有序地转化为"双创"行为,有利于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不能离开优秀的大学文化,优秀的大学文化必能塑造"双一流"的文明成果。"双一流"建设需要塑造大学文化空间就在于普适性文化构成"双一流"的内在基因,差异性文化构成"双一流"的特色因子;自由文化乃孵化"双一流"的养分,理性文化是指引"双一流"前行的明灯,卓越文化决定"双一流"品质的高低;民族文化是孕育"双一流"的母体血脉,区域文化构成"双一流"的支撑点,自我文化组成"双一流"的特色气质。大学只有以其文化为使命,大学才能世代传承、久传不衰,并能照亮世俗、启航文明;大学只要塑造出一流的文化空间,其"双一流"建设进程就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应从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双身份"学徒身份问题,形成"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打造"双导师"专兼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来解决教育模式、学生身份、课程体系、导师机制、评价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8.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长期健康地发展,需要加强学科规范管理.采用"双借用、双促进、双带动"的思路,即:学科人才与学科平台"双借用",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双促进",博士生导师、老教师与博士生、青年教师"双带动",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是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具体体现,它与德国的"双元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定岗双元"培养模式为企业、学校、学生带来多方益处,但实施过程中也要尊重国情,注意一些要点,才能保证"定岗双元"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应从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双身份"学徒身份问题,形成"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打造"双导师"专兼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来解决教育模式、学生身份、课程体系、导师机制、评价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探索"双创"育人常态化的实施路径,实现"双创"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为例,明确创新意识培养融合点.通过开设专门新型"双创"课程、设置实训基地、举办竞赛活动和创新学分获得方式等路径,实现"双创"能力培养"软、硬"兼备,提升"双创"育人效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由1.0迈向2.0之际,"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缺乏优质实践平台、师资力量薄弱仍是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突出问题。"双创"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形态,对培养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在当前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强化"双创"教育与产教融合之间的关联耦合,增强企业育人主体作用,校企共建复合性课程体系、综合性实践平台、互补型教学团队及协同育人共同体,全方位、立体式促使"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之中,从根本上消除"双创"教育的孤岛现象,是驱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双证"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实现普通高校教育与社会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普通高校实施"双证"教育,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正确把握"双证"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双证"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双师素质"教师含义与目标定位的认识,提出了建立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与规划、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建设内容和拓宽"双师素质"教师建设渠道等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解析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寿祖平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122-124
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表现形态、特色、本质内涵等方面,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并从学制模式、教学要求、培训经费、毕业趋向等方面对"双元制"培训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普通地质学是高校地质类专业学生刚进大学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制定体现"双创"教育的教学大纲,设计体现"双创"教育的教案,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双创"内涵的项目,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双创"理念,启发学生的"双创"潜质,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让大学生爱上地质专业、从专业角度爱上家乡,是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开展"双创"教育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安陆方言的双宾句与普通话相比有各种不同的句法格式。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来看,有"给予"双宾句、"获取"双宾句、"称说"双宾句、"告知"双宾句、兼语双宾句。从句法格式来看,有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也有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还有在双宾语之间用虚词"得"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破解会计专业人才普适性与特色化培养、通用性与行业个性化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与特色等问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基于学院金融行业背景与优势,提出并构建了"双素、双能、双证"的"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介绍"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基础上,提出了"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并阐述了"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