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5,(5):49-52
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以其详尽的语言、繁复的辞藻,可以让人领略到独具魅力的大汉文化。汉赋对园林建筑的记载,展现了汉代园林建筑宏大巨丽、独具匠心的特点,并体现出汉代帝王强烈地求仙思想。一方面,汉赋中灵台高楼的造园风格体现了昆仑神话的影响;另一方面,汉赋中仙山神水的造园体系的形成体现了蓬莱神话的影响。汉赋的描述中所呈现的求仙文化,对后世的园林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汉赋以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见长,除此之外,一些涉及女性的作品也颇具特色。汉赋中塑造的女子几乎无一不美,作品中对女性之丽有大量的铺排描写,更有甚者写得十分艳情、露骨,字里行间中可窥见两汉文人对女性之丽表面持否定态度,实则暗含尚美、重色乃人之本性的认识。从西汉到东汉,由于政治劝谏与个人道德修养的束缚,致使两汉文人对女性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汉赋根植于汉代颂赞文化。汉帝国强大恢弘的气度培育了汉人囊括宇宙的胸怀气魄,造就了汉赋壮丽充沛的气势。汉大赋富丽博杂的内容其实是汉代颂赞文化的折射。汉赋彰显盛德鸿业的夸饰、反映天人相应的美饰以及标榜怀远柔近的名饰等多种表现特色,与统治者提倡制礼作乐、附会吉祥瑞兆、追慕越裳朝贡等的盛世文化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在汉代文化的范畴内,作为在汉代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汉赋,在艺术追求、艺术价值取向、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方法等方面对汉画像石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无论从意识形态性,还是艺术发展史方面看,汉赋对汉画像石都可见其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神话元素在汉赋中大量出现,成为汉赋的一大特色。这一方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神话题材运用创作手法的继承,体现了楚文化对汉赋作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汉代国力强大、经济繁荣、社会生活稳定,帝王为追求奢侈和长生不老的生活而倡导有关。此外,还与文人追求名利的自觉追求有关。  相似文献   

6.
汉大赋做为有汉一代文学的代表,其兴盛的局面,恰和汉诗的衰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赋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汉代社会为汉赋提供了大的描写对象,汉人又有以大为美的审美情趣,汉赋从体式上和表现手法上又特别适应汉代的社会现实和汉代人的审美定势。  相似文献   

7.
汉赋起源于汉朝,被认为是文学自觉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汉赋具有散韵结合、专事铺叙的特点,其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对宫殿城市的渲染和对帝王游猎的描写在汉赋中最具代表性。鲁迅先生提出文学自觉后引起了文学界激烈的讨论,而文学自觉体现的是文学态度和文学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使文学发生了变化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因此,就汉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阐述,从作家、观念、艺术、理论等四个方面,对汉赋与中国文学的自觉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汉人辞赋并称,故今人常注意辞赋之间的关联,即注重楚文化对汉赋的影响,而往往忽略秦文化对于汉赋的影响.秦代"刀笔吏"改进书写工具和书写技巧,简化文字,提高书写速度,为汉赋生产提供了便利的客观条件;他们编订的字书为汉代赋家奠定了文字基础,其近于"分别部居"的编订方式,使得汉赋具有了类于"志书"、"类书"的接受效果;"刀笔吏"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思维方式,又使汉代赋家在作赋时,抱着"竞于使人不能加也"的仪则心理,而形成闳衍巨丽的赋风;他们的好颂习惯,亦是致使汉代赋颂难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汉代之所以为神话传播的黄金时代,其成因有:汉统治者为汉王朝取代秦王朝寻求理论依据.把宗教神学信仰和灾异说视为建立和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汉代小说的生成和发展,为神话传播提供了适当的土壤.神话借助于小说家书在汉代寻找到了新的传播媒介;汉赋的勃兴得力于以神话为文化特征的《楚辞》.反过来.汉赋对神话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择用又促使神话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汉赋题材以宫室台榭、田猎、祭祀、乐为主。汉赋取材的这种特点,明显打上了汉代《诗》学的烙印,体现了与汉代《诗经》学的深切关联,是汉代《诗经》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所拥有的众多社会资源中家庭社会资源对其高校学习机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家庭所在地区、家庭经济来源负责人的职业及家庭经济收入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机会,要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需要从经济发展模式、法律制度、产业发展平衡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会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武汉市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608名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实证调研,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三个层面出发,通过运用OLS、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高校这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较为显著,但家庭层面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对性别和创业培训的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年级、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男大学生的影响显著,而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实习经历、亲朋创业经历以及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没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个体、家庭、高校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对于经历过创业培训的大学生而言,仅有性别和创新创业比赛机会对其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协同培养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区域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也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随着2019年中国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父母培养出下一代大学生。未来第一代大学生数量将逐渐减少,不再是校园中的主体人群。目前在中国顶尖大学中,家庭非第一代(第二、三代)大学生已形成一定规模,他们受惠于家庭教育,在大学中显现出学习优势。美国比中国提早半个世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美国第一代大学生已经呈现相当大的学业困境,种族、移民和贫困问题叠加的复杂社会背景加剧了教育弱势的代际再生产。综述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受益于高考的学力筛选和价值导向,加之普惠公办教育和传统文化信念的赋能,短期内有可能不至于陷入美国第一代大学生的绝对弱势,有机会实现学业追赶和社会地位的跃升。但长期来看,来自体制、政策与文化的有利因素很可能逐渐削弱,需要前瞻性的学术研究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战略高度,提高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认识,从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模式、内容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00后”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恋爱心理、抗挫抗压、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给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科学分析“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原因,通过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形成合力,不断创新“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打破了原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体系的平衡,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热"环境下,高校应从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开拓新媒体阵地、提高学生新媒体素养、强化监管、改进传统工作方式等方面积极寻求完善思想教育工作的路径,以保障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又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德育工作新情况的不断涌现,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抓住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新媒体,才能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文化时代。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通过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环境的特征分析,联系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论述网络文化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并探讨如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大学生关注变化的世界和商业机会,通过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自身潜在的激情、智慧和创造能力,从而为家庭、企业、国家和社会带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文章通过对目前创业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此方面的情况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在创业教育的认识、师资结构、实践平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