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仅仅学会了划手臂和蹬夹腿还不算学会了游泳,何时能够自如的抬头换气了才算学会了游泳。由于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所以应尽早抓住呼吸这一关键环节。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1.陆地模仿呼吸练习:在初学者未下水前就明确指出水中呼吸与陆  相似文献   

2.
蛙泳是体育师范院系游泳课的重点教学内容。使初学者较快地掌握蛙泳技术,是教与学的共同研究课题。1、加强心理训练,消除畏惧心理初学游泳者的学习关键,首先是克服“怕水”心理。在初学游泳时,多数学生对水都有一种恐惧心理,主要是对水的特性不了解,身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和压力影响,呼吸感到困难,身体稳定性改变(身体在水中内平衡难以控制),尤其是第一次下水的同  相似文献   

3.
熟悉水性ABC     
熟悉水性是游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游泳初学者必须经历的首要阶段。那么,怎样使初学者尽快掌握这一技术呢。第一步:水中走动水中走动的目的是让初学者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 1.水中走步:先扶池壁  相似文献   

4.
<正> 在刚开始学游泳时,人们大都有一种恐惧、害怕的心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水的基本特性不了解。游泳是身体脱离了固定的固体支撑而由液体支撑,借助手、腿和躯干动作来进行运动的一个项目。由于水的阻力比陆上空气阻力大得多,而且游泳运动的技术动作与日常一些习惯动作相比较,在动作结构上和动作节奏上有许多不同,因此,初学者第一次下水时,会感到两臂悬浮、双手抓不着东西、两腿蹬空,好象整个身体失去了控制,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恐惧。  相似文献   

5.
老渔夫 《垂钓》2005,5(8):21-21
以前夏季钓鱼,我非常喜欢在中午或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下水游泳,现在我坚决反对下水游泳,尤其反对在自然水域游泳。以前提倡游泳注意安全,内容大多是防止抽筋、防止水草缠绕人体、防止皮肤被灼伤等,现在我反对下水游泳,理由却是为了防止身体被污染,防止身体中毒。  相似文献   

6.
耕夫 《游泳》2001,(6):38-38
冬季游泳对促进身体的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机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尤其是对提高神经系统适应外界气温突然降低的能力 ,作用更大 ,由于冬泳是在室外温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 ,除应掌握游泳的一般卫生知识外 ,还应注意冬泳的安全。初次参加冬泳的人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早上进行锻炼较好 ,出发前要吃好早餐 ,不要空腹下水。2.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工作 ,使身体适应低温 ,可先做小跑步、徒手操等 ,各关节要活动开。3.下水游泳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间歇时间不要离开水面。下水时不要头朝下“扎猛子” ,应使四肢和身躯先着水。4.游泳后上…  相似文献   

7.
浅析学习游泳的恐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是人体在水中凭借肢体对水的运动推动身体前进的一项技能。对于已经掌握游泳技能的人来说,在水中游泳就如一般人在陆地上行走一样自如,而对于尚未掌握游泳技术的人来说,要学会游泳总觉得很困难,甚至有部分人一辈子也无法掌握游泳技术,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恐惧”心理作祟。导致学习游泳的恐惧心理原因有那些?怎样消除学习游泳过程中的恐惧心理?这些问题,是学习游泳者和游泳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游泳项目的特点,利用“平行连贯教学法”同时进行蛙泳和爬泳教学,改变对初学者进行单一蛙泳技术教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平行连贯教学法”符合初学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游泳教学特点,初学者能在相同课时内学会蛙泳和爬泳两种技术,较“常规单一教学法”优越。  相似文献   

9.
毛红涛 《游泳》2012,(3):I0010-I0011
开始冬泳的第一年是学习游泳的第三个年头,彻底去掉“跟屁虫”(一种保护带)的我,那时像个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新手,总想过把瘾,可秋已过、水渐凉了。一个周日下午,实在忍不住了,来到城湖边转悠,总想下水一试,可许久也没敢脱衣下水。过了不久,看到一男士也来到湖边转悠,相视许久,异口同声问:“你也是来游泳的?”相互大笑,相互鼓励试着下了水,游毕上岸后还相互说“你不下水我自己是不敢游的”等等……从此越游越有兴趣,天天相邀其他泳友一同前来,每天不游总感觉少了什么似的,从秋雨到冬雪开始了真正的冬泳。  相似文献   

10.
尹文 《游泳》2007,(4):46-49
前言:近年来,少年儿童热爱游泳和要求参加游泳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功能尚不健全,学习游泳时,初学者常因在水中呼吸困难而导致肌肉僵硬手忙脚乱,因而初学游泳的儿童不宜光学腿臂动作的配合,更应学好呼吸方法和做好适应水性的练习。只有掌握了正确呼吸方法,就可以消除在水中的恐惧心理,对初学游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游泳技术与陆上运动技术相比,不仅仅是体位上的区别,既陆上运动以身体直立姿势为主,而游泳运动则是身体呈平卧姿势。更重要的是游泳是以“动作面”运动为主,这与陆上运动以“点”为主的动作特征有较大的区别。游泳技术效果追求力的作用面,动作面大对水的作用面也就大,而陆上运动则讲究力的作用点;另外一个特征是划水动作过程的不确定性,由于水是流动的,不可能象陆地给予人体运动以固定的支撑,因此为了“支撑着”水,划水动作的路线、方向和角度要比陆上运动复杂,且不确定。游泳技术的特点便决定了游泳教学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初学者对水存在着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使学生对游泳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学会了技术动作也容易扭曲变形,而且严重影响学生正确面对游泳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教师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初学者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来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为广大想学习游泳却又对水恐惧的人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十分钟学蛙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学习过程中,初学者对水是又爱又怕,常常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而这一阶段,解决呼吸问题是根本。借助身体浮力屏气,在水中漂浮后,继而再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方法运用起来较为容易。 一、树立信心,学习水中呼吸方法 首先在下水前一分钟,把水中呼吸过程做一遍,用嘴吸一口气,闭紧嘴,用鼻慢慢把气呼出,同时把手放在嘴鼻处体会呼气要慢,期间可以用手感觉一下呼吸,做两次,使学生感觉呼吸简单易学。下水靠池边站,吸口气半蹲把气呼在水里。其次要求初学者,带游泳眼镜,在水里清楚看到池…  相似文献   

14.
游泳教学在日本“小学学习要领解说·体育编”中,解释为“掌握各种游泳姿势,体味延伸游泳距离扩展游泳乐趣的运动”。在体育教学的目标中“心和体一起抓”是思考方法的基础,可以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与孩子们和水的关系采用灵活的方式。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使学生的游泳距离得到增加和游泳的速度得以提高,在游泳的过程中很好地感受其中的快乐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不仅是把水作为“应该克服的障碍”,不仅是感受其中的愉快心情,还要学会体验那种与水融为一体的感觉。采纳这种全新的“解放身体的运动”和“使全体儿童都能体验运动的快乐”是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力 《体育教学》2002,(5):52-52
在游泳教学中,我为了让初学者尽快学会游泳,首先是让初学者熟悉水性。其目的是,让初学者体会、了解水的特性,逐步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培养对水的兴趣,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常采用在“水中行走练习、呼吸练习、浮体练习、滑行练习”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学生,应该说对初学者熟悉水性是很有效的,可其实不然。究其原因,发现学生用以上方法在熟悉水性的过程中,因头没在水里,双眼须紧闭,而造成除了怕水的心理外,还产生因看不见光(或物体)的恐惧心理,于是学习效率极低。针对这个原因,我对本校1~6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1、前言少儿游泳教学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对游泳的兴趣,熟悉水性,学会竞技游泳技术。这时期也是游泳教学和选材的最佳时期。由于水环境与陆上环境的差别,加上游泳时身体姿势为俯卧和仰卧,初学游泳时会感到不习惯,特别是水中呼吸与陆上的差别。开始学习时,儿童自然会产生紧张,动作僵硬、呼吸急促等现象。这种现象在整个初学游泳阶段,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练员除了用积极的语言帮助儿童建立信心,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性、娱乐性练习外,还需在教材教法安排上,更加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运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7.
游泳运动是人们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游泳运动是在特殊的载体中进行的,初学者必须克服恐惧心理,若使初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游泳,并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那么,在游泳教学中如何运用正确的教学顺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对游泳初学者教学的顺序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初级阶段的游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学习的初级阶段,首先应解决呼吸换气问题,其次借助身体浮力屏气在水间漂浮后,继而再学习游泳技术的方法。对初学者的游泳入门有较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初学者在水中新陈代谢的提高。水对身体各感官的物理刺激,以及怕水的心理,这些动作,做起来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如下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9.
程龙  曾李萍 《游泳》2010,(4):60-61
不管是国际级的游泳运动健将,还是下水较少的戏水者,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耳朵进水这个问题。只不过,由于经验的缘故,游泳健将对于耳朵进水司空见惯,处理方法得当;而戏水者(更确切地说是游泳初学者)面对这个问题可能惊慌失措.甚至造成心理负担.从此产生恐水心理。  相似文献   

20.
丛宁丽  蒋徐万 《游泳》2012,(2):46-49
由于爬泳换气是侧头呼吸,初学者往往很容易抬头换气。侧头换气难以掌握的原因,是人体不习惯侧头呼吸;人体不习惯低头前进;由于水中没有固体支撑点、加上浮力作用易造成侧呼吸时另一手臂难以控制平衡。因此,初学者一做侧头换气,另一只手臂自然向下压水,导致头部和身体上抬,影响游进的“匀速性”,此外还导致身体上下起伏大、左右摇晃大、阻力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