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生的解脱,也即精神的绝对自由或大自在(涅槃寂静),为此,佛教认为不仅要摒弃人的五蕴之身的种种贪欲、妄念,而且还要获得超越世俗认识能力的般若智慧,从而使自心的空性本体得以彰显,万法的空性或心本体也由此绽现。在这种境域中,精神获得了自我规定,依自性存在,与万法的心本体同—,达到了绝对自由或大自在的佛果境界。佛教的自由学说,是表达人类自由本性的一种特殊的、"有着宗教与思辨哲学的血缘联系"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
即使如田立克(Paul Tillich)所说,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是人仰望星空、探察彼岸的方式,信仰者的双脚毕竟还站在现实里,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此来理解信仰,选择修行实践,所谓"此时此地此人"(梁漱溟语).佛教一般给人两个印象,一是讲究圆融、方便,没什么原则和是非,一是慈悲为怀,决不杀生害命.然而以佛教阐扬空性、力破执著的教理观之,并非完全如此.仅就抗日战争时期僧众的表现,也可看出佛教"契理契机"的务实精神.学愚教授的《佛教、暴力与民族主义》一书,考据详尽,取证精严,是这一精神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3.
张璐 《新闻爱好者》2011,(19):112-113
《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历来是学界评论的焦点,情感的依附性加之经济地位的缺失最终把安娜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文章认为,真正的自由是被理性、道德约束的自由,是精神同时也是物质的自由。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获得人生的自由与幸福。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静谧舒适的阅读空间,是阅读推广活动最基本的场所。尊重个体独立的阅读自由,正是构成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基本认同。提供阅读,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核心组成,应该立志于缓解人们的精神束缚,让他们以自由之身,从事自在阅读,追寻自我精神。  相似文献   

5.
吴玉屏 《大观周刊》2011,(9):36-36,34
从《人间世》中庄子的生命困境入手,庄子处无道之世,世道的艰险黑暗让他对其所处的社会有一种彻骨的悲观与绝望,因此庄子对儒家等无益入世的不满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表现出来,引出了庄子本人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即形体的超脱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从而获得一种“逍遥”的自由人生。  相似文献   

6.
李睿 《东南传播》2014,(8):47-48
自由是《庄子》的精神脉络,庄子通过一系列对自由哲学的诠释,构建起对自由之境的追寻路径:根于"道"体,达于"逍遥"之道境,忘于"齐物"之道法,归于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庄子不仅为自己寻求到绝对无待的精神自由之境,更是为个体的自由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终极关怀,这对中国古代自由精神的传播产生了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宋水运 《大观周刊》2012,(38):30-30
关于中国文化本体及其核心问题.近来思想理论界提出了种种说法。有人主张儒、道互补的道德本体论;有人认为是一个以人本主义的出发点,将天人、身心、情理、四教等矛盾对立体统一起来的大系统;也有人提出除了儒、道而外,法家及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所以正面地、祥尽地论述中国文化本体,不是本文所能胜任的。但是.中国文化本体是客观存在.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定了基础.并对各个文化领域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就戏剧文化接受的影响来说,我作为一名戏剧工作者.从实践中.感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资讯     
《报林求索》2012,(4):198-199
<正>亮出魅力兖州3月17日,"自在·兖州2012城市转型研讨会"召开,标志着兖州市实施城市转型的计划正式启动。据悉,该计划主打绿色低碳的文化旅游牌,随着以千年佛教古刹兴隆寺为依托的大兴隆寺项目的打造,一条悠游、自在的儒释道黄金旅游新线路逐渐成型,将引领游客到"兖州礼佛",触及兖州之魂。  相似文献   

9.
语义网中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本体及其推理机制,随着语义网技术的发展,本体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体在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组织、知识检索等问题.但是目前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仅仅局限于静态知识和绝对知识,对于知识的真实性、权威性这些问题也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本体实现动态知识管理与控制存在的不足,作者提出了本体分子理论.文章从理论的提出、理论的形式化描述进行了充分论证,论述了分子的核子是本体不可变的属性,离子是可变的属性,只要核子相同就同属一个本体.文章以知识管理为例,详细分析了动态知识演化过程和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东汉佛教的传人,无疑影响了之后中国雕塑的发展,石窟雕像、禅林彩塑等如雨后春笋,占了古代中国雕塑的大半壁江山.在不断的历史、文化交融里,"儒、佛、道"最终三教合一,佛教也至此完全被汉化,与本土现实生活相结合,变得世俗化.佛教走入现实生活愈是深入,佛教造像便愈加写实,具有现实主义的情节.这样一来,使习惯了"大象无形"注重写意精神的中国,出现了一批极其写实的雕塑--罗汉雕像.  相似文献   

11.
汪露 《新闻大学》2002,(2):37-40
在英国统治期间,美洲殖民地被剥夺了言论自由的权利,殖民地的司法权也紧紧掌握在英国王室手中。经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美国获得了独立,制定了宪法,对司法独立的制度进行了规定,同时对言论自由给予了充分保护。作为西方社会的两种基本价值,在之后的实践中,两者却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美国最高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和。言论自由和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 美国宪法由正文及其27条修正案组成,保障言论自由的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①宪法条文只对公民权利进行正面规定,而并未对公民权利加以任何约束。所以,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理论上是一种绝对的权力。而在实践中,这种绝对的言论自由权必然会与其他的社会基本权利发生冲突。其中,言论自由权与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  相似文献   

12.
栗心怡 《东南传播》2022,(11):90-93
“波西米亚人”这一概念最初指代古捷克波西米亚地区内的吉普赛人,后来法国人用其来称呼住在巴黎贫民区内的非传统艺术家们。“波西米亚人”在生活与艺术实践过程中形塑了物理与文化双重意义上的“波西米亚空间”,并随着缪尔热、普契尼、拉森等艺术家在作品中对波西米亚群体的书写,与小说、剧场、电影等媒介属性的叠加,将其高度符号化为了一种不受传统或主流制约,追求高度自由与纯粹艺术的生活态度。当“去人类中心化”的理论思潮介入空间研究,为“波西米亚空间”在物理与文化意义上又增加了新的本体视角,强调在电影本文中出现的“波西米亚空间”不只是呆滞的叙事背景,而是具有主体性的“自在之物”。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梳女"(俗称"姑婆"),因独特的身份处境而热衷于寻求宗教信仰的依托。因自小受群体文化熏染,加上独立自主、清净自在的生活追求与佛教部分思想取向暗合,自梳女皈信佛教成为常见现象。观音女神的榜样力量,佛教的思想主张和组织形式,既为自梳女坚持独身的行为提供宗教解释和精神安慰,弥补其由边缘社会地位造成的身份认同缺陷,也影响到她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为她们抗婚不嫁和团结彼此的手段资源。在西樵,佛教的信仰实践,一方面有助于自梳女将独身的私人选择转化为离欲守净的"卡里斯玛"①,从而拥有入住、管理庙宇的资格条件;另一方面把她们凝聚在道场内,共同营造宗教化的日常生活并完成个人宗教信仰的生活化;同时,还让她们收获宗教方面的归宿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当代人自由、自主、自在的审美精神以及审美活动的诸多变化带来的积极作用已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人们由传统的审美理念开始向现代的审美理念转型,人们的审美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这一突出变化又具体地体现在新闻接受审美方式的嬗变——由“倾听”走向“参与”。  相似文献   

15.
刘潇 《青年记者》2016,(11):63-64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同为英雄题材电影,同为知名导演,同为获得世界大奖的影片,《勇敢的心》和《英雄》两部作品从内到外都有着天壤之别.透过声画魅影的表面,从理性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捕捉到《勇敢的心》为“守护”自由而战的理念和《英雄》“合生取义”“天下大周”的精神内核.外在的差异正是由于内在的文化背景与追求不同所致,本文试通过这两部影片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施建平 《图书馆学刊》2015,(4):115-116,120
吴越国的永明延寿作为五代时期佛教各宗派的集大成者,一改禅宗“不立文字”的传统,不仅著书立说,还参与或主持了大量的出版活动。他在吴越王钱俶的支持下,出版佛经、咒语、塔图、佛像等达数十万卷。这不仅推动了吴越国地区佛教事业的发展,更为中国出版印刷事业在两宋时期的大发展、大繁荣储备了人才和技术,也为中国与日本、韩国等的文化交流写下了精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李树勇 《大观周刊》2012,(46):97-97
表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是一项综合性的权利或自由是行使其他权利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条约所普遍确认的并予以保障的基本权利。表达自由具有政治自由权科的属性,是精神自由的外在表现。对表达自由的保护不是无限度的,它必须接受某些原则的规制,在与名誉权等权利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进行利益的权衡,以明晰自由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离开央视之后,央视还是以前那个央视,但崔永元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崔永元,至少大多数曾经的观众这么认为。他会在网上与人对骂、叫板、飚糙话。他更自在、更自由、更自我。他说,自己宁愿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也不愿汇入那个洪流  相似文献   

19.
於梅 《新闻世界》2014,(4):251-252
在新作《自由》中,美国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从个人自由、自由市场、生态保护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自由主义思想给美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提出,不存在理想化的绝对自由,不管是个人或企业,还是人类整体,都应当约束自我,寻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国家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针对具体案件而有选择性地作出或不作出行政处罚的权力。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败。”当前社会上很多腐败就是因为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而导致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同样拥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这一权力的使用,关系到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切身利益。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于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利益,促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公正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